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西現成片捕鳥大網 鳥尸隨處可見
2月4日,有動保志愿者發視頻反映在江西景德鎮菜地發現成片捕鳥網,現場統計有30多只鳥的尸體,其中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胸翡翠、紅隼等。
2月6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從景德鎮市昌南新區羅家村村委會獲悉,菜農架設防護網是為防止鳥類吃菜,平時對村民宣傳教育不夠。昌南新區公安分局洪源派出所民警表示,對于村民私自拉網捕鳥,會協同相關部門查處。
飛鳥撞上去就無法逃脫
2月6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上發視頻的志愿者張先生,他介紹說志愿者在江西景德鎮市鲇魚山鎮和羅家村的菜地上發現了成片鳥網,現場統計有30多只鳥的尸體。
現場視頻顯示,2月5日下午,在江西上饒萬年縣下市橋,志愿者圍著田地轉一圈,看到的情況令人觸目驚心:田間路邊拉的網數米高,上面掛有兩只死鳥。
有志愿者從網上解救下一些尚未死去的鳥,用剪刀剪去纏繞在鳥身上的絲網放生。
“捕鳥網鳥撞上去就無法逃脫,很多都是國家瀕危的鳥類,慘死在捕鳥網上?!?張先生表示,這種捕鳥的網很細,鳥飛過看不到就直接掛在上面,如果無人解救,只能坐以待斃。
“年前年后,我們最近一直都在安徽、江西等地拆網,有人捕鳥也不是說全部都是為了賣錢?!?/p>
張先生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張網大概涉及三種情況,“一部分是拉的防護網防護農作物;一部分是為了吃,很少一部分是職業的捕鳥人為了賣錢。”
張先生表示:“一些地方過年還真有人吃鳥肉,南方湖區很多地方過年喜歡吃野味,鳥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以前沒到冬天,鄱陽湖、洞庭湖邊上有不少鳥網,有人曬各種臘鳥?!?/p>
張先生表示:“現在已經在這個村完成了拆網,但是太多了,根本拆除不完,在江西、安徽、浙江的很多農田都有這種捕鳥的網,一般也抓不到人,抓到了也不處罰。如果森林公安介入會好一些。林業部門一般不主動,只有我們去拆網曝光后,他們才會有一些行動,所以這項工作挺難的。”
2月6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江西省景德鎮市昌南新區羅家村,一位村委干部表示田間地頭種菜比較多,“我們這里鳥比較少,還有就是家門口種的有菜地嘛,鳥會啄菜,就給菜農造成一定的損失,他們(拉網)可能是為了攔那個鳥不吃他們的菜?!?/p>
村委干部解釋稱:“拉的基本上是防護網,沒有人特意去逮鳥,沒有專業的捉鳥的。”
這位村委干部否認村民過年吃鳥肉的習俗,“我們這里都不吃鳥,沒有這個習慣,吃鳥的很少,基本上都沒有?!?/p>
村委干部承認對于護鳥愛鳥宣傳不夠,“我們平常說是有說,但是沒有明確的指示下來,我們都是按照上面的指示來辦的,也沒有特意去跟村民宣傳。老百姓也不懂啊,也不知道哪些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菜農網鳥時,他們也不認識啊,他們也不是去特意網鳥,鳥可能撞到上面就死了?!?/p>
“別說村民不認識,我們村干部也不認識的,我們都不懂,這個要跟洪源鎮
的上級領導和主管部門去說這個事,這個情況不是我們一個村存在,別的村也有的?!?/p>
記者聯系昌南新區洪源鎮政府,工作人員稱平日有過宣傳,鎮里農辦專門負責這項工作,可以以后加大愛鳥護鳥的宣傳力度。
此外,記者聯系昌南新區鲇魚山鎮政府,工作人員答復稱:“我們這邊是鎮林業部門在負責這一塊工作,我們之前已經通知過村民,發現(拉網)這一塊的話,要求立即拆除的,不允許村民張網捕鳥,其他部門有沒有采取過什么行動,我就不清楚了。”
菜是保住了,鳥兒誰來護?
湖北十堰森林覆蓋率較高,有大量野生鳥類在此棲息。天冷時,缺食的鳥類可能來到附近村莊覓食,一些村莊就會架網攔鳥,以保護農收。
2023年2月,一名愛鳥護鳥志愿者來到十堰市張灣區龍潭灣村一帶的山林觀鳥,發現一處菜地附近,兩根竹竿張起一張6米多長、2米多高的粘網,網線纖細,肉眼幾乎難以辨別,網上粘滿了鳥類的尸體,即刻報警。
民警達到現場后,在附近走訪發現了其他兩塊安裝有捕鳥網的菜地,找到了菜地的主人梁某和左某,并對捕鳥網上纏掛的鳥類尸體進行清點,共計132只。據兩人供述,捕鳥網是他們在附近山林里撿的,2022年12月安裝架起,共在三塊菜地架設了5張捕鳥網,捕鳥網面積將近100平方米。架網后兩人沒有再管,也不知道短短2個多月竟網住了這么多的鳥。
經鑒定,梁某菜地安裝的捕鳥網捕捉的68只鳥類(死體),總價值為115100元。其中有紅嘴相思鳥20只,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共計價值10萬元。此外,還有大山雀、灰頭雅雀、領雀嘴鵯、黃臀鵯、斑姬啄木鳥等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鳥類13種37只,未說明保護級別的鳥類4種11只,共計價值15100元。
左某菜地安裝的捕鳥網捕捉的64只鳥類(死體),總價值為95000元。其中,紅嘴相思鳥13只、斑頭鵂鹠1只,均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共計價值8萬元。此外,還有大山雀、黃喉鹀、紅脅藍尾鴝、白脊鸰、北尾紅鴝等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鳥類8種38只,未說明保護級別的鳥類4種12只,共計價值15000元。
5月29日,該案移送張灣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成批的鳥兒便來菜地啄菜吃,我們只是想把鳥兒趕走,這也有錯嗎?”面對檢察官的訊問,村民左某說出了心中的疑問。
承辦檢察官向其解釋,野生動物資源屬于國家所有,捕殺、出售、購買、食用野生動物均屬于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將受到刑事處罰。2020年3月,十堰市人民政府發布公告,通告十堰市全域禁獵,禁獵區、禁獵期內禁止使用任何工具和方式捕獵、殺害陸生野生動物,禁止破壞陸生野生動物生息繁衍場所及其生存環境?!澳銈兊牟稓⑿袨閲乐胤恋K了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鳥類生息繁衍,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損害了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梁某和左某,均系文化程度較低的村民,架網驅鳥保護自己的菜地,雖然區別于以食用和販賣等為目的的非法狩獵行為,其主觀惡性和社會危害性較小,但捕鳥網對鳥類種群具有滅絕性的打擊,極大的危害生態保護,且捕殺的鳥類不乏瀕危野生鳥類、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和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鳥類,已構成刑事犯罪。根據《兩高關于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價值二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面對公安機關調查,梁某和左某主動投案自首,經過普法教育,兩人自愿認罪,寫下悔過書,并分別承諾賠償2000元作生態補償金,以公益活動作勞務代償,有從輕情節。7月24日,張灣區檢察院以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對梁某和左某提起公訴,并對二人從輕量刑。
為了讓禁捕野生動物的觀念深入人心,張灣區檢察院與法院商定,讓梁某和左某在案發地接受審判。10月10日,該案在龍潭灣村村委會公開審理,80余名村名現場旁聽庭審。庭審中,梁某和左某認罪悔罪,表示今后一定引以為戒。經審理,法院當庭作出判決,梁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三個月,緩刑三年,并處罰金1000元;左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1000元。
庭審后,檢察干警告知旁聽村民,可以使用扎稻草人、懸掛反光條或光盤、掛紅色塑料袋或彩帶等方式驅趕鳥類,用正確合法的方式保護自己菜地。
人類抹去了鳥類30億年的進化史
2023年12月19日發表于《自然-通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過去的12.6萬年里,大約1/9的鳥類已經滅絕,其中大部分滅絕可能是人類造成的。研究結果表明,鳥類滅絕的速度是之前估計的兩倍多,而且超過一半的滅絕鳥類從未被記錄在案。
在過去的13萬年中,人類造成的鳥類滅絕減少了鳥類的功能多樣性,抹去了30億年的進化史,影響了授粉、害蟲控制和生態系統,了解這些損失是未來保護的關鍵。發表在《科學》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在過去的13萬年中,數百種鳥類物種在人類的驅動下滅絕,大大降低了鳥類的功能多樣性--鳥類在生態系統中扮演的各種角色--并導致約30億年獨特進化歷史的喪失。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推動物種豐富性在全球范圍內的侵蝕,但人們對過去的物種滅絕給生物多樣性其他方面造成的后果卻知之甚少。由伯明翰大學領導的新研究突顯了當前生物多樣性危機的嚴重后果,以及確定因物種滅絕而喪失的生態功能的迫切需要。
從有據可查的渡渡鳥到最近于 2023 年宣布滅絕的考愛島鳴禽,科學家們目前有證據表明,自晚更新世現代人類開始向世界各地擴散以來,至少有 600 種鳥類因人類而滅絕。這篇題為"人類滅絕導致全球鳥類功能和系統發育多樣性的喪失"的論文使用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數據集,涵蓋了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期間所有已知的鳥類滅絕情況。

考艾島高蹺鸮畫作展示的是夏威夷的考艾島。畫中描繪的三個物種(考埃高蹺鸮、瓦希喙鸮、考埃喙鸮)都已被人類趕盡殺絕。資料來源:古生物藝術家 鳥類古生物學家 Julian P. Hume
主要作者、伯明翰大學的湯姆-馬修斯(Tom Matthews)博士解釋說:"滅絕的鳥類物種數量之多當然是鳥類滅絕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我們還需要關注的是,每個物種在環境中都有自己的工作或功能,因此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鳥類通過吃昆蟲來控制害蟲,清道夫鳥類回收死物,其他鳥類吃水果并傳播種子,使更多的花草樹木得以生長,還有一些鳥類,如蜂鳥,是非常重要的授粉者。當這些物種滅絕時,它們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功能多樣性)也隨之消亡。除了功能多樣性,每個物種還承載著一定量的進化歷史,因此當該物種滅絕時,基本上就像砍掉了生命樹的一個分支,所有相關的系統發育多樣性也隨之喪失。"
研究發現,迄今為止人類學意義上的鳥類滅絕規模已導致約 30 億年的獨特進化史和 7% 的全球鳥類功能多樣性的損失,這一損失大大超出了根據滅絕數量所做的預期。鑒于鳥類發揮著廣泛而重要的生態作用,鳥類功能多樣性的喪失尤其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滅絕后的余震包括花朵授粉減少、種子傳播減少、昆蟲種群(包括許多害蟲和疾病媒介)自上而下的控制崩潰,以及由于腐肉消耗減少而導致疾病爆發增加。此外,研究中記錄的全球鳥類數量減少可能會影響許多植物物種追蹤當前和未來氣候變化的能力。
馬修斯博士總結道:"這些研究結果及時提醒我們,當前的物種滅絕危機不僅僅是物種數量的問題。通過確定人類行為導致的鳥類功能和系統發育多樣性的下降,我們的研究結果突出表明,迫切需要了解和預測過去人為滅絕對生態系統功能的影響,以便為預計在未來兩個世紀中將完全滅絕的 1000 種鳥類的預期未來損失規模做好準備。這些信息對于制定全球保護戰略的有效目標以及生態系統恢復和野化工作至關重要。"
是否有更多的鳥類滅絕取決于人類。
來源:生態中國網綜合華商報、極目新聞、《自然—通訊》、cnBeta.COM 、南方都市報;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