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mazon展示AI機器人時代中新的人類工作機遇
科技行業似乎對人類工人在他們所構建的基于 AI 的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除了他們自己以外,所有的工作最終都會由機器人來完成 (VC Marc Andreessen 似乎認為他作為投資者的工作永遠不會被自動化)。
或者,他們認為機器人將承擔那些骯臟、枯燥的工作,充當人類在工作中的伙伴,而人類則專注于機器人革命所創造的全新崗位。后者得到了歷史證據的大力支持。世界經濟論壇預測,現有技術趨勢將淘汰 9200 萬個崗位,但同時將創造 1.7 億個新工作機會。
對于那些既沒有經濟實力,也沒有興趣攻讀 AI 和機器學習碩士學位的人而言——尤其是那些目前從事倉庫工人等非技術崗位的人——在充斥著機器人的未來,他們的處境究竟會是怎樣的?
周三,Amazon 在宣布其新型能“感知”的 Vulcan 機器人取得重大進展,正朝著用機器人替代倉庫工人的方向邁進時,暗示了其中的一種可能路徑。
CEO Andy Jassy 在 X 平臺上發布消息稱:“Vulcan 正通過處理那些對人體工程學構成挑戰的任務,來幫助提升工作安全性,同時為我們的團隊成員提供機會,進而提升他們在機器人維護方面的技能。”
在同一篇博文中,Amazon 介紹了 Vulcan 機器人如何與人類協同工作,從倉庫最高和最低的貨架上取貨,從而讓人類無需整天爬梯子或彎腰取物。而人類則負責收集只存放在中層貨架上的物品和/或那些這款新型“感知”機器人依然無法拾取的物品。
緊接著,Amazon 還提到,在將機器人用于更多倉庫揀選任務的同時,正在培訓少量的倉庫工人成為機器人技術員。
博文中寫道:“這些機器人在完成 75% 的客戶訂單中發揮了作用,并在 Amazon 創造了數百種全新職位類別,從機器人巡檢員到現場可靠性維護工程師。” 文中還補充說,公司為部分員工提供了崗位再培訓計劃,以幫助他們獲得機器人維護技能。
盡管 Amazon 沒有明說,這顯然并非一個一對一的轉換。監管這些機器人的工作不會像直接處理倉庫訂單那樣需要大量人力,也并非每個人都具備或渴望成為機器人維修技師的能力。
但 Amazon 在 Vulcan 公告中附帶了崗位再培訓計劃的信息,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這是因為目前尚幾乎沒有證據顯示,在機器人替代所有工作的情境下,工薪階層的人會面臨怎樣的困境 (一位 AI 初創公司創始人甚至曾向 TechCrunch 建議,在一個由 AI 完全承擔所有工作的世界中,人類可能只依靠政府頒發的福利生活)。
但或許,將來不再是雜貨店職員,而是出現“自動化監控員”,就像今天每排自助收銀臺都有一名店員監管一樣。不再是快餐廚師,員工將負責監管烹飪機器人等等。操控機器人就像操作個人電腦一樣:幾乎每個人都需要掌握這項技能,才能保持就業競爭力。
不過這種全機器人化的未來可能永遠不會真正實現。機器人可能僅限于像 Amazon 這樣最大的、資金最雄厚的公司 (例如在汽車制造等領域中的應用),而絕大多數零售、餐飲和駕駛類工作仍將由人類完成,至少在未來幾十年內如此。
請記住,Amazon 曾試圖將其無人收費的自動化 Amazon Go 技術推向更廣泛的零售/雜貨行業。但零售業并不喜歡其最大的競爭對手 Amazon,對此也并不感興趣。后來發現這項技術實際上使用了印度的人工看管和標注視頻,甚至 Amazon 后來也逐步減少了其應用。如今,這類技術 (無論是 Amazon 還是其他公司開發的) 在實際應用中幾乎看不見蹤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