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太原一居民手機號被企業公示常遭騷擾,負責人稱是用過的舊號
家住山西省太原市的石先生近日向澎湃公眾互動平臺“服務湃”(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稱,他的手機號碼被一家名為“山西元亨利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元亨利貞公司)”公示為企業聯系電話,致使其經常遭到電話騷擾,嚴重影響了他的正常生活。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該公司2022年度企業年報上留的聯系方式仍為石先生使用的手機號碼。
石先生稱,2011年左右,他開始使用139XXXXXX73的手機號碼。此后,經常接到推銷、廣告、貸款等類的電話,無一例外,對方均稱其為“龔總(注:后期才知是‘鞏’總)”,“一天能接到好幾個”。石先生稱,這讓他很長一段時間只能開啟杜絕一切陌生來電模式,因此錯過了一些重要的來電。去年,石先生又接到當地稅務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發來的短信,提醒辦理企業年報信息等業務,他才知道是元亨利貞公司使用了他的手機號作為企業聯系電話。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元亨利貞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法定代表人為鞏朝明,注冊資本11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煤炭專用納米酵素的銷售、節能技術的開發及咨詢等,登記機關為太原市小店區市場監管局。2024年5月和7月,該公司分別因無法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聯系、未按照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小店區市場監管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信息。
澎湃新聞注意到,元亨利貞公司僅報送了2013年度至2022年度的企業年報。其中,除2018年度和2022年度公示的企業聯系電話為139XXXXXX73外,其他年度基本為130XXXXXX03。

今年5月6日,石先生還收到太原市市場監管局的業務辦理提示短信。受訪者供圖
“這還是我投訴反映了的結果,原來該企業十個年度的企業年報都是留的我的電話?!笔壬榻B,經其向小店區市場監管部門和行政審批部門反映,官方答復稱已全部更改,但石先生查詢后,仍發現2018年度和2022年度的企業年報未更改信息。于是,石先生又繼續向小店區市場監管局和12345熱線進行反映。
2024年12月2日,太原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書面回復石先生稱,投訴人反映的2018年、2022年的年報信息是由企業報送的自主公示信息,應當由企業自主公示。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十七條“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非法修改公示的企業信息,不得非法獲取企業信息”,現無法修改企業的年報信息。接到反映后,現場核查無法聯系企業,依法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部門本著負責的態度多次聯系元亨利貞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將會在11月底前配合更換2018年2022年的電話信息。
2024年12月23日,太原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書面回復石先生稱,元亨利貞公司已不在小店區經營,市場監管部門已按照程序將該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市場監管部門多次聯系當事人完成信息修改。
但截至目前,元亨利貞公司2013年度至2022年度的企業年報信息均未修改。2025年5月6日,石先生還收到太原市市場監管局的提示短信:“請經營主體抓緊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完成年報”。
2025年5月20日,鞏朝明回復澎湃新聞稱,139XXXXXX73是他以前使用的手機號,后其更換電話號碼并將139XXXXXX73號碼注銷。鞏朝明稱,去年他的確接到市場監管部門要求他修改信息的電話,“搗鼓了很久也沒弄好”。鞏朝明表示,他將繼續嘗試修改信息。此外,他已準備將元亨利貞公司注銷。同日,小店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企業自主公示的年報只能由企業工作人員自己修改,如企業工作人員不知道修改方法可向該局咨詢。
重慶準的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曄認為,石先生如果能確定泄露自己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的個人與單位,可以追究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此外,企業應對其年報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在填寫相關信息,特別是像聯系方式、地址等容易侵犯他人隱私的信息時,更應當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同時,當接到年報信息有誤的反饋時,企業負責人或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及時修正錯誤信息、消除影響,以保障他人的合法權利不受到侵犯。本案中,作為元亨利貞公司法定代表人,鞏朝明在接到石先生或是市場監管部門反饋時,應該第一時間進行修正,即使鞏朝明表示將注銷公司,但修改年報信息與注銷公司是不沖突的兩碼事。再者,注銷公司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石先生仍可能繼續遭到電話騷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