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繪畫心理:不僅是咨詢方式,更是一種治療
在人生漫長的征途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心理挑戰。
想象一下,
孩子在成長的關鍵時期突然變得內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逐漸減少;
成年人在職場的重壓下,焦慮情緒不斷升級,夜不能寐;

夫妻之間因日常瑣事爭執不斷,關系變得緊張。
面對這些棘手的問題,許多人往往感到束手無策。
然而,繪畫心理治療如同一把神奇的鑰匙,能夠助我們解鎖心靈深處的困境之門。
繪畫心理治療的魅力在于其獨特的實用性
它不要求你擁有精湛的繪畫技藝,即使是最隨意的涂鴉,也能揭示深層的心理信息。
例如,一個孩子在畫中將自己描繪得微小而隱蔽,周圍是巨大的建筑和高聳的圍墻,這可能暗示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感到微不足道,缺乏安全感,并渴望得到關注和保護。

對于父母而言,這幅畫提供了一個直觀的窗口,讓他們能夠洞察孩子的內心世界,并據此調整與孩子的互動方式,提供更多的愛和指導。

在成年人的紛擾世界中,繪畫心理治療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設想一下,當你被繁重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心中充滿了焦慮與不安。這時,你拿起畫筆,隨著筆觸的流動,你的情緒也在悄然釋放。
或許你會畫出一片代表內心壓抑的黑色烏云:

又或許你會描繪一道金色的光芒穿透烏云,象征著你對希望的渴求:
繪畫讓你將那些難以言說的情感具象化,幫助你更深入地洞察自己的內心世界,并找到釋放壓力的有效途徑。
房樹人的技術已經不靈了
在心理健康領域,曾經風靡一時的房樹人心理分析似乎正逐漸失去其昔日的光芒。
據最新行業報告顯示,近兩年來,這一技術的應用率和關注度均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專家分析認為,這一現象可能與公眾對于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變化、以及市場上新興評估工具的出現有關。

隨著數字化心理健康工具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房樹人測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快速變化的心理治療領域中,房樹人心理分析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減弱。
目前有很多的書籍和線上的文章可以專門解析房樹人畫面當中的基本所有的信息,包括什么物件對應什么樣的心理、什么顏色代表你目前什么樣的狀態、畫出除了這三樣元素之外的物件,代表著什么。
所以,房樹人的心理分析方式,已經不再是什么秘密,也不再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分析方式。
在某種程度上,我可以說,其實和做心理測試的題目是一樣的效果,我想讓自己是“抑郁”,我就可以讓測試的結果(畫面)表明我就是“抑郁”;我想讓自己是“焦慮”,我就可以讓測試的結果(畫面)顯示我就是“焦慮”。
這樣的測評和分析,又有什么意義呢?

曼陀羅的方式只適用于一部分人
曼陀羅繪畫以其簡易的操作方式,為心靈療愈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途徑。
然而,要達到深層次的治療效果,需要持之以恒、規律性的練習。
遺憾的是,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難以保持這樣的頻率,這無疑削弱了曼陀羅繪畫的干預效果。
此外,其療效評估缺乏統一的客觀標準,主要依賴于繪制者的主觀體驗和治療師的專業判斷。這種個體差異導致治療效果的評估變得模糊不清。

除此之外,對我而言,這個方式在我身上是完全無法實現它原本能夠達到的效果。
原因很簡單——我有密集恐懼。
在忙碌的生活中,壓力和負面情緒如同隱形的重擔,悄然侵蝕著我們的心理防線。
幸運的是,繪畫心理治療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釋放情緒的安全港灣。它允許我們通過色彩和線條,將內心的憤怒、悲傷、焦慮等復雜情緒轉化為可見的藝術形式。
想象一下,一個承受著巨大工作壓力的人,在畫布上揮灑出混亂的線條和尖銳的形狀,將內心的煩躁和不安盡情釋放。

隨著畫作的完成,他們往往會體驗到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感,仿佛心靈的重負被卸下。
這種情緒的宣泄不僅打破了心理上的“堵塞”,更為心理恢復健康鋪平了道路。

繪畫心理治療不僅觸及心靈的表層,更深入挖掘個體的自我認知與心理發展。
在繪畫創作與解讀的旅程中,患者得以從全新視角洞察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可能會意外發現隱藏的情感模式、思維習慣以及未被察覺的心理需求。
以一位職業選擇迷茫者為例:

通過一系列繪畫探索,他們可能驚喜地發現自己對某些特定元素(如自然風光、手工藝品等)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不僅為職業道路的選擇提供了新的方向,也為個人成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于經歷過重大創傷的個體來說,其在創傷修復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效果。
通過繪畫這一媒介,患者能夠逐漸揭開并處理與創傷相關的記憶和情感。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能會重現創傷場景,并在治療師的引導下重新構建對這些事件的認知和感受,進而實現心理秩序的重建。
以一位地震幸存者為例:
起初他的畫作充滿了廢墟和絕望。

然而隨著治療的深入,畫面中開始出現陽光、重建的房屋等象征希望的元素,這不僅標志著他的心理創傷正在逐步愈合,也象征著他內心力量的逐漸復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