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影像“負優化”?手機廠商吃了啞巴虧:硬件退化才是罪魁禍首
不知從何時開始,“負優化”成了不少用戶的口頭禪,一旦覺得手機打游戲變卡頓了,拍照變差了,續航變短了,都會把問題歸咎到手機“負優化”上。在他們看來,一切都是廠商在幕后操控,目的是“逼用戶換新機”,就像蘋果每次發布新機后,老款機型會變得卡頓一樣。
手機影像更是成為被質疑“負優化”的重災區,無論是小雷身邊的朋友還是論壇的網友,時不常就有不少人覺得自己的老款手機拍照色彩越來越怪、畫質越來越差、速度越來越慢,最初可能擔心攝像頭臟污,但深度清潔后的出片質量跟當初購買時也有天壤之別。雷科技今天想聊聊,這真的是廠商“負優化”的故意而為?
影像負優化?廠商吃了啞巴虧
從小雷對影像的了解來看,手機拍照能力“退化”的主要因素是硬件老化。
最關鍵的鏡頭部分在長期使用后會出現明顯的氧化、劃痕等物理損傷,這必然會影響到實際出片效果。

(圖片來源:尼康官方)
對此,很多讀者可能會表示不太理解,理由是相機鏡頭都能使用幾年甚至十幾年“新舊如一”,為什么手機的鏡頭卻如此不耐用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成本。
相機鏡頭往往使用的是高強度高透光率的玻璃,為了提升成像還會在表面鍍上一層鍍膜;而手機鏡頭受限于成本和重量,只能將鏡頭表面的玻璃更換為塑料或是其他混合材料,有部分廠商的部分機型宣稱使用玻璃材質,但也只是把八組鏡片中的兩組更換為玻璃罷了。

(圖片來源:小米官方)
而且手機鏡頭的內部構造相比相機鏡頭簡化了不少,這帶來了便攜性,卻導致耐用性遠不如相機鏡頭。
手機影像退步快的第二大核心原因在于用戶自身。
人們在使用相機時會非常小心仔細,生怕各種灰塵會刮花鏡頭表面,很多人習慣用“鏡頭蓋”、“鏡頭包”、“鏡頭紙”、“鏡頭清潔套裝”來保護相機鏡頭,甚至會將鏡頭拿去定期做保養。然而人們是怎么對待手機的呢?可憐的手機鏡頭,常常暴露在灰塵、濕氣、高溫等環境中,甚至經常被與鑰匙、門卡、口紅等硬質物件摩擦,直接加速了老化過程。
與鏡頭相對應的還有傳感器以及內部元器件方面的老化,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其靈敏度也會大幅下降。如果傳感器出現問題,就很容易出現像素損壞或進光能力變差等情況,在拍攝夜景或是大場景時會明顯感覺到照片畫質遠不如前。
小雷認為,手機影像“一日不如一日”是有原因的。所謂的“相機負優化”并非廠商蓄意為之,而是硬件不可逆的退化損傷導致的。問題來了,為什么有的手機在升級新系統前后,影像水準會明顯退步呢?前后幾個小時,物理硬件不可能就快速“退化”吧?
新算法固然好,但老機子能力不行?
軟件算法是手機影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如果說硬件決定影像水平的下限,軟件算法就是上限。一套出色的算法能夠讓手機跨越硬件上的差距完成彎道超車。
但成也算法、敗也算法,廠商確實能通過更新相機算法來提升拍照效果。例如vivo X100 Ultra、OPPO Find X7 Ultra都是通過后續的OTA進一步完善了拍攝體驗,成為彼時的影像旗艦。
然而對于老款產品而言,新的算法與老的硬件未必能做到完美匹配。舉個簡單的例子,得益于AI影像算法的成熟,如今的手機都能根據不同的拍攝場景提供最佳拍攝方案,例如拍夜景時調高ISO、提升畫面亮度,拍攝人像時自動帶入濾鏡美顏算法。

(圖片來源:vivo官方)
但老款機型的硬件大多數無法適配這些新算法,強行運行的話反而可能導致老款手機在識別復雜場景時出現誤讀。例如某些新算法需要實時分析多幀畫面以優化成像效果,而老款處理器可能無法滿足這種高強度的運算需求,導致拍照速度變慢、畫質下降。而這便是不少用戶口中的“負優化”。
要知道,手機影像的快速進步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處理器的升級。例如最新的驍龍8至尊版相比第三代驍龍8在ISP方面就有著不小的提升,前者擁有更好的動態范圍處理能力和低光條件下的表現,對于多攝像頭配置、色彩協同、數據吞吐量和AI處理能力也有更好的表現。

(圖片來源:高通官方)
因此處理器成了決定老款手機影像表現的重要因素。當新算法需要更多運算能力時,舊款手機的處理器可能就顯得捉襟見肘。問題是,倘若廠商不給這些老機型推送新的影像算法的話,又會有不少用戶跳出來指責品牌“背刺”老用戶。部分廠商曾嘗試過推出簡單可靠的性能優化算法(閹割版的新算法),去掉一些復雜的新特性,但不少用戶仍不滿意,認為這是對老用戶的“歧視”。
因此,如何平衡新算法的更新與老款手機的兼容性,成了廠商一直在玩兒的“平衡術”,玩好也不容易。
要最好的影像?請換最新旗艦產品
用戶對“相機負優化”的指責,實際上是對廠商的誤解。
手機攝影中的“負優化”現象,既源于硬件的老化與退化,又受到新算法與舊設備兼容性問題的影響。硬件性能在退化,OS系統與軟件應用在升級,日益落后的硬件與日益強大的軟件的矛盾只會不斷凸顯。
用戶或許可以理性看待手機的性能和使用體驗的退化問題。手機作為一種消費品——甚至是快消品,本就用不了幾年,像一臺相機一樣用三五年的手機用戶都被稱為“釘子戶”了。
因此,如果你對手里的手機影像水平不滿意,升級系統后依然不大行,小雷建議你還是看看最新的主打影像的旗艦產品。
此外,還有一個關鍵要素要提一下:每個人對于照片的審美標準是不一樣的,某些用戶可能更喜歡鮮艷明亮、細節豐富、對比強烈、銳度高、噪點少、色彩還原真實的風格;而另一批用戶可能更喜歡柔和暗淡、細節模糊、對比弱、銳度低、噪點多、色彩偏冷暖的風格。就好比有些人喜歡徠卡的暗色調嚴肅風格,有些人喜歡佳能通透鮮亮的風格。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針對用戶不同的喜好,手機廠商很難做到人人滿意,只能盡可能選擇偏主流的影像風格。這種情況下,用戶覺得拍照效果變差了,其實可能只是不符合個人口味。
當然了,如果大家對“影像負優化”還有興趣的話,小雷可以來一波實測體驗,看看同一臺影像旗艦在出廠和升級最新版本的情況下,出片質量到底有多少差距。大家想看什么機子的表現?歡迎留言告訴雷科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