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硅料巨虧后弘元綠能割肉求生:逾12億元內蒙古公司股權轉讓協鑫
曾幾何時,垂直一體化布局是光伏企業防范供應鏈風險、發揮上下游協同效應的最佳利器,但當行業形勢急轉直下,戰線越長的企業受傷越深,龐大的垂直產能布局成為業績累贅。
弘元綠能(603185.SH)5月7日公告,擬與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江蘇中能)簽署協議,將所持內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內蒙古鑫元)27.0737%的股權全部轉讓給江蘇中能,轉讓對價為12.45億元。交易完成后,弘元綠能將不再持有內蒙古鑫元股權。
江蘇中能是協鑫系硅材料平臺協鑫科技(03800.HK)的控股子公司。弘元綠能原名上機數控,從光伏切片設備行業起家,之后切入硅片環節,并迅速向工業硅、硅料、電池片、組件、電站等光伏全產業鏈延伸。從光伏設備拓展至單晶硅業務后,成為“硅片新貴”的弘元綠能業績起飛,2020-2022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5.31億元、17.11億元、30.33億元。
雙方在內蒙古的聯營,要追溯至上一輪多晶硅“牛市”。
2021年2月28日,弘元綠能與江蘇中能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保證單晶硅原材料供應及單晶硅生產項目的順利投產,與江蘇中能共同設立項目公司投資顆粒硅生產項目。彼時,這樁合作也算踩準了節奏:2021年開始,因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供需錯配,多晶硅料價格從8萬元/噸一路暴漲。2022年,硅料價格最高曾觸及33萬元/噸,內蒙古鑫元在2022年11月開始逐步投產,還是享受到了硅料“暴利時刻”的尾聲。多晶硅價格高位盤旋近兩年,隨著新增產能釋放,直到2023年5月才開始回落。
2023年開始,光伏全產業鏈產品大幅跌價,弘元綠能持續失血。2024年,其歸母凈利潤虧損26.97億元,上年同期盈利7.41億元。這是2009年以來弘元綠能首次出現年度凈虧損。
弘元綠能稱,內蒙古鑫元目前處于正常生產狀態,但由于光伏行業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市場進入深度調整狀態,硅料價格大幅下跌,使得標的資產出現虧損。2024年度內蒙古鑫元營業收入47.92億元,凈利潤-4.77億元。截至去年底,凈資產35.23億元。除了與協鑫的合作之外,弘元綠能還自有6萬噸硅料產能。
弘元綠能上述27%左右股權對應的實繳出資額為10.2億元。按照交易協議,江蘇中能需在2025年6月6日前先行支付1億元作為股權轉讓交易定金,余款在12月6日前支付完畢,股權出售將大幅優化弘元綠能今年的財務報表。
面對巨大產能的拖累,弘元綠能今年初開始出售硅料資產。
1月6日,弘元綠能一改擴張畫風,宣布將所持嘉興仲平國瑀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仲平國瑀)49.995%的財產份額以5億元的價格全部轉讓給江蘇銳昂思科技有限公司,原因是多晶硅價格大幅下降,使得標的資產出現虧損。仲平國瑀的主要資產為間接持有的戈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硅料生產企業的部分股權。2021 年5月,弘元綠能以5.55億元的價格取得仲平國瑀上述股權,在多晶硅產能受限時期,通過這樁交易達到了保障單晶硅原材料供應及單晶硅生產項目投產的目的。
除了弘元綠能,協鑫科技、TCL中環(002129.SZ)也曾是戈恩斯股東,均在2023年硅料大跳水之際出售了股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