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來論|無需擔憂印度香客赴藏朝圣

鳥瞰秋日瑪旁雍錯(無人機照片,8月13日攝)。新華社 資料圖
2024年10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會見印度總理莫迪。自此,中印關系逐漸回暖。兩國外長在多邊場合多次會見,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3次會晤、副外長/外秘級對話先后舉行。其中,印度香客赴中國西藏神山圣湖朝圣是雙方溝通的重要議題之一。2025年4月17日,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將會很快重啟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朝圣之旅的通知,活動有望在年內恢復,印度外交部正在做相關準備。4月26日,印度外交部發布公告稱,其將組織2025年6月至8月印度香客赴中國西藏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的朝圣之旅。《印度快報》稱,重啟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朝圣之旅是中印關系正常化的關鍵一步,是兩國關系改善的結果。印度ETVBharat稱,今年重啟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朝圣之旅并不只是重啟一條朝圣線路那么簡單。ETVBharat援引印度烏薩納斯基金會首席執行官潘迪亞的話稱,中國同意重啟朝圣路線展現了兩國的友誼,中印兩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這一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文明層面的意義。潘迪亞還認為,朝圣之旅重啟表明中印邊境地區局勢在降溫,正在逐漸和平起來。印度學者尤米稱,盡管朝圣不會產生較大經濟效益,卻是減少兩國民眾之間敵意的方法。
了解印度香客赴中國西藏朝圣的人都知道,這一傳統由來已久。1962年中印邊境沖突后一度中斷,改革開放后恢復。印度香客赴藏朝圣有官方香客和民間香客之分:官方香客朝圣路線有強拉山口和乃堆拉山口兩條;民間香客多經由尼泊爾入境一般在加德滿都集中,經樟木等口岸入境,再換車前往神山圣湖地區。據統計,從1981年到2014年,我方共從強拉山口接待印度官方香客386批,13685人。此外,印度民間香客從尼泊爾口岸入境;在2003年到2014年間,共接待約9.4萬人。印度官方香客赴藏朝圣的乃堆拉山口路線是在莫迪于2014年首任總理后提出請求,兩國外交部門和地方政府密集溝通后于2015年6月22日正式啟動的。之后,每年的朝圣季從4月開始到10月結束。2020年因疫情原因中斷至今。可以看出,多年來,印度香客赴藏朝圣對于在危機時刻恢復穩定中印關系發揮了積極作用,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兩國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至于一些人擔心的恢復印度香客赴中國西藏朝圣可能會危害我們的文化安全或者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我想應該不會。一方面,從公開的消息來看,今年恢復進藏朝圣的印度官方香客共15批,每批50人,總計750人,數量有限,我方完全有能力和經驗實現有序接待。另一方面,我們國家近些年先后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國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法》等,對于指導對外交往交流和不同國家人員來往提供了法律遵循。就西藏自治區來看,早在2018年,當岡仁波齊朝圣通道全面放開后,西藏自治區旅游局就在普蘭縣設立了接待機制,要求所有朝圣者必須在指定接待點完成登記、由宗教服務團體統一管理路線,并嚴禁私自接觸水源、停留在高海拔禁區露營。2022年西藏自治區環境廳通過《瑪旁雍錯生態保護紅線報告》明確指出:圣湖“每年6月到9月需嚴控外來游客過度聚集、不得開展水體接觸性宗教活動”,并將朝圣行為納入風險類人群活動列表。目前,阿里地區文化和旅游局關于岡仁波齊瑪旁雍錯評定地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已公示完成,下一步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西藏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開展依法保護工作。事實上,印度的環保組織也對朝圣行為可能造成的生態風險給予了提示。2025年3月,印度環保組織“Ganga Preservation Forum”在社交平臺發文提醒:岡仁波齊不僅是精神象征,更是亞洲最脆弱水源地之一,任何缺乏生態評估的流動型朝圣行為,都會對冰川融水、水源點植被帶來不可逆的影響,特別是瑪旁雍錯湖一帶,每年都有“低溫期水質異常”報告,與人為活動有關。我想,有效的保障運行機制和各界的高度關注,能夠確保印度香客赴藏朝圣依法有序環保開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