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新型研究型大學來了
日前,10所新大學獲得教育部批復,其中,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和大灣區大學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而備受關注。
部分新型研究型大學名單
城市
地點
深圳理工大學
深圳
南方科技大學
深圳
大灣區大學
東莞
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
康復大學
青島
西湖大學
杭州
寧波東方理工大學
寧波
福建福耀科技大學
福州
說明:信息來源于各高校公開信息,經人工整理,或有疏漏,僅供參考
那么,什么是新型研究型大學?有何特點?
什么是新型研究型大學?
新型研究型大學,一般是指以創新治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和科研組織形式為突破口,以科學技術研究為主要任務,通過科學研究和課堂教學相融合,引導學生學習應用基礎知識和科學技能,并通過高水平、高密度的科研,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科學精神、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一種類型的新型大學。
福建福耀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提出,當下,以新型研究型大學為代表的第四代大學正陸續出現,這些大學的本質是打破傳統邊界,通過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全球協作,以顛覆性理念重構知識生產模式,以科技賦能重塑教育生態,以全球協作應對人類共同挑戰。
新型研究型大學的特點是什么?
與傳統“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相比,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核心特征集中體現在科學研究領域。通常以創新改革行政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和科研組織形式為突破口,將科學研究和課堂教學相融合,引導學生學習應用基礎知識及科學技能,在高水平、高密度的科研實驗中,養成創造性思維與鉆研開拓精神,并提升發現和解決學術問題的能力。
此類院校最顯著的辦學特色可概括為:辦學起點高、培養規模小、國際化程度高、強調研究性,招生人數與開設專業往往并不多,但在某一領域內可以短時間積累起豐富的科研成果,培育出較為優秀的青年科技人才。
報考新型研究型大學有哪些要求?
在招生錄取方面,新型研究型大學普遍采用“綜合評價、多元選拔、擇優錄取”的招生模式。如南方科技大學在浙江省實行“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上海科技大學實行“校園開放日+高考統考”相結合招生,西湖大學實行“西湖大學創新班”本科招生試點。絕大多數新型研究型大學在招生時均將物理學和化學列為必考科目。
具體介紹——
南方科技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創建的一所高起點、高定位的公辦新型研究型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及數學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辦學特色
學校借鑒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的學科設置和辦學模式,以理、工、醫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學科體系,在本科、碩士、博士層次辦學,在一系列新的學科方向上開展研究,使學校成為引領社會發展的思想庫和新知識、新技術的源泉。
招生
南方科技大學著力建立有利于教育公平、創新人才選拔的多元錄取機制和先進的全面教育體系。作為全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南科大自2012年率先實施“631”招生錄取模式,即根據高考成績占60%、學校組織的能力測試成績占30%、高中學業成績占10%的綜合成績錄取優秀學生。
目前,學校在全國22個省(區、市)招生,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考生須提前報名,通過審核后參加學校組織的能力測試。
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科技大學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共同建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負責日常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自建立以來,學校努力建設和發展成為一所小規模、高水平、國際化的研究型、創新型大學。2022年2月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辦學特色
學校著重培養學生“立志、成才、報國、裕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從事科學發現、高技術創新與新興產業創業的拔尖人才。本科生培養遵循“寬口徑、厚基礎、小規模、國際化”原則,突出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生培養注重結合重大科學設施、重大科研項目和重點產業,立足學校定位和特色培養國家戰略急需人才。學校學科和專業設置立足辦學定位,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招生
學校2025年將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共18個省(市)開展以“校園開放日”活動為核心的綜合評價招生。在安徽省普通本科批次開展招生。
學校采用綜合評價招生模式。學校在2025年綜合評價招生簡章中明確,所有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中報考上海科技大學的考生,其文化成績(含教育部、所在省份相關政策規定加分)應達到生源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對于合并本科錄取批次的省份,按相關省份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執行。學校將考生“校園開放日”成績與其高考成績相加后,與其他報考學校但未獲得“校園開放日”成績的考生共同排序,擇優錄取。
深圳理工大學
深圳理工大學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具有辦學起點高、研究型、小而精、對外開放程度高的特點,著重開展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學校借鑒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辦學模式,依托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機構優質豐厚的科教產教資源,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以“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辦大學,學科交叉建專業、三院一體育人才”為辦學特色,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發展。
辦學特色
學校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和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結合學科交叉日益緊密發展前沿趨勢,聚焦“新工科”“新醫科”,構建面向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服務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
作為新型研究型大學的代表,深圳理工大學以研究型、小而精、對外開放程度高為顯著特點,專業設置均為國內領先、國際具備競爭力的前沿交叉方向;堅持“選一個方向、建一個學院、成一流學科、強一片產業”,每一個學科交叉專業都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技術平臺、孵化器、產業園、產業基金等,“打通從基礎研究到產業轉化的全鏈條”是深圳理工大學和其他大學的重要區別所在。
招生
2025年,深圳理工面向廣東、內蒙古、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8個省和自治區開展本科招生,計劃招收360人。錄取批次為本科普通批,選考科目為物理、化學組合。本科生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類統一錄取,大二開放所有專業自主選擇,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神經科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合成生物學。
康復大學
康復大學是由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教育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國家部委和青島市共同支持建設的公辦普通本科學校,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著重開展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辦學特色
學校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堅持“高起點、高水平、國際化”辦學理念,致力于培養具有先進康復理念和自主創新精神,能夠引領康復事業發展的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堅持需求導向,立足前沿交叉,踐行新醫科、新工科、新文科,積極構建以“康復+”為引領,醫學、理學、工學為主體,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跨領域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康復學科專業體系。
招生
今年,康復大學將面向山東、河南、河北、江蘇、湖南、山西、內蒙古7個省份招收400人。其中,面向山東招收294人。今年康復大學共有9個本科專業招生,分別為康復物理治療、康復作業治療、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機器人方向)、臨床醫學、生物信息學(智能計算方向)、康復物理治療(肌骨康復方向)和神經科學。其中,智能醫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機器人方向)、康復物理治療(肌骨康復方向)和神經科學4個專業為今年新增本科專業。
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高等學校,2018年2月14日獲教育部批準設立。
辦學特色
西湖大學遵循“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高起點:頂尖科學家領銜,以博士研究生培養為起點;小而精:堅持發展有限學科,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研究型:聚焦基礎前沿科學研究,致力尖端科技突破,注重學科交叉融合。
招生
經審批,在浙江省“創新班”招生試點的基礎上,2025年西湖大學將首次面向上海市、江蘇省、河南省、廣東省、重慶市等5個省(市)招收本科生,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臨床醫學。其中,面向上海市、江蘇省和廣東省開展綜合評價招生;面向河南省和重慶市通過普通高考招生。同時,浙江省內,將在“創新班”招生的基礎上,增加綜合評價招生方式。
福建福耀科技大學
福建福耀科技大學是由福耀集團董事局主席曹德旺發起,河仁慈善基金會捐資、福州市人民政府支持舉辦的民辦公助、非營利、公益性全日制普通高校,辦學層次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學校于2025年2月21日獲批設立(教發函〔2025〕14號),教育部批復函中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
辦學特色
學校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秉持“前沿驅動、問題導向、需求牽引、學研產協同、人才培養為本”五大原則,設立計算與人工智能學院、智造與未來技術學院、運載與智慧交通學院、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文理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八個學院,堅持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協同融合發展,著力培養具有多學科背景、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拔尖創新人才。同時,在深入研究教育教學規律、人才成長規律、人口演變規律和人力資源供求規律基礎上,充分借鑒國內外有益經驗,實行本碩博貫通的培養方式。
招生
2025年福建福耀科技大學面向福建、河南、江西、湖南、廣西招收50名本科生。學校對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考生提出選考要求:物理和化學為必選科目。專業教學培養使用的外語語種為英語,非英語語種的考生應慎重填報志愿。
寧波東方理工大學
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強化基礎研究、聚焦前沿交叉、突出工程技術,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辦學特色
學校積極構建“通識-專業”融合課程體系,推進書院與院系協同育人,建立“四創三制三化”(創知、創新、創造、創業;學分制、書院制、導師制;個性化、國際化、數智化)人才培養機制。
招生
學校首批設置數理基礎科學、智能制造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4個本科專業,計劃今年將在浙江省內招收首批本科學生,按計算機大類招生。
大灣區大學
大灣區大學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東莞市政府投入保障為主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中國,輻射全世界,以理工為主、精理強工,致力于辦成一所“國際水準、開放包容、灣區特色”,能引領未來科技發展、產業升級和社會進步的新型研究型大學。
辦學特色
校以“基礎扎實、視野開闊、知行合一、融會貫通”為目標追求,聚焦物質科學、先進工程、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技術、理學、金融管理等6個領域,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全球視野,具備家國情懷和終身學習能力,具備解決復雜問題和創新實踐能力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開展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形成本碩博貫通式培養體系。
招生
針對本科生,首批設置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工業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實行大類招生,分類培養,并對理學和工學等學科門類制定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方案。
來源:綜合整理自新華網、“中國新聞周刊”微信公眾號、“中國教育在線掌上高考”百家號、各學校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新型研究型大學來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