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吃過老鼠、蜘蛛與蛇,這個生存狂人被稱為“中國版貝爺”

“在環境惡劣的荒野中,為了能夠活下來,我吃過老鼠、蛆、蚯蚓、螳螂、蚱蜢、蜘蛛、蛇……各種各樣奇怪的東西。但在我看來,荒野依然很美,只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就能過得很好,并非一定要像貝爺那樣茹毛飲血、住在狗洞一樣的地方、時刻命懸一線,才叫荒野生存。”
——天生求存者
2017年,朱煒強帶上簡單的幾樣食物和吊床等野外裝備,徒步進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雨林,這一次他向外界呈現的是雨林求生48小時的歷程,但實際上,他整整在這片雨林里生存了168小時。
僅靠簡單的生存裝備,去到相對原始的地方探險,在幾乎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憑借自己的生存能力活下來,并走出去……這樣一群人,被稱為探險家。

但是在一些人看來,朱煒強的荒野生存不夠“真實”,在他們的想象中,只有像貝爺那些生啃蛇身,吃牦牛眼珠到爆漿,才算荒野生存。
▍雨林求生48小時:直面最殘酷的環境

當時他找了一些合適的植物搭建了一個帳篷,并用雨林里特別大的香蕉葉來做防雨布,有了暫時的庇護所后,他還刮下一些竹屑生起了火。在朱煒強看來,提前儲備足夠的荒野生存技能,能夠在危險時刻成為自己強大的后盾。

朱煒強說:“他們什么也不帶就敢進去,要知道那里長期都是細雨綿綿,體溫很快就會被帶走,而且瘴氣很厚,都沉在底下,如果進到林子里坐下來休息,就會吸到瘴氣,不知不覺命就丟了。”
▍雨林求生70小時:吃下任何可活下去的食物

朱煒強說,在極端的危險和環境條件限制下,當然不可避免要吃一些看起來恐怖惡心的食物,那是為了保命。但大部分情況下,大自然都有給予我們很好的食物條件,那些“生存節目”里的誤區,需要看的人理智去區分對待。
有人曾問貝爺的《荒野求生》攝影指導Paul Mungeam,會不會和貝爺一起吃各種“嘎嘣脆”?
Paul Mungeam說:“能不吃就盡量不吃,要是萬一彈盡糧絕一定要吃的話,我會吃死蟲子。”


朱煒強說:“我們的法則是徹底熟食安全無憂,你只看到貝爺抓住一條蛇,剝皮后直接一口咬上去,但你不知道這一口下去,有多少沙門氏菌,風險非常大。”
▍雨林求生120小時:危險時刻存在

還有很多突發的情況。有一次,朱煒強去到戈壁跟沙漠探險,戈壁灘通常情況下是不會有洪水的,所以那一次他沒有做任何的準備,但沒想到突然間下了一場大暴雨,兩邊的戈壁的小沙包全部都被水沖散化開,所有水全都集中在了峽谷里。朱煒強當時就身處峽谷中,所幸逃得快,不然很可能就被洪水沖走了。

▍中國式荒野生存

另外,他認為對野外生存也需要更加理性看待,像貝爺那樣“萬物皆可生吃”也不可一味全信并盲目模仿,而萬全的準備也是荒野生存的保命條件。朱煒強說:“我最反對任何說走就走的旅行,任何旅行都應該是有準備有計劃的。”
所以每一次出行,朱煒強都會提前了解當地的天氣環境情況、植被動物情況,從而針對性地準備血清、藥材,并至少攜帶沖鋒衣褲、刀具、背包、登山鞋、睡袋、防潮墊、頭燈、金屬水壺,還有求生盒、小型醫療包、指南針、鹽等等,以備不時之需。


- END -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