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日報:每周停用半天電子屏,課堂教學不妨多些別出心裁
“每周五上午,我們學校所有班級關閉電子屏,讓老師們回歸用板書和孩子們互動的課堂?!睋际锌靾髨蟮?,最近,杭州市江暉小學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從這個學期起,該校將每周五上午設立為“素課日”——所有電子屏都停止使用,老師不能使用PPT等課件,完全采用傳統的紙筆互動等方式進行教學。

無屏課堂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PPT等多媒體課件早已深度融入城市和不少鄉村學校的課堂,成為日常教學的常見手段。然而,這一小學卻別出心裁,在每周五上午推出“素課日”,讓孩子們的眼睛短暫遠離電子屏。這樣的做法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為何要推出這樣的舉措?從學校的具體實踐看,推出“素課日”的目的,不是為了否定和反對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而是讓身處現代化環境的學生在紙筆互動中充分感受學習的魅力,以進一步提升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活躍度。

不可否認,多媒體教學設備因其豐富的表現形式、便捷的操作等優點,提升了教師在教學中的效率。但相比傳統手寫板書的“動態生成”而言,“固定”在PPT上的知識性內容終歸少了些許靈動。尤其是在引導學生進行數理能力的訓練時,教師現場一筆一劃書寫推導過程,可以讓學生跟隨教師思路步步深入,而PPT展示的往往是已完成的結果。
同時,多媒體教學雖然能夠呈現大量的信息,卻容易讓師生在“教—學”的固定模式中產生距離感。既然教學內容已經“寫好在了PPT上”,自然不再需要學生上講臺“答題”,某種程度上而言,這其實削弱了課堂教學的互動性。
這樣的“缺憾”如果長期存在,可能會導致一些教師習慣于在日常教學中照本宣科,從而少了份對自身儲備知識的靈活運用,忽視了教學內容的深度挖掘和個性化呈現。而對新教師而言,長期的“PPT教學”也可能會讓其缺失了感受板書教學魅力的時刻。
因此,設立“素課日”,不僅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興趣,也可以督促教師“邊教學邊思考”,從而形成對教學知識的“反芻”,更加注重對知識本質的思考。同時,相比于提前準備好固定內容的PPT,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讓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靈活調整教學節奏和內容,進而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電子教學日益深入課堂,對學生視力是否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必須納入考量。因此,設立“素課日”,也可以讓孩子們盯著電子屏幕的眼睛休息片刻。從這個角度看,也不妨將這種做法看作是學校保護學生視力的一種探索。
當然,必須強調的是,日常教學中,無論教師是用PPT還是手寫板書,都不是一個二元對立的選擇。誠如一些教師所說,在用其他方法不能充分展示的情況下,恰到好處地使用幾頁PPT,那才是正確的使用方法。
因此,設立“素課日”并不意味著是對多媒體教學價值的否定,而是在新的背景下進行的“融合教學”探索。然而,這個過程中,究竟是該以PPT為主,還是該以板書為主,抑或根據每位老師的課堂特性不做特別具體的要求,都是接下來值得進一步討論的事情。

語文課上,老師與學生互動
總而言之,教育畢竟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師生間的思維碰撞與情感交流。而學校立足孩子的特性,在持續的教學實踐中因時因勢進行教學方法的積極創新和探索,當是現代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