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深海到餐桌:美好鹽田的“海洋雄心”!
5月17日
2025深圳國際漁業博覽會
鹽田分會場正式開幕
·
當前,鹽田正依托鹽田港聯通全球、海鮮街馳名全國的獨特優勢,積極開拓遠洋漁業“新藍海”,轄區漁業產值在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30%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繼續翻番,呈現出高速發展的強勁勢頭。
面向未來,鹽田將以更強的決心和行動,全面推進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建設,高質量打造“藍色糧倉”,以鹽田港的魚鮮滋味、海鮮街的人間煙火、魚燈舞的流光溢彩,共同繪就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畫卷。

以下,讓我們一起
用數據多維度透視鹽田海洋經濟
↓↓↓
·
Part.01
全球觸角
從“內海互聯”到“全球互聯”
實現全球漁業資源調配
·
鹽田港是全球最大單體集裝箱碼頭之一,全球超大型船舶首選港之一,華南跨境電商首選港。具有突出的深水良港天然優勢,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內唯一近18米深、475米寬,常年不凍不淤,可實現裝載24000標箱的20萬噸級超大型集裝箱船舶全天候、雙向通航的天然航道,擁有20個大型集裝箱深水泊位。承擔著廣東省超1/3的外貿進出口量、全國對美出口逾1/4的貨量。

每周提供近100條航線通達全球,其中,美洲34條、歐洲24條、南美5條、亞洲13條、澳洲5條、香港捷運1條、國內支線16條,直連東南亞、中南美主要漁區。(數據截至4月)

內海互聯上,2024年8月開通“渝深港圖定班列”,打通“重慶-深圳鹽田-香港”海鐵聯運通道,為重慶出口貨物提供了更加穩定可靠和高效的綠色低碳海鐵聯運服務,不單擁有穩定可靠的發車時間,更將重慶至深圳鹽田港區和香港葵青港區的運輸時間分別縮短至2天和3天。
香港運輸及物流局高度肯定“渝深港快線”所發揮的作用,香港特區政府署理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廖振新在香港立法會作總結發言時提到:通過深化葵青-鹽田兩個港區之間合作的“葵鹽通”,“渝深港快線”不單為香港帶來額外貨量,同時有助加速貨物的處理和運輸,加快讓重慶及西南地區的貨物進入國際市場。

“全球互聯”上,憑借“密、多、快、高”的優質海運航線服務,最短只需12.5天就到達美國,22天可抵達歐洲。貨物除了直接由深圳鹽田港區出口之外,也可通過每天6班的駁船于6-8小時內中轉至香港,無縫對接更多葵青港區優勢航線,比如南美、亞洲等。重慶來的班列將在深圳鹽田港區或香港葵青港區換裝上國際班輪后發往世界七大洲(除南極洲外)。
鹽田港區與香港自由港之間的物流往來持續保持高效、繁忙態勢,聯動基礎良好穩定,往來鹽田與香港的駁船已運營逾31年。充分體現鹽田與香港做到相互支持和優勢互補,不單實現了深港合作、互惠共贏,更為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內陸地區外貿進出口企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數據來源:鹽田國際)
·
Part.02
科技賦能
從“捕魚”到“造魚”
用分子優化海洋里的“蛋白質”
·
分子育種技術領跑全國,華大海洋研究院擁有深圳市海洋生物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和廣東省海洋經濟動物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已完成超百種水產動物(主要是經濟魚類)的全基因組測序、組裝、注釋及個性化分析,牽頭主持“千種魚類轉錄組國際計劃”(Fish-T1K),已在Nature及子刊、PNAS、MBE、JAR、MER、GigaScience、ZR等發表相關組學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11部。獲批國家與省市科技項目40余項(獲得經費逾6000萬元)、中美歐授權專利60余項、軟件著作權6件,建立地方和企業標準4項。(數據來源:華大海洋研究院)

萬種魚基因組計劃Fish10K為“造魚”提供可能。
華大基因具有種質資源庫建設經驗及技術,在青島建立首個國家海洋綜合基因庫和發起全球首個萬種魚基因組項目。
萬種魚基因組Fish10K計劃歷時10年,分三個階段,采集10000種左右的代表性魚類。第一期計劃中,我們將對450種硬骨魚類和50種軟骨魚類進行基因組測序,覆蓋魚類全部80個目;第二期計劃新增約3000個物種的基因組測序,基本涵蓋魚類所有約500個科;第三期計劃將完成約6500個魚類基因組的測序,覆蓋全部約5000個屬。

華大基因通過進行高深度測序構建其基因組精細圖譜,為魚類的物種多樣性保護和經濟魚類的育種提供分子基礎,同時為水產養殖和海洋生態保護及進化研究提供重要基礎。萬種魚基因組計劃會極大地推動魚類學及相關學科和領域的發展,它的成功啟動與水生所長期魚類學的發展、積累和貢獻是密切相關的。(數據來源:華大基因)
·
Part.03
漁業航母
依托龍頭企業構建現代漁業全產業鏈生態
打造現代藍色糧倉
·
作為鹽田區現代漁業的龍頭企業,大百匯海洋科技集團著力打造“種源繁育—養殖加工—品牌打造—市場推廣”的全產業鏈平臺,目前擁有15項科研資質或平臺載體,4艘智能工船,重點培養珍珠龍膽、東星斑、藍瓜子斑、高體鰤等高價值品種,預計年產量超過2萬噸。

同時該集團還成立了深藍食品公司,重點打造“華漁當鮮”品牌,通過天貓、京東、盒馬、山姆、沃爾瑪等線上線下平臺銷售藍尊三文魚、魷魚、鮮活珍珠龍膽等海產品,2024年銷售額10億元,預計2025年20億元。

引進深圳國際金槍魚交易有限公司等漁業交易類平臺公司,打造全球高端水產品交易平臺,為鹽田打造深圳國家遠洋漁業基地賦能。(數據來源:大百匯海洋科技集團)
·
Part.04
產業集聚矩陣
“5+16”國民企強強聯手
鼓勵引導現代海洋產業共建深圳國家遠洋漁業新地標
·
鹽田擁有涉海企業1582家,占全市涉海企業總數約8.1%。其中包含16家涉海龍頭企業和48家涉海重點環節企業,包括鹽田港集團、鹽田國際等一批航運物流領軍企業,中石化、中石油等一批海上能源標志企業,華大基因、華大海洋等海洋生命健康龍頭企業。5家國企、16家民企搶先布局,注冊資金近50億元,共拓漁業“藍色糧倉”。(數據來源:鹽田區發展和改革局)

100億的深圳綠色航運基金也已落戶鹽田,將為鹽田、深圳乃至大灣區的航運產業向綠色、智慧發展提供強有力資金、資源支持,有利于鹽田區豐富海洋產業類別、完善海洋產業生態、拉長海洋產業鏈條、拓寬海洋產業融資渠道,對于鹽田區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建成海洋高端產業集聚區、海洋科技創新引領區、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合作區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具有重要意義。(數據來源: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鹽田管理局)
·
Part.05
深圳冰箱
-60℃冷庫背后的“鮮味消費”經濟學
鎖住金槍魚的“黃金24小時”
·
鹽田具備良好的規模化冷鏈配套優勢,發揮鹽田港后方規模冷庫資源優勢, 拓展“冷鏈+”業務, 提高水產品高值化利用水平,能牢牢保住食物的“鮮”。鹽田區域有7個冷庫,庫容約18萬噸(部分仍在建設中),根據《深圳市冷鏈物流規劃》,全市冷庫容量約22萬噸,鹽田占比達到85%。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超低溫冷庫(-60℃)改造滿足5000噸倉儲需求。(數據來源: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鹽田管理局)

完備冷鏈物流:讓“鮮味”快速到達消費者餐桌。
深圳港是南中國首選港,全國凍肉進口第三口岸,每年進口凍肉超過10萬標箱(實際總重量會因集裝箱實際裝載率、凍肉種類及切割方式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在165萬-264萬噸左右),占深圳全市凍肉進口量的90%以上;進口冷鏈企業約230家,從業人員約4000人,從深圳到廣州可實現2小時即達。(數據來源:鹽田國際)

鹽田區工商聯負責人表示,為切實服務鹽田區高質量發展,區委統戰部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制定了《鹽田統一戰線服務高質量發展雙年行動計劃(2025-2026年)》,其中列在第一位的任務就是“灣區漁業第一店”漁業賦能計劃,目前已成立了鹽田區工商聯海洋產業委員會,鏈接了大百匯集團、華大基因、有信達集團等海洋產業領軍企業及科研機構,提出了“深圳冰箱”服務性產業理念,通過搭建“產業鏈協同、政企融通、開放合作”三大功能平臺,為吸引灣區高端水產品商家入駐鹽田、推動“全球海鮮體驗店”落地、加速鹽田海鮮品牌“圳品”認證及品牌知名度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支撐和資源整合服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