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兵韜志略|美啟動對“奧庫斯”重新審查,凸顯聯盟信任危機
熱點新聞:據外媒報道,近期美國國防部啟動了對“奧庫斯”聯盟核潛艇協議的重新審查,以確保該協議能夠與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保持一致。此次審查由國防部部長辦公室組織,負責政策的國防部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牽頭完成。
點評:“奧庫斯”聯盟是拜登政府時期在“印太”地區構建的重要多邊聯盟,自成立以來始終是地區安全格局中最具爭議性的多邊機制之一,面臨著國際社會諸多質疑。此次特朗普政府對該聯盟進行審查絕非偶然,是其“美國優先”理念下聯盟體系調整的一項重要內容,背后折射出當前美國政府外交戰略思維的重大轉向,也加大了盟友之間的信任危機與地區安全失衡。
實現防務成本轉嫁與盟友責任再界定
“奧庫斯”聯盟是美國聯合英國為澳大利亞提供核潛艇等軍事技術,以強化其地區威懾力的“小多邊”軍事聯盟,也是美國自20世紀50年代與英國達成類似安排后,第二次向盟國分享其核技術秘密的舉措。但是,關于其核潛艇協議,美國內部早已有不少質疑的聲音,認為其周期長、造價大、涉及轉讓的技術機密高等,很可能會嚴重影響美國自身軍工生產能力,進而損害美軍在西太平洋的作戰能力等。因此,在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之前,就有媒體分析稱“奧庫斯”聯盟很可能成為本屆政府重點評估、調整抑或廢止的對象。特朗普上臺后,在“美國優先”理念的影響下,多次提出對“奧庫斯”核潛艇協議的質疑,認為“投入產出比失衡”??。
根據五角大樓評估報告顯示,當前美國核潛艇工業正遭遇結構性危機,勞動力急缺,潛艇建造領域缺口達5.4萬人,平均每艘潛艇建造時間比計劃延長18個月,從而導致海軍潛艇艦隊規模預計到2030年將縮減至65艘(較2020年減少12艘)。與此同時,“弗吉尼亞”級單艇成本從2010年的27億美元飆升至2025年的43億美元,建造周期延長至7年。因此,在無法提升美國潛艇的生產效率與維護能力的情況下,美國開始重新審視奧庫斯聯盟“技術共享”的代價,評估向澳大利亞輸出核潛艇技術是否會擠占美軍自身產能,繼而進一步影響其“大國競爭”的戰略威懾效能。
此外,由于“奧庫斯”聯盟涉及核動力推進、高超音速武器等尖端技術轉讓,也使得美國對先進技術外流的擔憂與日俱增。根據2024年曝光的“奧庫斯協議”機密文件顯示,澳大利亞計劃在美國采購“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后,在其國內建造“奧庫斯”級攻擊核潛艇,引發了美方對“技術搭便車”的警惕。根據媒體報道,此次美國防部對“奧庫斯”審查的重點主要有兩個:一是英國BAE系統公司參與核潛艇研發是否會使歐洲軍工體系深度涉及美核技術領域,導致技術泄露風險,二是澳大利亞對核潛艇本土化生產的要求是否會威脅美國軍工復合體壟斷地位,從而影響其產業鏈控制權??。
與此同時,美國把對“奧庫斯”核潛艇協議的審查也作為對盟友的一次“忠誠度測試”,同時推行“成本共擔”策略。2025年3月,美防長赫格塞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明確表示:“盟友必須為共同防御承擔更多財政責任”,并在與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勒斯會面時,敦促澳大利亞將軍費提高到GDP的3.5%。此次美國防部在對“奧庫斯”進行審查時也宣稱,要確保“奧庫斯倡議符合最基本的‘美國優先’標準”,使盟友“為集體安全作出更多貢獻”。這些都反映了當前特朗普政府對盟友的“工具化”定位態度,試圖通過強化盟友義務來實現對防務成本轉嫁與盟友責任的再界定??。
暴露聯盟體系內在矛盾與信任危機
此次美國國防部對“奧庫斯”核潛艇協議進行重新審查,看似“技術性評估”的行動,實則暴露了美國聯盟戰略的內在矛盾,揭開了一道橫亙在盟友信任與戰略野心之間的裂痕,更將“奧庫斯”聯盟成員內部的信任危機與地區安全失衡推向新高度。
從戰略目標來看,目前美英澳三國關于聯盟的立場存在較大分歧。對于澳大利亞來說,希望盡快引進核潛艇并將潛艇基地永久化,以強化自身在印太的“中等強國”地位。但美國防部在審查報告明確指出,首批潛艇交付可能延遲至2040年,且技術轉讓范圍也將大幅縮水,這一表態直接沖擊了澳方戰略規劃。據澳國防工業協會估算,若項目擱淺,澳可能將損失超過200億澳元的本土造船業投資,并導致5000多個高技能崗位流失。
對于英國來說,作為美國最親密的歐洲盟友,處境則更為微妙。英國將“奧庫斯”視為“脫歐后戰略自主的象征”,認為組建該聯盟具有里程碑式的價值,并稱其為數十年來“最具戰略意義的伙伴關系之一”。目前,英國的BAE系統公司已經投入12億英鎊研發SSN-AUKUS級潛艇。但美國審查團隊仍然要求英國承擔更多成本,甚至威脅若英方不提高國防預算至GDP的5%,將取消技術共享,令英國強烈不滿。
總體上來說,美國對“奧庫斯”核潛艇協議的審查將成為其“印太”同盟體系發展甚至“印太戰略”深化的重大考驗,嚴重損害其作為同盟體系主導者的可信度,迫使盟友轉向“自助”模式,并引發連鎖反應,所產生的“多米諾效應”將使美國在印太地區構建的聯盟體系出現結構性松動,甚至引發地區安全架構的“修昔底德陷阱”。
未來發展前景具有不確定性
美國國防部對“奧庫斯”核潛艇協議進行審查,暴露了美國未來對待和處理聯盟體系的態度,也突顯了其“美國優先”的孤立主義底色,即當“美國優先”與盟友核心利益相沖突時,將通過技術霸權與戰略信譽評估來決定其合作體系能否存續,其深層矛盾在于:美國既想通過聯盟體系增加安全收益,但又不愿承擔聯盟成本;既渴望盟友充當“戰略棋子”,又拒絕賦予其相應話語權。因此,從本質上來看,“奧庫斯”聯盟的命運其實是美國霸權衰落的微觀映射,即當無法承擔聯盟成本時,便通過“戰略敲詐”轉嫁危機。這種舉措也將導致其盟友體系陷入“塔西佗陷阱”,即無論美國做出何種選擇,都將難以獲得盟友真正信任。
從未來發展來看,美國對“奧庫斯”核潛艇協議進行審查必然會給聯盟前景蒙上陰影,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進行審查與正式中止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現在說“奧庫斯”就此終結還為時尚早。
按照當前特朗普政府慣于采用的“交易式”外交邏輯,讓“奧庫斯”前景具有不確定性有利于其索取更多利益,甚至夾帶更多“私貨”。例如,特朗普政府將對“奧庫斯”核潛艇協議的審查作為處理拜登政府“政策遺產”的一項舉措,上任后一直試圖做出有別于拜登政府的外交成績,認為簡單延續前任政策既有損其個人風格形象和國內政治利益,也不符合其對外立威的目標。但是,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如“對等關稅”、領土擴張言論及其對烏克蘭危機和巴以沖突的立場等,都對美國的國際聲譽和公信力造成了實質性沖擊,遭到了美國內外的強烈反對,這些都會促使特朗普政府在處理“奧庫斯”問題時保持謹慎態度。
此外,美國也看到,由于“奧庫斯”聯盟具有較大的脆弱性,對其實施過多壓力也可能會適得其反。例如,法國一直對與澳大利亞核潛艇合作“流產”耿耿于懷,若美方堅持嚴格審查導致協議中止,澳大利亞將可能被迫與法國重啟常規潛艇談判,而英國也可能轉向支持并加入歐盟防務一體化,甚至不排除澳英聯合研發核動力技術的可能性。因此,美國在下一階段“奧庫斯”審查過程中,或許會以中止項目要挾提高潛艇要價,并在關鍵礦產、軍力部署、外交政策立場等方面對澳大利亞提出更多要求,從而獲取更大利益,但在實現或部分實現目的后將會作出讓步,采取折中方案,如允許英國參與更多技術轉讓以換取澳方提高軍費,或將核潛艇交付時間推遲至2045年等。同時,美國還可能將“奧庫斯”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深度綁定,將成本進一步向日本和印度分攤。
總體上來說,“奧庫斯”聯盟的命運本質上是國際權力結構轉型的縮影,既反映了美國維持霸權的戰略焦慮,也暴露了盟友在“選邊站”壓力下的利益權衡,其演變軌跡將成為檢驗多邊主義與集團對抗孰優孰劣的重要試金石。但無論如何發展,在技術革命與地緣博弈交織的背景下,該聯盟若不能解決成本分攤、技術共享與戰略自主等核心矛盾,終將難以擺脫“高投入低效能”的困境。
(兵韜志略是由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凌云志為澎湃防務欄目開設的個人專欄,盤點近期重大防務事件,評點信息背后暗藏的玄機,剝繭抽絲、拂塵見金,兩周一期,不見不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