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場3.6億的豪賭!中國嘉德2025春拍的“大當代”策略成功了嗎?
從2025嘉德春拍預展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作為中國嘉德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門的“領頭人”,李艷鋒一直在展場里,等待、接待著他的每一位客人。
都說購買“當代藝術”就像一場賭博。
對本季嘉德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而言,更像是一場全部梭哈,不留余地的豪賭。
面對當前不確定的市場行情,本季嘉德幾乎征集到了市場所有板塊中最精彩的作品,無論是大尺幅,還是大名家,無論是二十世紀經典,還是東西方現當代藝術精品······嘉德展現的態度是:藏家所需,我們必應。作品不僅大而全,更是串聯起了一條關于“大當代”的學術線索。
當本季300余件拍品,最終斬獲3.6億元的總成交額,中國嘉德與李艷鋒要等的客人,應該都等到了。

中國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現場
拍賣現場:“穩”字當頭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中國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那便是:穩!
或許是大雨降至,當晚開拍前,拍賣廳現場并未像往季一樣擠滿了人,隨著晚上7:30左右拍賣會正式開始,廳內開始陸續涌入人群,工作人員緊急在后排加放座椅,瞬間,拍賣會場烏壓壓地坐滿了人。
細觀之,現場在座的絕大部分都是熟悉的面孔,至少從面容看來,前幾年活躍于拍賣場的年輕人們,并不是當晚拍賣會的主角。在座的藏家、畫廊主、媒體、經紀人,以及拍賣業的同行,絕大多數都是在當代藝術行業從業十年以上甚至更久的。
在他們的“坐鎮”之下,面對當晚拍賣會高低起伏的表現,現場一直顯得波瀾不驚。
當劉野的《張愛玲》從900萬,一舉突破2000萬,再到3000萬,3300萬,3700萬落槌。現場會爆發出掌聲,為這樣的高價作品喝彩,但還達不到激動振奮的程度。相應地,面對低價或流拍的作品,現場藏家雖有惋惜,卻無‘唏噓’之聲。
經歷過中國現當代藝術三十年的風云變換之后,在嘉德拍賣會的現場,面對某件作品,或某一位藝術家價格的高低,在座的絕大部分人已經可以淡然處之。
這樣的“穩”,或許正說明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真正步入“三十而立”,有了擔當的一面,不破不立!

中國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成交TOP10
制圖,雅昌藝術網
用70%的財富購買3%的作品?
本季嘉德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總攬3.6億元,破千萬成交的作品共8件。成交前十的作品分別來自:二十世紀藝術的吳大羽、關良、趙無極、潘玉良(占四席);中國當代藝術的劉野、周春芽、趙半狄(同占四席);以及“2000年后新繪畫”板塊的黃宇興、仇曉飛。
成交前十的作品總攬2.5億元,占總成交額的近7成。而這10件作品僅占到了上拍作品總量的3%。
回看本季嘉德夜場的整體表現。許多人或許會產生費解:當晚的所有高價的作品似乎有跡可循,又無跡可尋。
這些取得高價的作品并不讓人稀奇,讓人稀奇的是:從這些單件的高價作品中,我們不再能總結出一個簡單的標準來審視現當代藝術的市場規律。

中國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現場
自1994年中國嘉德舉辦首拍以來,我們似乎都能在一段時間內總結出市場的熱度:
從90年代中期開始至2005年前后的十年時間里,中國二十世紀及寫實油畫板塊一直是拍賣會上的主角。
隨著奧運會的到來,經濟的飛速發展,在國際拍賣公司與資本的介入下,中國當代藝術一夜之間一飛沖天,一枝獨秀。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在短短十年時間里,從工作室里的幾千元,變成了拍賣會上的幾千萬元。中國當代藝術也從此步入千萬甚至億元時代。
下一波市場浪潮同樣時隔十年,發生2015年前后,伴隨著以70后為代表的“中國新繪畫”市場的崛起,在幾年的時間里,“新繪畫”成為市場中關注度最高,價格上漲最快的板塊。
在這樣的一波一波的浪潮推動下,以某一板塊,某幾位藝術家,某一類型,某一種觀念的作品為標準,市場價格被不斷推向新高度。作品本身的價值統一在各種標簽里:哪一種類型,誰的作品,多大的尺幅······

中國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現場
在那個所謂的中國當代藝術拍賣“黃金”年代,往往只能看到時下市場最為熱門,最流行的作品,并不斷打破新的紀錄,締造新的天價,在這樣熱度下,作品的成交似乎從來不是一個問題,問題只是可以賣出怎樣的天價。
回到今天中國嘉德拍賣會現場,中國現當代藝術市場的發展歷程,為我們提供了有跡可循的根據,同時也產生了某些費解:那些取得高價的作品,都是經歷了拍場多年沉淀的。但拍賣場再也不是某位藝術家的作品“一呼百應”,一馬當先的局面了。在市場寒冬之下,只有名家的巔峰之作,與市場新星的典型代表作才能真正扛住市場的考驗。而那些未成交的作品?是否就毫無價值?這也許要在下一個三十年才能見分曉。

西方當代藝術VS中國現當代藝術,內地市場的一次分水嶺較量?
本季嘉德拍賣,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莫過于中西方現當代藝術之間的“無形”較量。
事實上,在本季嘉德春拍前,在內地的拍場上,從未見到過如此大名頭、重量級、大排場的西方當代藝術集中亮相:從西方頂級大師弗朗西斯·培根、呂克·圖伊曼斯、安迪·沃霍爾、安塞姆·基弗,到亞洲代表藝術家草間彌生等重要的力作,可謂群星璀璨。
對于內地市場而言,如果能夠在一季拍賣會“消化”掉如此多的西方當代藝術家作品,那這背后的指向性意義將會是多重的。
最終,眾多西方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前選擇了撤拍,留下弗朗西斯·培根、安塞姆·基弗的作品上拍。且僅安塞姆·基弗的作品《玫瑰釀蜜予蜜蜂》以322萬元順利成交。
相比西方當代藝術的表現,取得高價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都以超過最高估價的價格落槌成交。
劉野的《張愛玲》,4255萬元成交,是其最低估價的近5倍。同時也是藝術家的第四高價,是本季當之無愧的明星拍品。

劉野 (b.1964)
劉野 2004年作 張愛玲
60×45cm
估價 RMB | 900萬-1,200萬
成交價 RMB | 4,255萬
2025-05-13 中國嘉德
當代藝術夜場
趙半狄《小張》,估價650萬至850萬元,2000萬元落槌,2300萬元成交,是低估價的3.5倍。成為藝術家第三高價。

趙半狄(b.1966)
1992年作 小張
214.8×139.5cm
估價 RMB| 650萬-850萬
成交價 RMB| 2300萬
2025-05-13 中國嘉德
當代藝術夜場
黃宇興《千里江山圖》估價為1800萬至2500萬元,3200萬元落槌,3680萬元成交。是低估價的2倍,也創造了黃宇興個人的第二高價。

黃宇興 (b.1975)
黃宇興 2017年作至2022年作 千里江山圖(一組4件)
150×600cm×4
估價 RMB | 1,800萬-2,500萬
成交價 RMB | 3680萬
2025-05-13 中國嘉德
當代藝術夜場
吳大羽《花之魂》估價1200萬至1500萬元,成交價3220萬元,成為藝術家個人的第二高價。

吳大羽 (1903~1988)
吳大羽 約1980年代 花之魂
53.2×46.6cm
成交價 3220萬元
2025-05-13 中國嘉德
二十世紀藝術夜場
關良《有佛像的靜物》同樣估價1200萬至1500萬元,成交價2127.5萬元,寫下藝術家個人第二高價。

關良 (1900~1986)
關良 1948年作 有佛像的靜物
54.6×64.3cm
成交價 2127.5萬元
2025-05-13 中國嘉德
二十世紀藝術夜場
仇曉飛《平壤》估價450萬至650萬元,成交價1035萬元,成為藝術家第二件破千萬的高價作品。

仇曉飛 (b.1977)
仇曉飛 2004年作 平壤
200×400cm
估價 RMB|450萬-650萬
成交價 RMB|1035萬
2025-05-13 中國嘉德
當代藝術夜場
從本季嘉德的表現不難得出:中國內地市場依然是中國現當代藝術的主場。但西方當代藝術在本季嘉德拍賣會的呈現,也未嘗不是一個“成功”的策略:
首先,從現實層面來看,嘉德在本季將西方頂級當代藝術引入內地拍場,讓中國的藏家甚至普通的觀眾得以近距離去觀看,了解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同時也與中國現當代藝術作品“同場競技”,對藏家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它們之間:無論是畫面,還是價格。在觀看對比之下,或許能幫助藏家一目了然做出判斷和選擇。
與此同時,這未嘗也不是一個更為長遠的布局:今天的內地藝術市場,無論是自身的體量,還是對于藝術本身的審美,或許還未達到吸納西方重量級藝術作品的階段。但未來卻不一定。如果有一天,中國的藏家開始需要購買頂級的西方現當代藝術作品時,證明我們的社會財富總量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即使是昂貴的西方現當代藝術作品,也足以消化。

中國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現場
一次豪賭:“大當代”的概念成功了嗎?
一場拍賣會的成功,需要集齊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大到市場的行情,作品的征集,客戶的招商;小到前期的宣傳,預展的布展,甚至拍賣會現場拍賣師的表現。都可能影響一場拍賣會的結果。
但無論如何,不管是對中國現當代藝術市場,還是對以中國嘉德為代表的內地拍賣公司而言,當前似乎都到了一個具有轉折意義的時間節點上。只有突破和改變,才有可能在市場震蕩期,帶來機遇。
嘉德本季提出的“大當代”概念,不僅將中西方現當代藝術一個整全的面貌呈現出來,更是不吝嗇于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釋出高品質的大貨。幸運的是,這些重磅拍品在市場的檢驗下,沒有讓人失望,不僅順利成交,而且遠超最高估價。只是要想實現中國現當代藝術市場的“全面繁榮”,路途依舊漫長......
在中國現當代藝術市場發展短短的三十年里,似乎一直隱藏著某種“陰謀論”,誰在制定游戲規則?是那些坐擁巨大資源的少數人,還是每一個喜歡藝術的個體?

中國嘉德2025春拍“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現場,劉野《張愛玲》拍賣瞬間
一個有趣的題外話是:據稱,劉野的《張愛玲》出自著名作詞人姚謙的收藏。了解當代藝術的人都知道,這位音樂人是酷愛中國當代藝術的藏家。這件作品是他在2005年前后購入,一直珍藏。按照當時劉野作品二級市場的公開定價,此幅作品的購入價格不會高于100萬元,如今,剛好20年,作品以3700萬元落槌,4255萬元成交,接近購入價格的50倍。簡直像一個童話般的故事,這不正如劉野的畫作帶給人的感受一樣?此時,對于曾今擁有這件作品的人而言,藝術一定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一串數字。
歸根結底,藝術市場的黃金時代需滿足兩個條件:社會財富的充分積累,以及作品擁有真正熱愛并愿長期持有的藏家群體。
其他高價成交

周春芽 (b.1955)
周春芽 2003年 山石與煙云
358.5×220cm
估價 RMB|2,200萬-3200萬
成交價 RMB|2,530萬
2025-05-13 中國嘉德
當代藝術夜場

趙無極 (1921~2013)
趙無極 2000年作 紫氣東來20.06.2000
114×146cm
成交價 1667.5萬元
2025-05-13 中國嘉德
二十世紀藝術夜場

潘玉良 (1895~1977)
潘玉良 1966年作 玉露香凝
92×65cm
估價 RMB|800萬-1200萬
成交價 RMB|931.5萬
2025-05-13 中國嘉德
二十世紀藝術夜場

劉野(b.1964)
小海軍
2000 年
布面 油畫
105×91 cm.
估價|RMB 800-1,200萬
成交價|920萬

張培力 (b.1957)
張培力 1991年作 水—辭海標準版
9分35秒 9'35''
估價 RMB|80萬-100萬
成交價 RMB|609.5萬
2025-05-13 中國嘉德
當代藝術夜場
作者:羅書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