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會之聲|委員建議制定“陪伴型”動物保護法規,不得遺棄和虐待
隨著寵物走進越來越多的家庭,對它們的接納和保護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1月15日上海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黃浦中央科創區建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永亮在接受澎湃新聞(www.ditubang.cn)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寵物的飼養、交易、醫療、遺棄等關鍵環節,應當有更健全的法律法規保障。
陳永亮此次提交了《關于在本市建立“陪伴型”動物保護制度的提案》。他在提案中指出,目前上海關于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相對零散且不夠完善。例如,在動物遺棄行為上,沒有嚴格的懲處措施,導致部分不負責任的主人隨意遺棄寵物,造成流浪動物數量增多。
為此,陳永亮建議完善相關的動物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一是制定專門法規。由市人大常委會牽頭,制定專門的“陪伴型”動物保護法規,明確動物的法律地位和權益,詳細規定動物飼養者的權利和義務,包括飼養條件、登記注冊、不得遺棄和虐待等方面的內容。對動物交易市場進行嚴格規范,要求所有交易行為必須在合法合規的場所進行,明確交易動物的健康標準和檢疫流程,加大對非法交易行為的處罰力度,從法律層面為“陪伴型”動物保護提供堅實保障。
二是設立監管機構與執法隊伍。成立專門的動物保護監管機構,負責監督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加強對動物飼養、交易、遺棄等行為的日常巡查和執法力度,確保各項法規得到有效落實,維護動物保護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除了法規不完善外,陳永亮在提案中指出,動物醫療資源也存在短缺與不規范的問題。整體來看,上海專業的動物醫療機構分布不均衡,中心城區相對集中,而部分郊區存在短缺現象。同時,動物醫療行業標準不夠統一和規范,部分小型寵物診所存在醫療設備簡陋、獸醫資質參差不齊、用藥不規范等問題。
陳永亮建議,要加強動物醫療資源建設與規范管理。一是優化醫療資源布局。規劃部門應將動物醫療機構納入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布局規劃,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鼓勵在郊區及動物飼養集中區域建設更多標準化、專業化的動物醫院和診所,實現動物醫療資源的均衡分布。
二是強化行業監管與標準化建設。市農業農村委、衛生健康委等相關部門應聯合制定完善的動物醫療行業標準和規范,包括獸醫資質認證、醫療設備配備標準、診療操作流程、藥品使用規范等,并加強對動物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建立動物醫療行業信用評價體系,對違規操作、服務質量差的機構進行公示和處罰,促進動物醫療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