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cronym id="vwv6e"><var id="vwv6e"></var></acronym>
    2.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有码av,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四虎在线成人免费观看,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觀鳥之后:放下人類中心主義,做萬物中的“濃人”|漣漪效應

      2025-04-29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近幾年,從都市公園的“20分鐘效應”到年輕人扎堆挖野菜,從自然攝影的熱潮到觀鳥群體的壯大,一種與自然重建連接的渴望正在悄然蔓延。當城市生活被效率和倦怠裹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目光投向天空與枝頭,在鳥類的羽翼間想象遠方,想象一個更大的世界。正如《觀鳥的社會史》中寫道:“鳥兒們總是在那里,無論我走到哪里,鳥都在提醒著我還有另一個世界,盡管有時與我們所在的世界有交集,但我們永遠不能真正地理解那個世界。”

      本期《漣漪效應》邀請了我們的老朋友,譯者、撰稿人何雨珈以及青年作家、夏宮打工人杜梨,兩位也都是觀鳥愛好者,一起聊聊在這個普遍倦怠的時代,她們是如何與自然發生新的連接,如何通過觀鳥重新認識自己所在的城市,以及當人類中心主義逐漸消解,她們如何重拾生活熱情與生命力。

      以下為文字節選,更多討論請點擊音頻條收聽,或【點擊此處前往小宇宙App收聽】,效果更佳。

      觀鳥之后:放下人類中心主義,做萬物中的「濃人」

      【本期嘉賓】

      何雨珈

      自由譯者,撰稿人,愛荒野,愛觀鳥

      杜梨

      青年作家、譯者,夏宮打工人,愛觀鳥

      【本期主播】

      吳筱慧

      澎湃新聞鏡相欄目編輯

      【收聽指南】

      00:47 今年春天,我們在天臺山第一次記錄了白腹鳳鹛

      02:38 再見了,短耳鸮——觀鳥帶給我們的生命震撼

      07:39 真正的自然觀察與體驗,遠超人類共情力的想象

      11:21 何雨珈:我的觀鳥生涯有一個“王者開局”

      15:40 杜梨:在漫天的雪景里看灰鶴,仿佛進入了遠古的意境中

      16:00 何雨珈:上帝把所有的顏色都給了鳥類

      18:17 如何一眼認出“鳥佬”

      20:39 聊一聊“七大觀鳥之樂”

      24:16 何雨珈:觀鳥讓我長出新的眼睛,重新發現我的城市

      29:32 杜梨:我親手帶大了一只雨燕

      36:24 “請你把他們當做是以鳥的形式存在的優秀生靈”

      41:54 等待、失望和落空,也是觀鳥的一部分

      45:10 在觀鳥時感知物候,既是樂趣,也是悲哀

      48:19 在自然中找到對抗倦怠的一個“附近”

      51:18 杜梨:我最近的一切好運都是鳥帶來的

      58:48 何雨珈:《觀鳥大年》的幕后故事

      01:05:24 鳥類旺盛的生命力擁有巨大的感染力

      觀鳥之后,我長出了新的眼睛

      吳筱慧

      兩位觀鳥時間差不多都是三年左右,你們是怎么開始觀鳥的?當時有什么契機嗎?第一次用望遠鏡看到某種鳥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何雨珈

      我第一次其實是觀鳥圈的黑話來說,是被一個觀鳥老手拿去獻祭的新手,因為他們去一個地方會拉一個新手,所謂有新手鳥運,這個人是《遲早更新》的主播任寧,他現在有一檔專門的觀鳥的播客,叫《恰恰小報》。他問我要不要去觀鳥?然后我想什么是觀鳥?他說去臥龍看鳥。那臥龍很美麗,是一個自然保護區,屬于國家公園的一部分。我就說好。他說你要準備一個望遠鏡,我就在一個讀書群里借了個望遠鏡。后來我才知道那個望遠鏡是施華洛世奇的望遠鏡——最貴的望遠鏡。我們在到達的第二天早上4點鐘進入3千米海拔以上的山區觀鳥,能看見朱雀。

      但當時我根本不知道這些是什么東西,也辨別不出,當時我對鳥的認識只有鴿子跟麻雀。我們登上山,聽到雞的叫聲,面前可能10米不到的地方,黑暗當中出現了很大的鳥影子,一群鳥從我們面前撲拉拉地起飛,飛到對面的山頭。這時剛好日出,照在那個山頭。我忙慌地調準焦距之后,看見了七只綠尾虹雉。

      這種鳥在當地叫蜀山神鳥,有很多人去了很多次都看不到。綠尾虹雉的虹是彩虹的虹。陽光打在它們身上,我在望遠鏡里面清楚看到了它身上那種藍紫色,七彩得像彩虹一樣。那時望遠鏡好像變成了一個萬花筒,讓我牢牢地記住這個名字,綠尾虹雉的顏色,確實是彩虹的顏色。當時我想,怎么會有這么美的鳥?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那就是我非常非常難忘的第一次觀鳥。開始觀察之后,你才發現上帝把所有的顏色都給了鳥類。

      綠尾虹雉

      杜梨

      鳥的眼睛還跟人類不一樣,它能看到更多顏色。它們能看到紫外線和紅外線,也就是說在它們眼里,烏鴉并不是黑的,還有別的顏色。

      何雨珈

      我看到喜鵲、烏鴉身上的那個結構色,我也會覺得好神奇、好美。所以我真的第一次就是用最貴、最清晰的望遠鏡看了最鮮艷的鳥。

      杜梨

      我最早是在 2019 年底去參加觀鳥團,北京延慶桑園是猛禽特別豐富的地方。當時剛下過雪,灰鶴從西伯利亞來過冬。漫天雪景,一片灰鶴。當時還是很震撼的。在那種遠古的意境里面,又是那么深的大雪。我之前看到波蘭的《抓住十二只喜鵲的尾巴》,里面說灰鶴育雛時很吵,但當時,你能聽到那個鶴群嘔啞的聲音,站在玉米地里,特別遙遠,那個感覺太美好了。

      再后來加入了北京的一個特別小的微信觀鳥群,從那時候到現在好幾年過去了,我們都成了特別好的朋友。大家經常一起觀鳥,還有大佬幫忙幫帶著我們去辨種,他們都是非常厲害的人形辨鳥機,我就有了引路人。有次大家去百望山看秋季遷徙,我分期付款買了索尼的A7R4還有長焦,真的很沉。后來攝影技術慢慢就練出來了,還買了施華洛世奇的望遠鏡。但我發現,再好的望遠鏡也比不上你經常出勤觀鳥,還要會看,要有經驗。

      吳筱慧

      我相信大家可能也會有很多這樣的疑問,鳥有什么好看的?所以想問兩位,你們在觀鳥的過程中非常大的樂趣是什么?我看紀錄片《觀鳥者:中央公園效應》里,有個大哥說了七種觀鳥的樂趣:第一種是鳥的美麗,第二種是融入自然的快樂,第三種是科學探索的樂趣,第四種是不殺戮的狩獵快樂,第五種是解密的樂趣,第六種是收集的樂趣,第七種是獨角獸現象——就是說他們已經在圖鑒上看了很多次這種鳥了,突然有一天從草叢里面看到這只鳥走出來,就像我已經對獨角獸有那么多幻想,突然看到獨角獸一樣。

      紀錄片《觀鳥者:中央公園效應》劇照

      杜梨

      想你千百次,終于現身。鳥從望遠鏡里看還跟鏡頭里看不一樣,因為望遠鏡要比鏡頭更清楚、更靈動。你去感受它的羽毛,它眼睛的變幻,小鳥都特別靈,要超越圖鑒上呆板的感覺。

      何雨珈

      對,筱慧剛才說的這7種樂趣,我在看那部紀錄片的時候,也覺得全部說中了我的樂趣,但是還有一個樂趣是,我在觀鳥的過程當中,和我的城市發生新的關系,我發現我周圍的公園它不只是靜止的,不只是花花草草,不只是拍照的地方,不只是人類生活的地方,還有這么多的鳥類在那棲息、育雛。這讓我覺得,我用全新的眼睛去看我的城市,去看我周圍的自然。

      杜梨

      我被摁在崗位上不能動的那三年,唯一的出口就是觀鳥,也就在那三年,觀鳥的人群迅速地壯大起來。

      何雨珈

      是的,而且我自己還有一個樂趣,平時我想去散步,想要走到自然當中。我經常看到朋友說走到自然當中去,更好地關照自我。如果從我們家的小公園,一路走到大公園,會發現它是一個相通的城市公園。

      我平時會想一些關于自我的事情,但是當我開始觀鳥之后,我去觀察那些鳥類的生活,我會充分感覺到這里不是我的公園,這里不是我來想事情的地方,而是有很多的生命生活在這里。我觀察它們,會覺得自己可能是一個入侵者。我放慢腳步、降低聲音,這個時候不是一個關照自我的時刻,而是一個忘掉自我的時刻。而忘掉自我之后,我變得更開心了,因為沒有人去管這些事了。

      吳筱慧

      雨珈讓我想到最開始萌生做這期節目的原因,去年邀請雨珈和亞歷做了一期關于“保持流動”的播客,雨珈當時說,你觀鳥之后,突然感覺自己長出了新的眼睛,通過觀鳥重新認識本以為已經很熟悉的城市,在那之前,城市對你來說就是一個一個的人,但是觀鳥以后,變成了一只一只的鳥,一個一個的鳥點。之前有個北京飛羽的成員說,他觀鳥的時候就像“生活里被折疊起來的一個維度突然被打開了。”

      杜梨

      他們就是會形容為魔法師和麻瓜的區別。

      吳筱慧

      這個形容很可愛。當時有個女生的一段話也非常浪漫,她說“北京有雨燕,它今天從北京古建筑的榫卯結構中躍下,可能下一次停歇,就是在非洲最南端的巖壁上,這是一個很浪漫的事情,至少給被困在當下時空節點的現代人,想象遠方,想象更大世界的一個機會。”

      北京雨燕

      杜梨

      我也想分享一個關于雨燕至今都特別觸動我的事,當時我們做環志,史洋老師就說,“誒,大家快來看,這是一只真正的無腳鳥”,大家不都說雨燕是無腳鳥嘛?因為它幾乎不太停。你想啊,它不是得攀在巖壁上嗎?我們去看那只雨燕,它已經從南非回來了,沒有雙腳。

      吳筱慧

      真的沒有雙腳嗎?

      杜梨

      沒有雙腳,它的腿就是兩根棍。也不知道它是先天沒有的還是后天沒有的,總之它的腿就剩兩根棍,它飛到非洲去,然后再飛回來。路上它都沒有辦法緊緊抓在哪個地方。野生動物身上所迸發的這種巨大的、對生命的熱愛就是不斷地要想辦法存活下去的努力。

      何雨珈

      是的,每一分鐘都在活著。我過年之后,立春去都江堰看中華秋沙鴨。非常難見,非常美麗。我感覺它身上帶著清水波,在清水波當中游蕩,而且它還有冠。我印象特別深刻,我們正在看秋沙鴨,突然從遠方的天空又飛來了好幾只白鶺鴒,因為挺難見到白鶺鴒群的,基本上都是一兩只在水邊覓食,像背著手的老頭散步。我就說,誒怎么有一大這么一大群白鶺鴒?從來沒見過這么大一群。結果這時從對面的山頭飛過來一只隼,是白鶺鴒在報警。然后遠方又有一群白鶺鴒,很小,身形可能不到隼的 1/ 10,然后白鶺鴒飛過來,大家都來參戰。最后它們一起把那只隼驅趕到了很遠的地方,我們當時很感動。

      雖然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是以小勝大,而且身形相差這么懸殊,但沒有一只鳥在躲避戰斗,大家都趕來,為了生存非常兇悍地驅趕這只猛禽。當時我們都暫時忘掉了那不遠處的水面上特別罕見的鳥,一直在看場精彩的戰斗。

      中華秋沙鴨

      白鶺鴒

      吳筱慧

      聽起來像自然界的一部大片。

      杜梨

      這種生命的角力其實是很難見到的,除非你每天都去看,就像貝克去看游隼那樣,每天都去。其他的時候這種場景真的很少見。

      人類中心主義越小,世界越大

      杜梨

      鳥類還有個神奇的特點,像我家鳥還有烏鶇,每當我開水龍頭或者燒水的時候,不是有那種嗚嗚的白噪音嗎?然后它就開始唱歌。

      吳筱慧

      它會以為那個白噪音是跟它對唱?

      杜梨

      好像是引發了他的一種表達欲,還有競爭心。我在三環住的時候,大公交從外面過,有一個烏鶇家族住在附近,其中一只站在電線上,只要大公交一過,它就開始唱。

      烏鶇

      何雨珈

      尤其是現在春天,它們也活躍起來了。去觀鳥的時候,你會根據你熟悉的聲音和不熟悉的聲音來判定這只鳥需不需要你舉起非常重的相機,因為有可能不認識這只鳥,需要把它拍下來辨認。然后你經常會聽到一些陌生的叫聲,然后想,哦,這個叫聲之前沒有聽過。但基本上都是烏鶇、伯勞的叫聲。

      杜梨

      鶇科都愛唱歌,而且它不僅能唱歌,還能學人說話。美國之前賣嘲鶇當寵物,杰弗遜總統就有兩只。他給侄子寫信,愛得不行,愛唱歌,又會說好多話。他就說“請你把它們當做是以鳥的形式存在的優秀生靈。”這句話特別打動我,特別去人本主義。

      吳筱慧

      杜梨提到了去人本主義,剛剛我們聊的也讓我有一種自己的人類中心主義在逐漸縮小的感覺。想起雨珈在一篇觀鳥手記里面寫過,“從出生開始就被有意無意一點點灌輸形成的人類中心主義中的那個我越變越小,然而你所觀察和認知到的世界卻因為鳥兒的引領越來越大。”想請你講一講,怎么理解這里的“小”和“大”?

      何雨珈

      之前我看問題首先都是從人的角度來看的。我們以前會呼吁大家關注動物,一定要把它做比喻,比喻成人類的故事,爸爸媽媽,什么什么的。其實有時候我們不需要把它比喻成人,因為它們有自己的生活,觀察之后會發現它們就是它們,光是它們生存的過程就讓我非常感動。可能我去觀鳥,會覺得,這地方鳥況不好,有很多樹林遮擋,或者鳥不愛現身。我一開始經常有這樣的抱怨,后來我突然意識到不是“鳥況”不好,是“觀鳥況”不好。它只是不利于我看到鳥而已。它們還在那生存著,有很多的鳥叫聲。它們才不愿意你來看它們。

      杜梨

      它們無所謂。我每次看不到,或者特累,特別是冬天長途跋涉,北京地方很大,我就在想,沒關系,它們很快樂。我看不見它,說明它隱蔽得很好。

      何雨珈

      還有,你在觀察鳥類世界的時候你會反思到自己的一些分別心,比如說你會喜歡顏色鮮艷的小鳥,你會自然而然地去關注它們,而忘記了去觀察鳥的習性。當你發現鳥在自然界中一般都是漂亮的,雌性去追求雌性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在鳥的世界里面,它們的審美和你的這種分別心可能完全是不一樣的。它們想要的東西可能并不是鮮艷的羽毛,你會從自己的語氣里面聽到這種分別心,比如舉起望遠鏡很興奮地說,“哦,藍歌鴝”,然后你也會聽到自己很失望地說,“嗯,白頭鵯”,這時我會注意到,雖然說我忘掉了自我,但其實我會回想到這之中的分別心,而后開始更多地去注意身邊的菜鳥。

      藍歌鴝

      白頭鵯

      杜梨

      對,菜鳥并不菜,它們特別有才。它們之所以菜,是因為生存能力很強,是生活的強者。

      吳筱慧

      菜鳥是?

      何雨珈

      比較常見的鳥哦。就是有一些黑話。其實我也不應該使用菜鳥這個詞,但是大家都說習慣了。“菜鳥”,就是非常容易見到的鳥,相對的還有“妖怪”,就是非常難見。正因為人類給他們冠上了這些少見和常見的這種菜鳥和妖怪,這種分別,有時候給它們帶來了災難。就比如說著名的花田雞的事件。

      《觀鳥大年》這本書提到了花田雞,它一生的目標就是隱藏自己,不想讓人看到。北京之前飛來了一只花田雞,大家都去拍,花田雞的習性就是隱藏在草叢中,所以很難拍到特別清晰的照片,這時候大家就去趕它,把它從草叢里面趕出來,然后那只花田雞當天下午就應激死掉了。

      所以當你給它冠以這種“菜鳥”和“妖怪”的這種分別之后,會傷到它們。所以我現在就學會了,比如說我去巴朗山、去瓦屋山、去臥龍……這種去平時不去的地方,看到新鳥我也很開心,但是平時在院子里看看烏鶇,像它飛起來的時候也會叫,站到樹枝上也會鳴叫。

      杜梨

      而且聲音非常好聽,就覺得像敲釘子一樣,很尖,你會感覺聲音是有形狀的。

      何雨珈

      我就覺得它在對我唱樹的歌,唱天空的歌,我就也覺得,我花一個下午看一只烏鶇,我也很開心了。何況你就走到小區下面,只要你的小區有樹,就不只會有一種鳥的,就有很多種鳥,我現在小區里面就有八九種鳥。而且你如果去到一個地方,是為了去接近自然,那個地方一般都很荒野,在荒野里面怎么都挺開心的,看樹、看野花、看周圍的草,也都挺開心的。

      杜梨

      把自己的人類中心主義收一收的話,看到的世界會更大。

      何雨珈

      對,我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平和的人,但觀鳥以后我變得更加平和。觀鳥有一個很美好的地方。觀察鳥之后,你對物候(生物與非生物長期適應環境周期性變化形成的節律性反應,主要包括動植物生長規律及自然現象的季節性變化)會有清晰的認識。比如春天你會發現這群鳥好像又回來了,它們消失了一個冬天,春天又回來了,它好像是一個老朋友在拍你的肩膀說,“哈嘍我回來了,你看到我了嗎?”然后我看到它了,我也覺得它是老朋友。但同時這個這種清晰的對物候的感受,既是你的樂趣,同時又是你的悲哀。因為你發現它們變少了,天氣也變得更加干旱,去年我感覺很強烈,我觀察到一群白鵝、燕鷗之類的鳥,在泥灘上筑巢,下蛋、孵蛋,這時轉頭就發現市政正要往這里灌水,做一個人工湖,幾天內這個很高效率的工程就會建成。但白鵝、燕鷗的小鳥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學會飛,它們跑不了,可能它們今年的繁殖就完蛋了。后來大家去爭取、向上反映,結果就把這個工程按下來了,也把它們的繁殖期和育雛保住了。

      觀鳥

      吳筱慧

      真好,觀鳥也可以是人和自然之間的一個橋梁,讓你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它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你要怎么更好地保護它。

      何雨珈

      對,我覺得其實很多的忽略都來自不理解,我們人和人之間是這樣,人和自然之間也是這樣,在我觀鳥之前,我也并沒有覺得我實際上應該做些什么,但觀鳥之后,我感覺到自己只是萬物之一。我很喜歡的一個作者,他曾經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時我非常感動,他說“旅行的時候,他就只感覺自己只是萬物之一。”

      杜梨

      是這樣的,天地一逆旅,我們只是一葉小扁舟。

      在自然中找到對抗倦怠的一個“附近”

      吳筱慧

      現在城市里面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地想要跟大自然發生關系,比如說“20分鐘公園效應”、挖野菜,甚至現在也有很多很多人開始觀鳥了。剛剛兩位也都提到自然重建了你們跟城市之間的關系,對于鳥的喜愛,以及和大自然發生連接,仿佛讓你們在這座城市有了自己新的歸屬,那你們覺得,一座公園也好,一片野菜地也好,或者一群鳥也好,是否足以成為對抗倦怠的“附近”?

      杜梨

      對,一定會的。觀鳥完全可以讓我放棄一切,立刻去,因為鳥不等人,你沒有任何想法。

      吳筱慧

      觀鳥的時刻,會讓你一下子忘卻掉生活中很多煩惱。

      何雨珈

      對我來說,生活中忘我地去做某件事情時是最快樂的,因為說明你有這個時間、有這個精力,也有這個特權去忘我。很多時候很多人是陷在生活當中的,但是你卻能夠拿出你的時間,去烘焙、下廚、觀鳥,甚至我做翻譯,都讓我有一種新的感覺。觀鳥讓我有一種新的感覺,因為觀鳥是我人到中年之后才獲得的樂趣,我居然還能夠在人到中年之后有這樣一個機會,去對世界產生全新的好奇心,我實在是一個太幸福和太幸運的人。每一次在這個時候我就覺得這個世界,這個新的世界,我居然還可以再探索一輩子。每一次我在觀鳥的時候,會忘記瑣事,完全會忘記還有手機這件事情,然后沉浸在自然觀察當中。

      吳筱慧

      進入了心流時刻。

      何雨珈

      是的,我其實覺得大部分人應該很少有這個機會。

      杜梨

      對,在我剛入行的時候有一個前輩老師跟我說了一句特別重要的話,他說,“你知道嗎?人一定要有一個自己的愛好,你一定要培養出一個除了寫作之外、除了工作之外的愛好,不然人到了中年會特別無聊的。”

      電影《觀鳥大年》劇照

      何雨珈

      我始終覺得我能夠有這個愛好,而且我也有一定的時間去滿足它,這真的是人生的一個特權。

      杜梨

      真的很羨慕,因為富春江我也特別想去,我一直想像郁達夫一樣,坐在江邊小屋子里。

      吳筱慧

      剛剛杜梨講了很多關于鳥的故事,那么觀鳥或者鳥類本身對你的創作產生了哪些影響嗎?

      杜梨

      我必須要說,我最近幾年所有的好運,都是鳥子帶來的。一切都是從北京雨燕開始。我們入園的“應知應會”上面會有題,寫著“哪種鳥跟我園歷史悠久的哪個亭子關系比較深厚?”“哪種鳥會每年都飛回來,在我們這個亭子住?”那就是北京雨燕。在之前我對這種鳥沒有了解,因為我一直住在海淀的樓房里,不是胡同里長大的孩子,周圍沒有古建筑,所以我從來沒有見過它。但這之后它就出現了。我在佛香閣里站著,問我一同事姐姐,“你知道北京雨燕嗎?”她說,“每年不是飛八方亭嗎?她說你聽這聲就是,每年這里都有好多,在佛香閣周圍也飛。”從此之后我就開始注意到這種鳥,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然后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當時,有一個游客在暢觀堂看見了摔下來的小鳥,是一只小的雨燕雛鳥。當時我同事也不知道怎么辦,根本沒有相關部門嘛。現在有了,海淀你放翠湖那個救助就行。我救助后把整個過程寫了篇文章,很多人看了特別感動,有一位童書編輯來找,現在在做繪本。

      杜梨救助的雨燕

      吳筱慧

      這個救助雨燕的過程要畫成繪本嗎?

      杜梨

      是哦,已經在畫了。真的太不容易了。你知道嗎?當時你就會覺得好人是會有好報的。那篇文章還被我們原來一個領導看見了,他大受感動,幫我認識了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老師們,并讓我去看了那次雨燕環志(?一種研究鳥類生活史和種群動態的方法,特別是用于研究鳥類的遷徙行為)。雨燕環志每年都是那些志愿者去測量、架網,讓我真的體會到野生的北京雨燕,你知道我們家那只是從小帶大的,它的爪子不會對你用力的,但那些雨燕撞到網上,解救它們的時候,爪子特別的尖,而且由于恐懼緊緊地抓著你,手全部都流血了。后來還有我孕期觀鳥的這個長達4萬字的文本,再又簽了鳥獸的散文集,后來我又去云南看長臂猿,認識了做鳥類研究的朋友,我覺得這都是鳥帶來的好運,我是鳥類的受益者,所以我經常歌頌它們。

      北京雨燕“年度體檢”

      吳筱慧

      鳥給了你無限的靈感。

      肉身入局:為什么AI時代更需要一雙觀鳥的眼睛?

      何雨珈

      筱慧之前提的那個問題,挖野菜或者是觀鳥、自然觀察、自然救助,是不是對我們現在這種虛無的一個抵抗?我突然想起一個觀鳥的朋友,就是他在文章中寫“觀鳥以后長出了新的眼睛”,我們都覺得這句話非常好,后來我們每個人都在說這句話。他還寫到說,他從小和自己的家鄉是沒有連接感的,但是觀鳥以后,他開始做野生動物保護,回到家鄉,開始看自己家鄉的燕子,可能和杜梨一開始看雨燕是一樣的感覺。他就覺得燕子是他新找到的家人,在他的家鄉,因為燕子每年都飛回來,他看到它們之后覺得自己的家有了不同的意義。

      但我要說的重點是,比如他做野保以及在野生觀察里面的一些文字,我一直覺得寫得很好,我就鼓勵他把這些文字發到網上,這些文字只要發到網上,就一定會被 AI 抓取,抓取之后一定會出現在一些沒有靈魂的文字當中,可能你第一眼看不出來是 AI 抓取的,因為它現在已經做得非常像人寫的東西。那我們人和 AI 的區別在哪里?我覺得就是我們一定需要用肉身去感受,比如杜梨剛才講救助雨燕,你抓到雨燕之后,自然環境當中從鳥網上面下來的雨燕,為了生存它們緊緊地抓住你,把你的手抓出血,這種來自肉身的感受是沒有辦法被替代的。

      也許,比如說我們今天的對話,或者你把你這一段經歷寫成了文字,形成傳播,會被 AI 抓取, AI 也會提取到這些文字。但是它可以提取,難道我們就不去感受了嗎?我們就不做我們愛的事情了嗎?我們是要去感受和表達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是沒有辦法被替代的,因為觀鳥永遠是紙上得來終覺淺,你一定要到現實當中去感受的,這種真真實實的感覺是沒有辦法被任何人和任何網上的東西所替代的。

      觀鳥者

      吳筱慧

      我們越是在這種倦怠的時代越是要去抵抗虛無,越是現在 AI 的時代,我們越要去身體力行地感受大自然,并且把那些身體力行變成文字,用來對抗那些 AI 生成的沒有靈魂的文字,不要被它淹沒,反而要去淹沒它,你要試著去淹沒那些沒有靈魂的東西。

      何雨珈

      一開始DeepSeek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有點恐慌。我目睹很多創作者朋友比較恐慌。但我后來覺得沒有必要恐慌,你的肉體在那里,只要你去感受,你永遠都會產生比它更新的感受,就是所謂肉身入局。這種體驗是目前來說,我們最可貴的地方。而且我每次跟不管是觀鳥的朋友、自然觀察朋友,還是說很認真生活的朋友交流,我都能感覺到他們身上的生命力,生命力永遠會產生新的東西。

      杜梨

      你的生命力會給你帶來無限的新的靈感還有感受。

      吳筱慧

      對,真實的生活永遠是復雜的,它永遠不太能被簡單的算法給算出來。

      鳥類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你們,也讓你們的生活充滿了生命力。那么,你們覺得什么是生命力?

      杜梨

      我上班特別累,起得特別早, 6 點就起, 12 點多才睡,搞得我每天身心俱疲。但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幸存者。你看到人類的手足同胞,還有鳥類,在日常的這種疲于奔命中,你也在這種小牛馬的生活中活著,但是你就是要比很多人要幸運,每一天都是幸存者的感受。我想到海倫寫的《以鷹之名》。在前言中他說,其實人類已經身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里了。這個物種大滅絕不是說非常快地到來,像恐龍一樣突然一下就消失了,而是每天一個一個物種慢慢地消失,是不經意的,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個物種存在過,它可能就消失了。所以我期望能像鳥一樣,保持著這種長久堅韌的生命力。同時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幸存者,是人類文明的幸存者,自然災難下的幸存者。

      何雨珈

      我覺得可能對于我自己來說,我能夠感受到的生命力就是我永遠會因為感動而大笑和大哭,因為我是一個活得特別濃的人。

      杜梨

      我也是濃人。

      何雨珈

      我前幾天還在跟家屬討論這個問題,因為他是一個淡人。我就說我可能對生命以及生活會非常非常濃地去感受,又非常濃烈地表達。無論是對鳥類感動地流淚還是其他,我都在這個過程中覺得這是我在活著,我能感受到我在活著。

      最近一次我覺得生命力最濃烈的時候,就是大年十五去泉州,我們有一個行程是沿著海邊開,會經過一個濕地公園。我們當時只是經過那里,突然鸻鷸的鳥群像瀑布一樣傾泄下來,傾泄在車子的側面,停在遠方的濕地上。這時候我們就下來,看到一片小小的濕地上,起碼有上萬只鸻鷸在飛,如果你看過群鳥飛翔的話,你就會發現那真的是人類永遠沒有辦法參透的秘密。它們為什么能夠形成一個圓形,互相又不觸碰到彼此,計算了距離,不會碰撞,就好像有自然為它們注入一種密碼。這個自然注入的密碼就屬于它們這個鳥群,它們在陽光下翻飛,有時候是白色,有時候翻過來又是灰色,色彩在陽光下面變換。當時我整個人拿著望遠鏡,沒法思考,只能看著那個景象默默地流下眼淚。那一刻我感覺到那種生命力撲面而來的感覺,沒辦法思考這里面有什么科學,也沒法做出任何形容,完全就是一種生理反應,就哭了。

      數萬只鸻鷸候鳥

      吳筱慧

      我想起兩年前在共青森林公園踏青,等到夕陽西下往外面走,突然看到成群的候鳥在天上飛過來飛過去,我們本能地站在原地,沒有人掏手機,真的是站在原地,抬頭仰望了整整 5 分鐘,你不敢說話,甚至喘氣。當時好像被大自然濃郁的生命力浸染了一樣。

      杜梨

      我因為懷孕和上班,一直沒有辦法親自去東營的入海口看鳥,非常遺憾。但你在那里看過就會明白,古人肯定也是在那個時候看見了,所以才會有鯤鵬的想象,其翼若垂天之云,那些鳥組成了一個千萬只鳥的遷徙大潮。而且是內地很難很難見到的,很難見到如此多的花臉鴨,如此多的綠翅鴨,聚集在空中,我感覺它們永遠都不會結束,不斷地飛過來,又飛回去。你感覺你就像真的是在“地球”上一樣,在一個球體中,這些鴨子不斷地飛過你的頭頂,沒完沒了。

      何雨珈

      我們平時在四川觀鳥,會說鴨子飛起來就是在“板命”,四川話就是好像在掙扎出一個生命的感覺,板,就是形容那種拼命地掙扎。還有鴨子降落在水面的時候,特別可愛,它的腿像起落架一樣先伸出來,而且鴨子在水面捕食也非常卡通。整個頭伸到水面上,屁股在那搖晃,就是很快樂,它們的快樂會感染到你。

      【本期配樂】

      Jeremy Fisher - Come Fly Away

      Eels - I Like Birds

      【本期書目】

      J.A.貝克《游隼》

      斯坦尼斯瓦夫·烏賓斯基《抓住十二只喜鵲的尾巴》

      斯蒂芬·莫斯《叢中鳥:觀鳥的社會史》

      馬克·歐柏馬西克《觀鳥大年》

      電影《觀鳥大年》

      紀錄片《觀鳥者:中央公園效應》

      喬納生·威諾《鳥喙》

      海倫·麥克唐納《在黃昏起飛》

      海倫·麥克唐納《以鷹之名》

      杜梨《漪》

      杜梨《春祺夏安》

      珍妮弗·阿克曼《鳥類的行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干老熟女干老穴干老女人|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91香蕉|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熟女老阿姨毛片看爽爽|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网站|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庐江县|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波多野结衣av|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岛国最新亚洲伦理成人|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浪卡子县| 亚洲香蕉av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不卡黑寡妇| 国产精品一二三中文字幕|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国内熟妇人妻色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97在线碰|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二区| 国产jizzjizz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高清免费看| 亚洲精品男男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999精品视频在线|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小蜜桃| 亚洲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成人午夜在线观看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