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羅馬仕召回事件的警示

6月16日,移動電源品牌羅馬仕發布消息,宣布召回三個型號共計49.1745萬臺產品。召回原因為部分電芯原材料來料問題,極少數產品使用時可能過熱,極端場景下可能產生燃燒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就在兩天前,“多所高校禁用羅馬仕充電寶”沖上熱搜。據報道,至少有21所高校發出安全提示,直指20000毫安容量的羅馬仕充電寶存在爆炸風險,建議立即停用。在社交媒體上,多名大學生稱,使用該品牌充電寶時,“躥出火苗”“突然冒煙”;某大學學生處工作人員也證實發生多起自爆自燃事件。
14日下午,羅馬仕發布聲明致歉,但同時卻稱,“相關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存在偏差,導致公眾產生誤解”。如今的召回消息如一記回旋鏢,證明公眾的“誤解”是不存在的,產品質量問題是真實的。
充電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剛需,出門在外,不管是自備一個還是租賃共享充電寶,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場景。因此,很多人疑惑,充電寶都出現這么多年了,相關技術應當相當成熟,為何還會出現過熱、燃燒甚至爆炸等問題,以致要大動干戈予以召回?
實際上,近年來充電寶召回事件時有發生,其中不乏羅馬仕這樣的頭部企業。近日知名品牌安克創新宣布在美國召回某型號充電寶115萬臺,原因也是鋰離子電池可能存在過熱、起火風險。
接連的召回事件,如浮現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隱藏在水面之下的則是充電寶長期以來的高不合格率問題。2020年到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對網售充電寶的抽檢結果顯示,不合格率分別為19.8%、25.0%、35.4%、44.4%;直到2024年,不合格率才出現根本性下降。
縱觀抽檢不合格及召回原因,作為核心部件的電芯品質“縮水”是一個重要原因。有業內人士表示,出于成本收益比考慮,一些廠家將更高品質電芯的研發和經費投入用于新能源車、手機等領域,而將淘汰下來的品質較差、存在安全隱患的電芯用于充電寶,甚至將該業務外包出去也是行業常規操作;而上游電池及原材料供應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之下,陷入無序“卷”價格混戰,結果就是進一步拉低產品品質。
監管部門對充電寶的質量安全問題,一直高度重視。2015年,首個移動電源國家強制標準《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正式實施。2022年,首次要求將電子電器產品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納入到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2023年8月1日起,國家對移動電源實施3C認證管理……
但是,也有專家指出,現行的國家3C認證、相關測試標準等多停留在日常場景,對于充電寶在極端溫度、長時間過度充電等復雜情況下的測試要求考慮不足,有必要酌情提高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倒逼企業向上兼容,而不是將“符合標準”作為自我免責的話術。
另一方面,對于多次抽檢不合格、重復召回的企業——尤其是頭部企業,有必要形成更有效的約束機制,提升其市場準入門檻。對于無資質或沉迷“價格戰”的上下游企業,也應當強化監管,凈化行業競爭環境。
我國移動電源產銷量大、市場需求旺盛,行業規模持續擴大。一定要意識到,充電寶雖小,質量與安全事大,要高度重視行業標準建設和產品質量的監管,切不可讓充電寶變成“移動的危險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