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收入超20億,200+平臺扎堆出海,“明搶”短劇出海紅利

短劇出海真的是門 好生意 ?
五一假期,有人在路上,有人在沙發上刷劇,而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了短劇。
從國內的角度來講,短劇帶來的暴富神話已經被戳破,掙不到錢成了行業大多數人的感慨。
與內卷嚴重、盈利困難的國內市場相比,出海短劇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景。
海外短劇市場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瘋狂增長,2024年內購收入飆至5.7億美元(約40億元),同比增長了12倍。
點眾科技的DramaBox,2020年收入超20億元,下載量突破1億。而ReelShort背后的公司楓葉互娛,營收更是達到29.1億元。
各大平臺扎堆出海,Reelshort、Dreambox、Shortmax三家穩居前列,山海短劇stardustTV登頂三月出海短劇熱榜,昆侖萬維旗下DramaWave登上韓國Google Play娛樂應用榜首位。
麥芽傳媒的NetShort、脫胎于檸萌影視的StoReel、雷霆游戲的Dramalet等新玩家不斷入局,“明搶”出海短劇紅利。
從這些數據來看,短劇出海確實是一門“好生意”。
可紅利背后,暗藏多少玄機?真的能躺賺快錢?真實ROI如何?又該如何破局?本期短劇大世界就帶大家從各家財報中略窺一二。
一、200+出海短劇平臺扎堆
當下的短劇出海賽道,正在經歷一場群雄逐鹿的大戲。
據DataEye-ADX監測數據,2025年初海外市場投放廣告的短劇App已達到244款,較2024年同期暴增近4倍。
短短一年間,海外短劇應用從寥寥數十躍升至兩百有余,涌入者既有老牌網文和影視公司,也有互聯網巨頭的身影。
目前處于第一梯隊的是兩大先行者:中文在線參股的Crazy Maple Studio(楓葉互娛)旗下的ReelShort,以及點眾科技旗下的DramaBox。

這二家幾乎在海外短劇萌芽期就卡位布局,并迅速跑出了亮眼成績。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
? 點眾科技旗下DramaBox用戶累計下載量已達1.44億,月活躍用戶接近450萬,覆蓋200多個國家。
? 而ReelShort平臺去年全年收入達到29.1億元人民幣,DramaBox的年度收入也已經突破20億元人民幣。
要知道,這一數字接近國內頭部短劇平臺年收入的一半!可以說,在海外賺真金白銀的,反而是中國公司。
隨著先行者嘗到甜頭,更多玩家加速涌入。
過去一年里,多家原本主營網絡文學的企業紛紛出海試水短劇:掌閱科技推出了iDrama;中文在線接連上線了Sereal+和UniReel等新品;麥芽推出NetShort;山海短劇推出stardustTV;前檸萌影業高管周元創辦了StoReel。
就連字節跳動也坐不住了,旗下主打免費模式的短劇App——Melolo已于2024年底搶灘東南亞,資本的嗅覺永遠如此敏銳。
在新玩家之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字節跳動旗下的短劇App——Melolo。
2024年11月,字節跳動低調上線Melolo,主打東南亞免費模式,鎖定印尼、菲律賓市場。僅三個月,用戶突破百萬。

可上線后,Melolo卻因翻譯劇質量參差不齊、下載量低迷引發爭議。字節團隊緊急調整,計劃2025年增加本土劇比例,但效果仍待觀察。
昆侖萬維則祭出雙平臺策略:
1. 2024年9月上線的DramaWave走付費模式,2025年4月登頂韓國Google Play娛樂榜,月流水1000萬美元。
2. 2024年11月,昆侖萬維再推FreeReels,主打免費模式,瞄準東南亞低付費市場。
一個走付費路線,一個主打免費,穩穩地卡位在不同的消費群體。
昆侖萬維年報顯示,2024年短劇業務收入1.67億元,年化流水ARR達1.2億美元。負責人坦言:“付費模式賺快錢,免費模式鋪用戶,兩種打法缺一不可。”
海外短劇市場目前呈出“三超多強”的格局:
? 三超即ReelShort、DramaBox和ShortMax三強領跑;
? 多強則是掌閱iDrama、昆侖DramaWave、字節Melolo等后來者競相追趕。
平臺蜂擁出海背后,是海外市場對短劇內容的巨大需求與供應缺口之間的矛盾。
如今北美、歐洲的短劇用戶規模正迅速攀升,可本地能夠生產短劇的團隊和產量卻遠遠跟不上。這種本地化產能真空,為中國內容出海創造了機會,也帶來挑戰。
各路玩家正各顯神通,一場“明搶”海外短劇紅利的大戰已經打響,勝負難料但精彩可期。
二、數據大公開,ROI到底如何?
這門生意真的賺錢嗎?或許我們能從平臺財報中略窺一二。
中文在線:ReelShort領銜,海外營收占比近三成
2024年,中文在線將“短劇出?!碧岬搅饲八从械膽鹇愿叨取?/p>
不僅在財報中明確提出“國際短劇市場是未來十年的千億級機會”,旗下的Crazy Maple Studio(ReelShort母公司)也用數據印證了這份信心,
全年營收29.1億元,凈利潤791萬元,短劇業務為其中的主力引擎,海外業務占總營收近三成
截至目前,中文在線先后推出了Sereal+、UniReel等多款海外短劇App,并結合自身海量網文IP儲備,快速孵化出近百部海外短劇,涵蓋言情、奇幻、懸疑等多元題材。
在動態漫方面,中文在線2024年已用AIGC技術制作了百余部動態漫作品,累計播放量超30億次。
《重生天尊在都市》成為首部實現短劇→動態漫→AI改編三棲打通的產品,形成了高頻IP轉化鏈。
其中AI 動態漫作品《全民轉職:我的技能全是禁咒》蟬聯騰訊動態漫收入榜 Top5;全網首個運用AIGC技術改編短劇的動態漫《重生天尊在都市》已日更上線,開拓動漫短劇市場;《開局物價貶值百萬倍》《我在詭秘世界玩嗨了》等作品在抖音端原生榜單相繼上榜。
中文在線通過“短劇+漫畫+AI”三線并進,正在構建海外內容護城河。
掌閱科技:微短劇及衍生業務收入達7.76億元,同比增長189.99%
相比老對手中文在線,掌閱的短劇出海路徑更為穩健。掌閱在2024年財報中首次詳細披露了短劇業務的營收。
當年微短劇及衍生業務收入達7.76億元,同比增長189.99%,占集團總營收的30%,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增長曲線”。
到了2025年一季度,更是躍升為公司第一大業務板塊,短劇收入規模首次超過傳統數字閱讀業務。
這意味著,掌閱正在從賣小說轉向既賣小說又賣短劇,短劇出海成為公司新的支柱。其中,海外短劇App iDrama功不可沒。

iDrama于2025年2月上線英語、日語、韓語等版本,短短兩個月新增用戶近20萬,在美國、韓國、印尼等市場多次沖進娛樂暢銷榜前50名。
掌閱采取的是相對克制的付費內購(IAP)主導模式,通過會員訂閱、單集購買等方式變現。
雖然部分用戶反饋定價略高,但官方也正在引入激勵任務、觀看廣告解鎖等輔助功能,以平衡用戶體驗與營收需求。
與此同時,掌閱在內容產能上持續加碼,2024年共參與制作1300余部短劇,并依托AI構建全鏈條智能化運營系統。
從劇本生成到投放素材、運營策略均實現自動化輔助。這也為其iDrama海外項目帶來了較低的試錯成本和較快的上線節奏。
總體來看,掌閱正在走一條“小步快跑 + 精細運營”的出海路線,雖然在營收規模上尚未爆發,但其健康的ROI結構,具備很好的長期增長潛力。
昆侖萬維:2024年短劇平臺業務收入1.67億,月流水收入約1000萬美金
2024年下半年,昆侖萬維重磅推出短劇平臺 DramaWave,并迅速在全球多個市場取得突破。
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DramaWave實現年化流水收入1.2億美元(月流水約1000萬美元)。

雖然短劇平臺業務營收僅為1.67億元人民幣,占昆侖萬維總營收的2.96%,但其增速驚人。
DramaWave通過“付費+免費”雙軌模式實現用戶覆蓋:高價值用戶通過包月訂閱和單集購買變現,普通用戶則通過觀看廣告解鎖劇情,平臺以此實現收入多元化。
2024年底起,DramaWave上線AI字幕與配音功能,支持16種語言自動轉譯,使內容能夠在全球范圍高效發布。疊加AI推薦與素材優化,昆侖萬維在內容分發和投流端都實現了明顯的成本下降與效率提升。
目前DramaWave已在韓國Google Play娛樂應用榜超過Netflix登頂第一,成為為數不多實現海外強勁增長的中國原創短劇平臺。
雖然短期仍處虧損投入期,但長期來看,DramaWave的AI能力和平臺型產品形態,具備形成規?;疪OI的可能性。
短劇作為一種高度依賴買量驅動的生意,大部分收入都要“喂給”流量。只有20%不到的項目能賺錢或持平,另外80%都是虧損。
某些頭部作品看似流水過億,其實扣除投流成本后凈利潤可能只有幾百萬。“高投入、薄利潤”正是短劇行業現狀的真實寫照。
既然如此,為什么短劇出海仍被視為“好生意”呢?答案在于海外市場更高的用戶付費價值,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ROI。
國內用戶習慣了免費看廣告,直接付費轉化率低,而歐美用戶付費意愿強,單個用戶的產出遠超國內。
據點點數據統計,北美地區平均每次下載帶來的收入(RPD)約4.7美元,歐洲約2.3美元,全球平均2美元,而東南亞只有0.7美元。北美用戶價值之高,可見一斑。
在付費意愿更強的市場,只要投放效率不是太差,ROI打平甚至盈利的概率就更高。
因此我們看到,像DramaWave、ReelShort這樣側重歐美付費市場的平臺,能夠實現快速增長和正向回報。
三、AI已成短劇出海必殺技
當產能瓶頸和成本壓力讓從業者焦頭爛額時,各大平臺紛紛將目光投向了AI。
中文在線作為內容出海老兵,早在2021年就開始布局AI。
2023年10月,中文在線推出了自研大語言模型“中文逍遙”,號稱全球首個支持萬字級長文本生成的大模型。
中文在線表示,該模型已經直接應用到短劇業務上,支持更多形態、更長篇幅的內容生成,解決了內容創作連續性問題,可撰寫多語種百萬字長篇及專業劇本。
此外,他們還將AI運用在了運營的優化上。Sereal+依托自主研發的“短劇推薦引擎 2.0”,通過深度學習,新算法使優質內容曝光效率提升65%,用戶每日觀看時長平均增長150%。

在新興的AI動漫短劇領域,相較傳統動畫制作,AI大幅縮短了動漫的開發周期、降低了制作成本。
中文在線表示,計劃年內正式上線自研AI 工具鏈,覆蓋劇本創作、角色設定、畫面渲染等全流程,充分運用 AIGC技術持續推動動漫短劇產業降本增效。
談及短劇出海的AI應用,不得不提到昆侖萬維。
昔日憑借GameArk游戲出海聞名的昆侖,這兩年搖身一變成為AI應用的“爆品工廠”,其殺手锏產品正是海外短劇平臺DramaWave。

依托AI技術,DramaWave推出智能聊天功能,用戶可針對劇情、角色與劇中人物進行沉浸式互動,顯著增強用戶參與感;
更突破性的是,DramaWave上線了全球領先的AI配音功能,可將短劇快速翻譯并合成16種語言配音,徹底解決了以往人工翻譯配音周期長、成本高的問題。
除此之外,昆侖萬維還推出了面向AI短劇創作的SkyReels 視頻大模型,通過AI大模型技術的深度賦能,為全球用戶搭建了一個低門檻內容生產環境。
憑借“AI+出?!钡膽鹇?,昆侖萬維一舉躋身出海短劇第一梯隊。
AI正在從“輔助角色”進化為短劇出海的底層引擎。
中文在線靠AI構建內容供應鏈和智能投放系統,在內容、平臺、運營三端提效;昆侖萬維則用AI模型賦能創作和全球化運營,探索低成本高頻率的爆款產出機制。
隨著AI在短劇行業的持續滲透,從業者或許正在見證一個由“人+AI共創”驅動的新內容時代——而短劇,正是這場技術革命中跑在最前的賽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