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港大“京城舊影”攝影展:奧地利攝影家佩克哈默的中國行
11月1日至2025年2月2日,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將舉辦“京城舊影:1920年代奧地利攝影家佩克哈默的攝影紀錄”展覽,展出著名攝影家和攝影記者漢茨·馮·佩克哈默(1895–1965)的作品。

漢茨·馮·佩克哈默(1895–1965)
佩克哈默生于南蒂羅爾,長于奧匈帝國。他曾遍游中國各地,并透過鏡頭記錄日常生活、禮儀及建筑,展現出西方人對中國傳統習俗和文化的好奇。
據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介紹,時至今日,佩克哈默的出版物中的影像由于印證了中國在民國初期的現代化及北京社會轉變的開端,因而具備重大歷史價值。對于這位充滿抱負的攝影記者而言,1920年代是一個充滿變革的時期,而佩克哈默所拍攝的1,500張照片,亦構成了一個主題豐富、多元的歷史檔案。盡管其攝影集《北京》僅收錄了200張照片,但卻生動地反映了佩克哈默對各種主題(如故宮、宗教建筑、城市景象、街頭風貌和日常生活)的著迷。這些主題牽動著這位攝影家,并驅使他記錄他在中國的親身經歷。
正當他的職業生涯達到巔峰之際,攝影這門技術亦在中國得到了更廣泛的實踐和認受性,相片的展覽也日益增多。當佩克哈默在1929年返回歐洲,并開始為柏林畫報《周刊》(德文名字為《Die Woche》)擔任攝影記者時,他在中國的攝影工作亦推動了其日后的攝影事業.

《雍和宮》
源自《北京》,圖版67
柏林:Albertus-Verlag,1928

《火車站》
源自《北京》,圖版18
柏林:Albertus-Verlag,1928

《人力車站》
源自《北京》,圖版20
柏林:Albertus-Verlag,1928

《紫禁城》
源自《北京》,圖版105
柏林:Albertus-Verlag,1928

《長城》
源自《北京》,圖版193
柏林:Albertus-Verlag,1928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