- +1
一次次“教科書式執法”背后,來自于上海警方的底氣
非機動車“亂騎行”與機動車發生碰撞事故,只要存在違法行為同樣可能會被判定全責……如今,越來越多的“教科書式執法”案例出現在上海街頭,讓身處城市的每個人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7月16日,澎湃新聞(www.ditubang.cn)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2024年以來,上海市公安局法制部門通過走訪調研、座談交流等方式,收集整理一線民警執法執勤中遇到的疑難復雜問題,結合最新法律法規和典型案例,動態制發各類執法指引56期。執法指引明確要求依法處置,既糾正“我弱我有理”的錯誤觀念,又規范執法流程,讓民警執法更有底氣,讓處罰更顯公正。
同時,上海市公安局積極構建與“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相適應的執法規范化建設運行體系,提升執法能力,打造監督閉環,傳遞法治溫度。
讓違法騎手心服口服
在現代化超大城市,外賣快遞群體基數大、流動性強。在交通事故中,部分騎手往往以“弱勢群體”自居,罔顧自己引發交通事故的違法行為。
“慣用弱勢地位抗辯一直是讓我們頭疼的難題,執法指引為我們提供了方向?!?025年6月,上海徐匯交警在處置一起外賣騎手因占道行駛與機動車發生碰撞的事故時,通過釋法說理和公共視頻佐證,依法判定非機動車駕駛人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完成了一次“教科書式”執法,贏得路過群眾贊譽。

徐匯交管支隊五大隊民警陸士超對快遞小哥未按規定使用懸掛專用號牌的電動自行車的違法行為進行糾正和處罰。上海市公安局 供圖
為讓“規范”二字深入警心,2024年以來,市區兩級公安機關開設培訓班1200余期,網絡直播課堂380余期,累計培訓約6.8萬人次;同時積極打造智能訓練平臺,制作執法教學微課程230余門,“實戰實訓”教學片19部,真正讓基層民警“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流量“偏愛”的背后
“能鼓舞他人,也就溫暖了自己?!苯?,黃浦分局交警李佳梁執勤時席地而坐耐心安撫哭泣男孩的溫情瞬間走紅網絡,感動無數人。李佳梁所在支隊先后誕生了屢次幫助市民游客的“外灘活地圖”黃俊、幫載貨三輪搬貨的輔警黃欣超等多位網紅民輔警。

李佳梁和孩子促膝談心。上海市公安局 供圖
近年來,上海公安治安、交警條線掀起“教科書式”執法評選熱潮。其間,越來越多的優秀執法案例脫穎而出,一些經典民警執法音視頻在網上傳播后收獲網友大量轉發好評,規范執法已經成為城市文明“金字招牌”。流量“偏愛”的背后,是上海公安堅持在執法中傳遞人性關懷、城市溫度的生動實踐。
以規范執法守護城市秩序的同時,更要用溫情服務詮釋法治初心。2024年7月以來,上海公安機關聯合學校、婦聯、共青團等部門,累計提供青少年心理咨詢輔導、家庭教育指導、協助送醫治療1900余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600余起,結對幫扶950余人;全市涉未成年人糾紛警情同比下降23.2%。
打造全流程監督閉環
此外,執法辦案場所的動態監督已成為常態。規范管理的背后,“數字化”的力量正推動上海法治公安建設向縱深發展。
5月31日,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一站式”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民警通過中心預警模型,及時發現監區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并對嫌疑人進行救治,有效避免了意外發生。
從“隨機抽查”邁向“全量覆蓋”,從“事后追溯”轉向“全程管控”,一套貫穿“檢查、整改、反饋、追責”的全鏈條閉環監管機制正逐步成形。據悉,新一代辦案系統中設置了39個必檢環節、192個監督預警模型,整體監督覆蓋率達99%。普陀分局法制支隊民警邵舒藝表示,新系統的智能提示和輔助功能避免了以往人為疏漏造成的執法瑕疵,為基層規范化執法辦案添了一道“保險鎖”。
數據監督對執法過程開展“全面體檢”,精準整改則“對癥下藥”消除問題隱患。上海公安機關加強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健全接報案全量網上登記管理、疑難案件會商等機制,以制度“硬約束”帶動提升執法質效。2025年以來,全局執法問題總數同比下降50.4%。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