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即時零售大爆發,順豐同城、閃送們能否分得一杯羹
隨著京東、淘寶等電商巨頭紛紛加碼即時零售業務,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在這場由互聯網巨頭主導的市場爭奪戰中,順豐同城、閃送等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還有機會嗎?

“外賣大戰”激發的即時零售競賽正在進一步演變。圖為外賣員在北京街頭騎車配送。(圖片由CNSPHOTO提供)
即時零售競爭白熱化
當前,隨著京東、淘寶、美團這些互聯網平臺的加碼,即時零售呈現爆發式增長。
京東外賣業務上線僅4個月,日訂單量已突破2500萬單,品質餐飲門店入駐超過150萬家,全職騎手突破12萬人。
當前,淘寶閃購的日訂單數量已突破6000萬。不僅如此,不久前阿里巴巴還宣布將餓了么合并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集中目標、統一“作戰”,推動即時零售快速發展。
近期,美團發文稱,將全面拓展即時零售。其中,小象超市將逐步拓展到所有一、二線城市,并在供應鏈上逐步覆蓋全國200個優質縣級農產區。美團閃購也將繼續拓展品類,如3C家電、生鮮食品、酒水飲料、快消日百等,優化消費者購物體驗。
在這場由互聯網巨頭主導的即時零售競賽中,平臺大佬親自站臺,凸顯了各集團對這塊業務的戰略重視。
京東外賣下場不久,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強東不僅親身體驗送外賣,還邀請外賣小哥一起就餐,為京東外賣造勢。6月24日,有消息稱,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和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現身餓了么工區,據傳是參與淘寶閃購的周會。
高層的高度關注和直接參與,進一步加速了即時零售市場的競爭白熱化。
京東物流下場參戰
外賣大戰激發的即時零售競賽正在進一步演變。
近日,京東物流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隨著京東外賣業務的迅猛發展,京東物流開始招募全職騎手,參與京東外賣的配送服務。
除了招募全職騎手外,京東物流還在營業部設立副站長崗位,對全職騎手進行日常管理,但全職騎手的訂單、派單邏輯等不會發生變化。
京東物流作為發展成熟的物流品牌,有著行業最為豐富的快遞員管理經驗,其引以為傲的物流優勢也被劉強東視作京東的“護城河”。如今,京東物流宣布招募全職騎手,并設立副站長崗位進行專業化管理,無疑有助于全職外賣騎手進一步職業化、提升全職騎手服務水平,優化消費者的京東外賣使用體驗。
不僅如此,近日,京東物流推出行業首創的“秒送倉”倉配一體服務。作為全國首個面向全行業開放的即時零售倉配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采用“共享前置倉+自營配送”模式,降低商家即時零售入場門檻。
具體來看,“秒送倉”可將商品提前布局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憑借京東物流服務水平與自營配送能力,實現核心區域訂單平均30分鐘內送達;更重要的是,通過共享倉模式,幫助商家擺脫自建倉高投入、高成本運營的桎梏。
隨著京東物流的發力,即時配送領域新一輪的“時效大戰”或將上演。
第三方企業還有機會嗎
互聯網大廠紛紛入場即時零售和即時配送,它們的訂單量激增,全職騎手人數也在增加。那么,第三方的即時配送企業還有沒有機會?
即時零售發展之初,在配送環節,平臺與商家主要依賴的是社會運力資源,這也推動了第三方即時配送行業的快速發展,達達、閃送、順豐同城等企業在這波紅利中快速成長,在規模壯大的同時也紛紛登陸資本市場。這些第三方即時配送企業不僅推動了行業發展,更見證了市場變遷下的行業演變。在該階段的即時零售爆發中,它們也有著自己的看法。
近日,順豐同城相關責任人在股東大會上談及當前的競爭格局以及自身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
該負責人認為,不可否認的是,“外賣大戰”帶動了即時零售和即時配送的發展,行業迎來大爆發。其進一步表示,目前“外賣大戰”正處于上半場的餐飲競爭階段,下半場將拓展到百貨、雜貨、商超、醫藥等領域,并迎來行業爆發點。當前外賣行業處于高光時刻,各平臺投入資金,共同提升行業滲透率,預計3年后外賣加即時零售的日單量將超過電商單量。
這個趨勢在淘寶閃購的數據上也有顯現。根據淘寶閃購公布的信息,其非餐飲訂單數量同比增長高達179%。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在“6·18”的催化下出現了明顯的轉移,不再局限于餐飲,開始用即時配送點萬物。
在即時零售非餐場景不斷擴容的趨勢下,順豐同城也將有更多用武之地。據悉,順豐同城聚焦全場景的定制化運力,能覆蓋各類長距離、大重量非標配送,針對商超、醫藥、數碼等各垂直品類定制差異化解決方案。同時,通過與順豐生態協同,打造“倉儲+轉運+同城即時配送”一體化供應鏈,提供倉—倉、倉—店、倉/店—消費者的一站式履約服務,助力更多電商品牌轉型、提效。
除此之外,在互聯網平臺持續發力下,順豐同城認為自己有著獨特優勢。“大客戶擔憂紅利持續性,不愿與平臺強捆綁,更希望借第三方合作做好產品品牌、發展私域,我們可以解決多平臺運營中服務完整性的問題。中腰部商家可以借平臺流量放大曝光。公司也會持續承接中小商家訂單,形成多元訂單生態,有利于騎手的穩定和活躍。”上述負責人表示,“后端對于騎手我們也提供了一個更好的跑單環境和選擇。通過科技調度加上人的管理,讓分散的騎手變成一個組織高效的體系,這一套騎士文化我們做得很扎實。”(記者 蔣永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