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洛杉磯綠色航運走廊如何帶動綠色燃料產業
“碳排放大戶”航運業正彰顯出綠色轉型的決心。
航運業是國際貿易的重要支柱,承擔了全球超過80%的貿易量,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巨量碳排。據國際海事組織(IMO)統計,航運業每年排放約10億噸二氧化碳,約占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3%。
航運業減排迫在眉睫。2025年4月,IMO批準了全球航運凈零排放法規,首次將航運業強制性減排目標與溫室氣體定價相結合。這一新規最早將于2028年1月1日起實施。
然而航運業綠色轉型涉及環節和部門眾多,從港口基礎設施升級,到綠色燃料的研發、運輸、加注和應用,再到船舶改造,參與的部門和主體眾多,改革鏈條長且復雜。在此背景下,綠色航運走廊正在成為集合多項技術、聚集多方參與主體的轉型試驗場,探索燃料供應、港口加注、貨主需求、金融支持、管理等方面的系統解決方案。
2025年6月下旬,澎湃研究所研究員采訪了參與“上海港-洛杉磯港綠色航運走廊”建設的專業人士以及上海綠色航運轉型研究者,了解全球首條綠色航運走廊的建設進度,推進中遇到的問題,并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案。
利益相關方多元,需要形成可持續的商業路徑
當前,全球綠色航運走廊發展迅猛。據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中國區港口和航運項目高級經理馬莉惟介紹,全球綠色航運走廊倡議數量從2022年的21條增至2024年的62條,利益相關方參與度同步提升(2024年達244家)。牽頭方也漸趨多元。在62條綠色航運走廊倡議中,政府牽頭占比為21%,行業/三方機構牽頭占比達到27%,政府和企業、行業機構合作占比達到29%。
“上海港-洛杉磯港/長灘港綠色航運走廊”是全球最早啟動的綠色航運走廊,該走廊倡議于2022年1月正式啟動。走廊伙伴關系由洛杉磯港、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和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共同倡議成立,洛杉磯港、長灘港和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共同推進。
根據《上海港-洛杉磯港/長灘港綠色航運走廊2024年度進展報告》,目前該航運走廊建設已形成了相對清晰的工作框架:第一期走廊建設由能源保障工作組、承運人工作組、港口工作組三個小組協同推進。馬莉惟介紹,綠色走廊將面臨確定清潔燃料選型、明確碳排量監測和統計口徑等問題,今年走廊在伙伴關系中加入了指標與監測小組。接下來工作組將與各利益相關方合作制定清潔燃料相關技術標準。
綠色燃料意味著更高成本,如果沒有公正合理的成本分擔方式,會導致船東和貨主缺乏支付意愿。這是部分綠色航運走廊建設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走廊建設需要探索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探索商業路徑的前提是讓更多的利益相關主體參與到綠色走廊的建設中。“上海-洛杉磯港/長灘港”是全球最繁忙的海運集裝箱航線。該航線連接中國第一大港口和美國前兩大港口,據航運分析機構Alphaliner和Drewry 的報告,上海-洛杉磯/長灘航線長期占據跨太平洋航線貨量的首位,約占該區域總運量的25%-30%。
參與這條航線的政府、行業機構、社會機構眾多。“目前已有十多家機構加入了綠色走廊伙伴關系,未來我們需要更多的伙伴加入對話。只有成員足夠多,才能讓綠色走廊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碰撞出創新的解決方案。如果利益相關方太少,可能大家覺得這一路徑成本太高,走廊建設就擱置了。”馬惟莉解釋。
一些企業的商業化探索已初具雛形。例如亞馬遜、宜家等大型零售商在2023年成立的零排放海運買家聯盟(ZEMBA)。ZEMBA通過貨主聯盟、集體采購、政策協同的模式,探索海運脫碳的商業化路徑。該機構通過集體采購,為成員企業提供零排放航運服務,并支付額外溢價,從而推動綠色燃料的規模化應用。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宜家、麥克、Meta在內的40多家企業加入ZEMBA。這些成員企業承諾長期采購零排放航運服務,為航運公司和燃料供應商提供穩定的市場需求。此外,ZEMBA也得到了港口的支持。例如,鹿特丹港為使用綠色甲醇/氨的船舶提供港口費減免(最高50萬歐元),以配合ZEMBA的減排目標。
相比于ZEMBA的實踐,“上海港-洛杉磯港/長灘港綠色航運走廊”要實現減排目標并形成可持續的商業路徑,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政府、船運公司、貨主等主體的利益出發點不同,考慮問題的優先級不同,如何讓不同層級的合作伙伴持續地投入走廊目標實踐,是一大挑戰。”馬惟莉談到。
“因此,構建科學靈活的走廊治理模式,擴大采購和投資規模,實現風險分擔是走廊未來要聚焦的一大發展議題。”馬惟莉進一步解釋。“走廊在建設的不同階段,面對的難點是不同的。以綠色燃料認證為例,綠色航運走廊采用哪個國家的標準,或者形成一套專用于走廊的標準,都需要利益相關方充分對話,尋找高效決策、分擔風險的治理機制。”
新機遇:將帶動本土綠色燃料產業鏈
作為全球集裝箱年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上海港也是綠色航運走廊建設的重要節點。目前已有4條聯通上海港的走廊提上建設日程:上海港-洛杉磯港/長灘港綠色航運走廊、上海港-漢堡港綠色航運走廊、上海港-智利智利瓦爾帕萊索港綠色航運走廊、上海港-新西蘭奧克蘭港。
2024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方案(2024—2027年)》。其中指出,推動航空和遠洋航運使用綠色替代燃料,到2027年,本市遠洋船舶綠色甲醇消費量達到10萬噸以上。
目前上海港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同時具備LNG和甲醇燃料加注能力的港口。上海綠色航運轉型相關業內人士透露,上海港綠色燃料配套設施不斷完備,對于全球航運綠色轉型具有示范意義。“從技術層面來看,上海港驗證了綠色甲醇規模化應用的可行性。”
在綠色甲醇來源方面,國內本土的綠色甲醇產量也有望提升。2024年10月,阿拉善啟動年產50萬噸綠色甲醇項目。項目達產后預計每年可減碳近75萬噸,助力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2025年4月,上海港首次實現國產綠色甲醇批量加注,本次加注的甲醇來源于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的甲醇生產工廠。
“這意味著上海港已實現了國產綠色甲醇全產業鏈供應服務的能力。綠色甲醇本土產業鏈的完善能夠壓縮生產和運輸的成本,此外,這對于中國已有的綠色燃料產能規劃的實質性投入有促進作用。上海打造全球‘綠色加油站’,對國內綠色燃料生產商而言是一劑強心針。”上述業內人士如此解釋。
--------------------
城市因集聚而誕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環境、習俗風氣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觀察,聚焦公共政策,回應公眾關切,探討城市議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