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南人,傲“椒”中國零食!憑什么
“吃得苦,耐得煩,不怕死、霸得蠻。”要說中國哪個省份的人個性鮮明,湖南算一個。
如果說的通透一點,就是敢為天下先。
但湖南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鮮明的標簽,那就是,霸得蠻的湖南人,已經成功搶占了零食業的半壁江山。

媒體報道,早在2021年,湖南休閑食品年產值占全國三分之一,休閑熟食年產值全國占比超60%。
中國休閑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誕生于湖南,中國零食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也是湖南。
早前,2024胡潤中國食品行業百強榜發布,鹽津鋪子、絕味食品入榜。
談起零食,旺旺、絕味、衛龍、麻辣王子、鹽津鋪子這些家喻戶曉的品牌,都和湖南離不開關系。
此外,《2024CNPP零食店行業十大品牌榜中榜名錄》顯示,零食店品牌全國十強中,注冊在湖南的有4家——零食很忙、愛零食、零食優選和戴永紅,排名第五的零食有鳴老板也是湖南人。

目前,湖南擁有3家休閑食品上市公司,其中鹽津鋪子是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勁仔食品是深海小魚第一股。
2023年,平江食品產業產值達400.7億元,麻辣王子一家產值就超過10億元,當地正在規劃打造中國休閑食品之都。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統計,2023年湖南省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2292家,營業收入5964.1億元。其中休閑食品板塊增速很快,業界形成了“休閑食品看湖南”的說法。
可以說,湖南掌控了中國零食品牌TOP10的“半壁江山”。
為什么湖南的零食這么牛?
近年來崛起的真相又是什么?
對此,億歐網杜心怡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湖南的零食成功:一半靠口味,重口味征服世界;一般靠顛覆,零食量販打通購買欲。

不得不說,零食賽道已經進入到了新型消費驅動的新階段。
無論是針對年輕人的谷子經濟、演唱會經濟,還是泛大眾化的文旅消費,以及各種首發、首店,都在刺激消費,提振消費頻次、挖掘新型消費的增量市場。
零食行業出現了顛覆式創新,用小賣部的方式走平價化打法,形成專賣零食的連鎖小商超,并覆蓋到社區。
這一點和同樣覆蓋到社區的買菜電商非常相似,只是平移到線下。
從而以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為代表的量販零食,構成了零食的新消費賽道。
這種零食+胖東來的縮水版“中商超”體驗,極大的刺激了零食消費的擴容和增頻。
低價+平替+規模覆蓋,是其顛覆式創新的核心打法。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零食品牌都在強調數字化管理,這其實并不值得夸耀。
數字化管理只是對流程進行優化,讓扁平化的渠道能夠更好的“降耗”,同時對消費畫像進行精準分析,讓整個產業鏈的效能更佳。
但僅僅靠數字化管理,只是提高管理能力,也不可能變成護城河。
而零食企業之間的爭鋒,更多則是營銷環境,用模式去打開更多消費場景。
零食行業可以復制新茶飲的經驗,用中國口味去打開全球市場,或者說,用重口味征服世界。
量販零食在湖南為爆發奇點,并非沒有原因。
恰恰是湘菜的香辣重口味餐飲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影響,讓同樣主打香辣的量販零食們可以快速擴張,而同樣可以形成口味上的國潮,去全球攻略。

這個過程中,如何保持原味,又適應各地飲食習慣,逐步改變當地口味,將是關鍵的技術壁壘。
只能不斷加大質量管理,對產業鏈從生產到銷售全生命周期管控,目前而言,并無其他最優解。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做新嘗試,比如做咖啡,做寵物食品等等,依然是“中商超”的打法,在大食品概念下,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換言之,未來零食行業都會走向全品類、中商超(比小賣部大,比專賣店多,比大商超小),即:
更好的利用自己的連鎖布局,在零食之外,給于用戶更多的量販選擇,本質上酒水凍品、短保烘焙也屬于泛食品概念。

而唯有如此,才能在消費者消費頻次逐步穩定后,加大坪效,也增加消費品類,屬于有益嘗試,也是在自身邊界輻射范圍內的小步跨界。
這一點上,湖南已經“敢為天下先”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