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言短意長|這樣的播音員很難被AI主播替代
2月13日晚間,著名播音員虹云去世的消息傳來,網絡上一片惋惜、追思之聲。
不少年歲稍長的人都對虹云老師的聲音、她主播的《話說長江》太熟悉了,熟悉的聲音背后的人一旦故去,心里說不出的感傷。
我們先看一下她的一個介紹。
虹云,出生于1944年6月,原名馮云,女,漢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音指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播音藝術家。歷任廣電部播音職稱高評委、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播音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主持人委員會副會長。長期擔任北京市語言學會朗誦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詩歌學會朗誦演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榮獲金話筒獎,多次獲得“金雞獎”“百花獎”“五個一工程獎” “亞廣聯大獎”諸多國內外獎項,70年70人杰出演播藝術家,中國有聲閱讀終身成就榮譽等獎項。
媒體甚至給了她一個身份:《話說長江》女一號。上個世紀80年代中央電視臺攝制的系列節目《話說長江》,由虹云和陳鐸擔任主持人,聲情并茂的解說影響了幾代電視觀眾。

2月13日,當《話說長江》里面虹云的聲音再一次響起在各種追悼短視頻里面的時候,那種塵封已久的記憶瞬間被激活。
時政湃工作室旗下視頻號“時政湃”2月13日晚間也刊發了虹云老師的追思短視頻。網友在留言中說:“聲音自然,動聽”“這種不拿腔做調的播音風格,即使到今天仍然很洋氣”“播音自然流暢,音容笑貌永存”……
大家都是依依不舍的惋惜。

這幾天,AI主播是否會替代真人主播的討論此起彼伏,好像這一天已經很近了。
2月10日,澎湃新聞刊發題為《馬上評|AI主持人播報零失誤,但也“零感情”》的評論。評論稱,有人說,隨著技術的進步,為AI數字人提前設定某種“情緒”也不是什么難事。但面對或悲傷或嚴肅或有趣的新聞時,人類主持人應該流露出怎樣的情感,展現出怎樣的反應,這都需要以符合人類觀眾接受心理的方式流暢編織起來,只有經歷過嚴格訓練的專業人員才能勝任。
虹云老師顯然是“以符合人類觀眾接受心理的方式流暢編織起來情感”的典范。
當虹云老師去世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我第一個感受就想到了這樣的一句話:
這樣的播音員恐怕很難被替代。
虹云老師,音容笑貌永存!
(作者陳良飛系澎湃新聞政治新聞部總監、港澳臺新聞部總監,高級記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