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拍照打卡能否為書店帶來回頭客?朵云書店:不到一半
近日,南京某連鎖書店拆除門頭并禁止“商拍”,引發熱議。身處互聯網時代,實體書店如何平衡“流量”效應與文化內容?為此,澎湃新聞采訪了上海的網紅書店品牌世紀朵云的總經理凌云,從朵云書院這些年的探索實踐看實體書店的經營策略。
作為世紀出版集團旗下品牌,從開店之初,朵云書院旗下門店就選址上海的地標建筑,例如建在“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里的朵云書院·旗艦店、原東正教堂里的思南書局·詩歌店,以及松江廣富林徽派建筑里的朵云書院·廣富林店等。
“我們希望能夠在上海本來已經形態多樣的書店群落里面,快速地增加我們的辨識度,能夠讓讀者早點看見我們”,凌云坦言,因此,在開店之初,他們將書店的場景設計視為流量的入口,通過這個入口,繼續推進書店其他的多元業態。“我們的經營理念是‘空間換時間’,我們認為要具備給用戶提供獨特體驗的空間,才會讓讀者愿意把時間花在我們的空間里。”

朵云書院·旗艦店

朵云書院·廣富林店
凌云認為,隨著書店的發展,在引流與維持書店的內容品質之間,需要平衡。“我們知道,更有持續性的競爭力還是在于書店內部的功能和業態,我們選擇的圖書、上架的文創、導入的各種文化活動,都會從內容上下功夫。”凌云指出。
另一方面,對于游客涌入書店拍照打卡的情況,朵云旗下書店會進行一些相應的提示和限制,例如有些客人帶著專業攝影攝像設備進入書店,發出的動靜可能會影響周圍的讀者,凌云說,這時店員會上前做一些提醒,如果只是安靜打卡,一般不會去限制。“我們遇到過一些讀者,一口氣帶了6到8套服裝,帶了一個專業的攝影團隊,這種情況我們就會對他們進行勸退”,凌云直言。
在凌云看來,南京那家書店禁止商拍引發爭議,原因在于幾種不同立場之間的碰撞。
“有人認為書店就是一個安靜的文化空間,也有人認為書店就應該純粹地提供內容方面的功能;從用戶這一方來講,有些用戶認為書店是公共空間,就像公園、大街、廣場一樣,所以他覺得自己可以在書店里擺造型、拍照片。”凌云認為,每個人有不同的立場,代表了自己的利益訴求。
從長期來看,拍照打卡能否為書店帶來更多忠實的讀者?根據凌云的觀察,來書店打卡的客人中,大約有不到一半還會再來書店“二刷”,“當然我們也冷靜地看到,有些讀者就是沖著打卡,就像潮水一樣,在這家店打卡后,馬上去尋找下一個網紅地點。”對于書店而言,朵云仍然以功能多元、業態復合作為定位,希望在走進書店的讀者中,有更多的回頭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