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千萬人期待!仙劍,零粉絲開局
期待越大,失落可能越大。
何況,情懷這個東西,不能當飯吃。
可坐擁千萬粉的IP,為何又是零粉絲開局呢?

2月19日,仙劍奇俠傳系列開放世界網絡游戲《仙劍世界》在PC端和移動端(Android和iOS)雙端同步上線。
這是港股主板上市游戲公司中手游收購仙劍奇俠傳IP全球知識產權后上線的首部仙劍系列游戲作品。
該作被中手游寄予厚望,原定于2024年年內上線,在第四次測試后,跳票至2025年。
在仙劍奇俠傳IP影響力的加持下,《仙劍世界》上線前全平臺的預約人數就已經突破1000萬。
作為一個擁有近 30 年歷史的老牌 IP,仙劍向來以劇情驅動和回合制 RPG 著稱,而開放世界和自由度玩法,似乎與它的傳統基因有所出入。
同時,與仙劍IP近年來在影視、動漫領域活躍的情況相比,游戲方面則相對冷清——《仙劍奇俠傳七》上線已經4年,最近的DLC也是2年前的事。
從團隊公開的信息來看,《仙劍世界》的核心理念是「萬物有靈」。
具體到游戲中,這個理念以御靈玩法的形式落地。玩家可以捕捉精怪,收服成自己的御靈。
每只御靈不僅擁有獨特的功能(如戰斗、采集、解謎等),還有獨立的背景故事和成長體系。
早在1995年,在“仙劍之父”姚壯憲的主導下,大宇資訊推出了武俠題材的單機RPG游戲《仙劍奇俠傳》,迅速在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
在臺灣地區,它的銷量突破20萬,在大陸地區的正版銷量超過30萬,盜版傳播量更是無法計算。
《仙劍奇俠傳》也因此被視為中國單機游戲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此后續作不斷。
而后,由唐人影視改編,胡歌、劉亦菲出演的劇版《仙劍奇俠傳》更是成為一代影視劇經典,仙劍IP的價值因此得到進一步放大,幾乎成為影響力最大的國產游戲IP。

但作為IP擁有者的大宇資訊,卻未能很好的跟上中國游戲市場向網游、手游轉型的步伐,其產品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不斷下降,商業前景并不明朗。
據觸樂報道,姚壯憲在2016年曾感慨,《仙劍奇俠傳五前傳》的開發投入1000萬元,最后只是基本打平;《仙劍奇俠傳六》投資2000萬元,但依然虧了很多錢。
但中手游卻堅持要拿下仙劍。
從2018年到2024年的三次出手,中手游累計在收購《仙劍奇俠傳》IP上砸了約8.22億元,最終買斷仙劍奇俠傳全球版權。
不過,這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
在此之前,收購仙劍IP大陸地區所有權益已經為中手游帶來了直觀的版權收益。
其2024上半年財報指出,期內中手游錄得IP授權收益約為1.07億元,同比增長79%。
《仙劍奇俠傳》能否打破近年來仙劍系列作品反響平平的情況?
買下全球版權對《仙劍世界》的研發和推廣有哪些積極影響?
未來仙劍奇俠傳IP還有哪些開發價值?
對此,大河財立方記者王宇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仙劍世界如果不能學哪吒爆改,很難成功。
畢竟,當年玩仙劍的現在人到中年,沒時間玩游戲;一直追仙劍的,大多也不玩游戲。

千萬人預約,預約的是情懷,而不是預約買單機會。
仙劍世界目前給人的感覺應該有爆款的機會,但是否會開局即巔峰,尚有待觀察。
作為開放世界+仙俠的作品,仙劍世界只能說目前讓人特別期待。
仙劍世界的開放世界,或許是它和前作們的最大不同。
但作為仙劍IP,它也不會跳出仙劍的世界觀,同是仙俠風格。
盡管有歷史上的仙俠小說背書,但就其本質,則是當年國產單機游戲效法日式RPG游戲的一種快捷方式。
該作的中式風格是徒有其表,還是自成一派,還要玩家體驗來證明。
不得不說,仙劍、作為國產單機三劍之一,在網游時代其實一直沒有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只是IP夠響亮。
同時,影視火熱卻不賺錢,也帶不動游戲破圈,形成了游戲和影視兩個兼容性很低的粉絲群落。
對中手游來說,完整收購IP后,中手游的仙劍系列游戲將不再只能局限于國內發行,而是可以堂而皇之地全球進軍。
尤其是國產單機的火爆下,裹挾昔日情懷,有一定可能成為又一個3A大作,但大概率不會是網游。
此外,開放世界體驗的《仙劍世界》,其到底有多開放尚且難說,且有《原神》珠玉在前,如何找到獨有的定位和與眾不同的體驗,將決定《仙劍世界》的成敗。
畢竟,昔日仙劍粉絲大多人到中年,或許會為單機付費,卻無時間在網游中耗費時間。
這讓這款游戲盡管IP強勁,但卻近乎零粉絲基礎去開局,難度非同一般。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