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消費維權周報|上周網購售后類投訴增多,涉廚具、護膚品等
上周(3月17日-3月23日),澎湃公眾互動平臺“服務湃”(https://tousu.thepaper.cn)收到網購售后類投訴增多,涉及手表、護膚品等方面。
近日,來自上海的消費者袁先生向澎湃公眾互動平臺“服務湃”(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2024年12月29日他在萬表APP花16800元買了一款雷達(Rado)-True真系列手表,平臺起初承諾3天左右發貨,后又說因是明星代言款需等7-10天,可直到2025年1月10日仍未發貨,袁先生申請退款,APP系統顯示同意退款,但款項一直未到賬。
袁先生多次向廣州12345熱線反映,平臺曾承諾2月底退款卻未兌現。廣州市番禺區消委會介入調解,商家卻表示自行協商,拒絕消委會調解。
澎湃新聞分別于3月18日、20日兩次致電萬表網官方售后。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客戶相關訴求已解決,平臺已與袁先生協商溝通并達成一致。3月20日,袁先生向澎湃新聞表示,雙方將簽署退款協議,并約定于4月15日前退款,“如果15日之前還是沒退,那我將依法走起訴流程。”

已解決:
針對拼多多、唯品會、京東、快手、美團等的數起投訴,澎湃新聞介入后,雙方達成一致。
未回應:
針對輕花優品、上梅林富國工業區管理處、吉利控股集團等的數起投訴,仍在協商處理中。
未達成一致:
近日,廣東的莫先生向澎湃新聞反映,他在淘寶平臺淘工廠購買的“大寶SOD蜜身體乳液”使用后皮膚過敏。將產品送檢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兩次均被判定為假貨。莫先生購買時,該產品頁面宣稱官方授權、正品保證且全網熱銷30萬+。
莫先生聯系淘工廠客服,客服先是稱權限不足讓其送檢,之后面對檢測結果又不承認售假,僅提出退款,未滿足莫先生按消保法賠償500元及整治售假問題的訴求。
3月18日,澎湃新聞聯系淘寶平臺。平臺工作人員表示,已督促供應商賠付莫先生500元,同時平臺對供應商按規處罰并清退。涉事產品鏈接已下架。
不過,莫先生對處理結果不滿,稱淘工廠不承認售假,僅稱商品“異常”,他后續可能起訴,直至淘工廠承認售假并整改。后續處理結果備受關注。
據悉,“淘工廠”是淘寶自運營品牌,主打源頭工廠直供等。
一周維權速報:
1、韻達股份回應子公司被立案調查:已部署整改,將優化快遞查驗流程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443196
3月20日,韻達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于3月19日被行業主管部門立案調查。原因是韻達部分加盟企業對協議客戶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致涉詐騙宣傳品流入寄遞渠道,韻達貨運對加盟商管理缺位。
韻達股份表示,已成立專班展開內部調查,立即部署整改,完善服務流程和管理制度,配合調查。后續還將強化管理與加盟網點管控,優化查驗流程,加強培訓。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快遞網絡運行順暢。
2、綿竹回應一小區地下室承重柱質量缺陷:已整改,將全面安全檢測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434291
此前,四川綿竹英倫城邦小區交付不到一年,業主發現地下室承重柱有鋼筋裸露、混凝土脫落等問題。3月18日,綿竹市住建局回應澎湃新聞,涉事承重柱已在2025年1月21日整改完工并通過驗收。經四川省建科院鑒定,19 號樓承載能力足夠,18、19號樓下地下室也安全。
據悉,2024年11月16日相關部門介入,搭建溝通平臺收集業主訴求,12月17日開發商開始整改。目前,住建局為確保安全,準備對小區27棟帶地下室的樓棟進行全面安全檢測,保障居民居住安全。
一周消費警示:
京津冀三地消協組織聯合發布消費警示:警惕“退保黑產”陷阱,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購買保險產品后退保,是投保人的合法權利,也是契約框架下正常的保險消費行為組成部分。然而,在消費者的咨詢和投訴中發現,部分不法分子以非法牟利為目的,用“代理全額退保”、“維權退費”、“保單升級”為誘餌,通過網絡平臺、短信、電話營銷等方式發布“代理退保”信息,慫恿、誘導保險消費者委托其代為辦理退保業務,打著“代理維權”的幌子進行惡意投訴,從中收取高額傭金,達到索取退保手續費或獲取其它不正當利益的目的,形成“退保黑產”灰色產業鏈。此類行為不僅擾亂了保險市場秩序,而且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退保黑產”的常見手段及危害包括虛假承諾誘導退保、偽造材料惡意投訴、信息泄露與二次詐騙、“保單升級”新型騙局。“退保黑產”使消費者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經濟損失、法律風險、信息與信用風險。
為幫助消費者識別風險、維護自身權益,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天津市消費者協會、河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如下消費警示:一是正確理解保險的作用,二是增強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三是根據自身實際需求謹慎辦理退保。
京津冀三地消協組織同時警示網絡宣傳平臺,應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加強發布內容監管,鏟斷保險“退保黑產”的宣傳獲客渠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