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小川:養老金改革要注意到企業競爭力的需求、個人對勞動的積極性等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 澎湃新聞記者 胡志挺 攝
“養老金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為什么還要改革?實際上可持續還是問題,面對各方的壓力還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3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金改革”分論壇上如是說道。
周小川指出,養老金改革不僅是目前中國很關心的問題,世界上很多國家也都沒有做好,可持續有問題,甚至有不少大的重要的國家都擔心。
他強調,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改革是一個很大很復雜的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不是單對一就能解決?!安皇钦f缺了點錢找幾個地方增加點資金填上就行了,沒那么簡單。而且搞好的話,和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穩定的關系重大。”
總的來看,周小川談及了三方面的外圍因素,包括企業競爭力、個人對勞動的積極性,以及中央地方財政關系。
周小川認為,第一個是企業,因為養老金制度跟企業競爭力是很有關系的。
“我們在研究養老金改革的時候,要注意到企業競爭力的需求,特別是如果國際競爭加劇或者國內經濟下行之際,壓力就會變得更大。”周小川說道。
第二,要看個人對勞動的積極性。比如,家庭婦女的退休問題、年輕人會不會躺平。因為自己干活掙的錢好多都交了,然后養老還得自己再預籌一部分,最后算起來干一份工作的可支配收入太少。
“這容易影響這個人的積極性,我們也要考慮從勞動者個人來講,養老金制度對他有什么影響,如果影響負面的東西太多的話,那么就加大了養老金改革的壓力,特別是靈活就業在逐漸擴大?!敝苄〈ㄕf。
談及第三支柱,周小川表示,對個人來講,要有一個能大致做計劃的預期??梢詫ΜF有的國家統籌部分和現有的企業年金等部分做一個估算,退休時的替代率可能達到40%、50%左右,這相對于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可能差了一半。要想過得好一點,達到國際上70%的平均水平,就得再補充自己的個人養老金,去參加第三支柱。如果這些資金不被挪用,還可以在年輕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方向,使投資回報更高一些。伴隨著老齡化,現在一代的年輕人需要對未來的養老做出預期和計劃,這也會是將來養老金改革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是中央地方財政關系。中國是個大國,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從一開始核算就是在省一級的,所以各地平均的養老金的數是不一樣的。
周小川表示,全國統籌并不是財政掏一筆錢給入不敷出的省份幫他們補足,主要是抽肥補瘦。中央與地方財政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因素,可能會影響整個經濟可持續發展。各省難以自求平衡。需要通過養老金改革把這個事情搞明白,要么可以走向全部的中央統籌,要么省一級是基本核算單位,需要加強自己的財務紀律的話,也必須把自我約束機制建立得非常明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