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近代上海因何摩登,來上圖東館看展
澎湃新聞獲悉,“摩登篇章——近代上海的裝飾藝術”近日在上海圖書館東館5樓美術文獻館對外展出。展覽從文獻資料開始,梳理裝飾藝術進入中國的發展歷程。通過歷史照片、設計圖集、期刊畫報、月份牌、旗袍、家具等極富上海標識性的物件和建筑,從平面設計、建筑設計與生活美學等方面呈現上海對裝飾藝術的新書寫。

展覽現場 《良友》雜志
裝飾藝術運動是20世紀初興起的一場國際性藝術設計風潮,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國際裝飾藝術與現代工業博覽會”是這一藝術風潮的標志性事件。今年正值巴黎“國際裝飾藝術與現代工業博覽會”舉行百年。

展覽現場
Art Deco不是一種簡單統一的藝術風格,它的靈感來源于多個時期、文化與國度,吸收了新藝術運動、立體主義、未來主義、包豪斯等各種現代藝術風格,也廣泛汲取非西方的文化元素。Art Deco深刻影響了包括平面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攝影等幾乎所有視覺藝術形式。
展覽現場
在1930至40年代的上海,Art Deco這一外來文化在上海被重新賦義與詮釋為“摩登”。上海外灘的摩天樓群、霞飛路的櫥窗陳設、石庫門的雕花門楣……Art Deco奠定了上海現代都市文化的美學基因。本次展覽以裝飾藝術在上海的發展與創新為主題,通過逾百件珍貴展品——歷史照片、設計圖集、期刊畫報、家具服裝等,解碼裝飾藝術與上海城市基因的深度嵌合。
展覽現場《現代中國商業美術選集》
“現代化”的裝飾藝術為平面設計師帶來了許多靈感,線條的粗細變換、排列填充,筆畫間幾何圖形與局部裝飾的運用,被付諸創造性地探索與實踐,以上海為中心發展起來的美術字體風靡一時。展覽展出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良友》《銀星》《時代》等時髦報刊、商業美術專題圖書等,通過這類案頭讀物與街頭巷尾的商業廣告,呈現那個年代平面設計領域的變革。
《菊子夫人》法國作家皮埃爾·洛蒂著,1929年3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封面由劉既漂設計,采用了燙銀工藝。劉既漂的封面設計,字體筆畫線條以直線為主,強烈的黑白粗細對比以及對金屬色澤的運用,似乎與他的建筑風格一脈相承,展現出裝飾藝術風格的特征。

展覽現場

《時代》雜志
展出的《時代》雜志體現那個時代的“摩登”風尚。半月刊,1930年在上海創刊,發行至1937年,張光宇主辦。刊物的英文標題為“Modern Miscellany”,畫報整體展現“摩登”風尚,刊登國內外見聞和藝術風景、人像、漫畫、攝影等。
沙遜大廈、大光明電影院、大上海大戲院、中國銀行大樓、國際飯店、百樂門……上海留存有數量龐大且類型豐富的裝飾藝術風格建筑。大量的建筑和設計貫穿整個裝飾藝術發展時期,其中既有國外建筑機構與設計師作品,也有大量中國建筑師的杰出之作。展覽通過展示近代專業建筑期刊、歷史照片與現代建筑攝影等,呈現建筑怎樣塑造著這座摩登之城的立體景觀。

百樂門攝影及設計圖

百樂門攝影及設計圖
百樂門攝影及設計圖,載于《中國建筑》1934年第2卷第1期。百樂門1932年竣工,由楊錫镠設計。建筑立面向上收進,聳立的圓柱形燈塔和垂直的霓虹燈飾帶光芒四射,外觀及室內設計均呈現典型的裝飾藝術風格。

1934年3月攝新建國際飯店
展出的這幅1934年3月攝新建國際飯店,照片中也可見大光明電影院。國際飯店于1934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由匈牙利建筑師鄔達克設計。國際飯店高達22層,標志性的階梯式塔樓與垂直線條、幾何化裝飾,體現出典型美國摩天大樓的裝飾藝術建筑風格。
展覽現場 藍色幾何紋真絲印花中袖旗袍 上海大學博物館收藏
除了平面設計與建筑設計,上海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深受Art Deco影響,帶上其印跡。月份牌中的摩登女郎、流行的海派旗袍與時裝、居民生活中的家居物件,都體現著裝飾藝術風格的典型特征與本土發展。該板塊也是此次展覽最吸引人關注的展區,通過借展自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家具、上海大學博物館的旗袍以及上圖館藏的特色期刊、影像資料,立體呈現裝飾藝術融入上海市民的生活圖景。
展出的這件“藍色幾何紋真絲印花中袖旗袍”其主人彭菊影女士(1922——2016)是晚清洋務大臣盛宣懷的孫媳婦、著名旅日實業家盛毓度先生的夫人,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旅居日本,協助丈夫在日本創業。藍底和連綿的幾何圈紋使得整件旗袍顯得穩重而不失活潑。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的策展團隊成員,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服務拓展部副主任王晨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上圖的月份牌、期刊畫報、老照片、影像資料等館藏較為豐富且有特色,它們所承載的信息量也很大。美術文獻館注重挖掘館藏美術文獻的視覺呈現,通過這樣一個綜合性地展示回溯上海記憶。此外,他們此次展覽還跟多家文化機構合作借展,使展覽展示更加立體綜合。

借展自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兩張Art Deco風格椅子
比如,展覽特別呈現了“麗水浴室”和“世博鏈接”。“麗水浴室”位于上海小南門外,府谷街、南硝皮弄堂交界處,1936年建成營業,采用了當時在上海頗為流行的Art Deco風格(裝飾藝術風格)。“麗水浴室”經媒體報道后,提升了社會各界對麗水浴室價值的認識,喚起了動人的城市回憶。展覽與上海日報社、上海日報Qiao Shanghai工作室合作,特別呈現“麗水浴室”展示區,結合現狀照片與歷史文獻,詳細展現麗水浴室的裝飾藝術細節,講述弄堂深處的建筑與生活記憶;展覽特別連線世博會博物館的“Expo Nexus(世博鏈接)”數字人文展項,呈現與裝飾藝術相關的世博會內容。目前,“Expo Nexus(世博鏈接)”正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展出。
此次展覽由上海圖書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大學博物館聯合舉辦,世博會博物館、上海日報社、上海日報Qiao Shanghai工作室、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為展覽提供學術與媒體支持。展覽期間,館方將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展系列講座與活動,涵蓋建筑、珠寶與藝術設計等主題內容,與觀眾共同欣賞與感受裝飾藝術美學,探索上海的“摩登”城市記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