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揚州25歲媽媽欲割肝救治膽道閉鎖寶寶,丈夫放棄致手術擱置
為給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兒子小雨治病,25歲的葛牽云寄希望于割肝救子。此前她與孩子的配型已經成功,不過,捐肝這一決定因為丈夫張浩(化名)的“放棄”,未能通過醫院倫理審查,手術因而擱置。
12月13日,葛牽云走出上海一家醫院肝臟外科兒童病區的倫理審查會議室。她故作輕松,卻難掩沮喪表情,“回家再跟他(孩子爸爸)商量吧”。
葛牽云一家住在揚州,丈夫張浩比其小三歲。
今年4月,他們的兒子小雨出生后一個月,在一次例行體檢中被查出黃疸指數偏高,疑似肝炎綜合征。兩人趕緊帶著孩子前往南京檢查,醫生診斷為先天性膽道閉鎖,屬于膽管出現阻塞,膽汁無法正常排入腸道,會逐漸導致肝功能衰竭。

上海這家醫院肝臟外科主治醫師周韜介紹,先天性膽道閉鎖的主要表征是皮膚發黃不褪、肚子大,膽汁無法正常排出導致糞便發白,通常在孩子出生1-2個月后確診,屬于嬰幼兒專屬疾病,葛西手術作為一種“姑息性手術”,可以幫助孩子排出膽汁,但也只能暫時延長患兒生命,最理想的方案仍是進行肝移植手術。
為救孩子,葛牽云決定自己捐出自己的一部分肝臟。由于涉及器官移植,手術必須先通過倫理審查。
根據倫理審查要求,孩子出生證明上寫有張浩的名字,葛牽云需要獲得丈夫的支持,或者出具丈夫放棄撫養孩子的聲明,證明由她獨自撫養孩子,否則肝移植手術無法進行。然而12月13日,張浩并未出現,葛牽云此前也沒有和丈夫商定由她獨自撫養孩子,當天的倫理審查未能通過。
葛牽云向澎湃新聞回憶,張浩最開始也想救孩子,孩子今年4月做葛西手術期間,他也簽了字。但后來,張浩不僅堅持放棄,還勸她也放棄,至于原因,她不愿多提。
葛牽云的母親也告訴澎湃新聞,女婿不肯給孩子做肝移植配型,是因為“他擔心肝移植不成功,而且花錢”。
在主治醫生周韜的印象里,葛牽云一直非常想救孩子,外婆也曾擔心手術對女兒的影響以及費用,但打消疑慮后很支持女兒的決定,“孩子爸爸從來沒來過,她(葛牽云)既要捐肝,還要獨自為小孩以后的生活考慮,而且這種情況下依然沒有想過放棄,這是讓我很感動和欽佩的地方。”
據紫牛新聞此前報道,葛牽云的父母曾反對女兒親自捐肝,不愿女兒忍受痛苦。葛牽云的丈夫更是強烈反對,反復勸她放棄,認為不但費用高,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并曾質問葛牽云“錢從哪來”。
當澎湃新聞記者詢問葛牽云接下來的打算時,她表示:“明天回家再跟他(孩子爸爸)商量,現在就卡在這里,我希望他撫養,但是肝移植他不同意,就得寫放棄撫養的證明(才能做手術)。”
目前,據葛牽云介紹,水滴籌、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會均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其中水滴籌已幫她籌款約7.3萬元。多名病友向記者表示,肝移植手術若順利完成,沒有其他并發癥,需花費20余萬元。
對于先天性膽道閉鎖的疾病,上海仁濟醫院肝臟外科主治醫師周韜向澎湃新聞介紹說,先天性膽道閉鎖的發病率達到八千到一萬分之一,不是常見病,也不是罕見病。目前,發病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比較傾向性的說法是:母親懷孕期間可能受到某些病毒的干擾,導致孩子膽道發育出現偏差,但具體病毒和機制還不清楚。
通常來說,80%的嬰幼兒生出來都會出現黃疸,但一般一個月以內都會慢慢褪掉,膽道閉鎖則一直褪不掉。糞便并不是最主要的辨識方法,但可以作為指示:正常糞便是金黃或墨綠,膽道閉鎖案例可能偏白,也就是大便不含膽汁。建議父母,如果孩子超出一個月以上黃疸還不減退,要去專業的兒童醫院排查。
周韜說,兒童肝移植只能由父母或者三系以內的親屬捐獻,目前主要依靠親屬捐獻,其中一個原因是器官捐獻仍非常短缺。
對話
澎湃新聞:現在孩子的狀態怎么樣?
葛牽云:還可以,原本打算過了倫理審查,明年開春就給孩子動手術,這是和醫生協商好的時間,他覺得孩子現在狀態還不錯,可以養養,等身體狀況最好的時候做,我也想等孩子最好的時間,剛好他過第一個春節和生日。
澎湃新聞:為什么堅持自己捐肝而不是其他家人捐或外源肝?曾經猶豫過嗎?
葛牽云:割肝這件事我是沒有猶豫的,就是有點怕疼,后來想想這是自己家孩子啊。我爸爸媽媽年齡已經達到臨界線了,所以只有我或者外源,外源肝可能會貴一倍,也考慮親體排異小。
澎湃新聞:家人支持你嗎?
葛牽云:我爸爸媽媽支持我,他們也不是不準我去做,就是擔心我。
澎湃新聞:手術現在一共花了多少錢?
葛牽云:總共差不多快10萬了。我們有去借過錢,配型之后也在水滴籌上籌錢。
澎湃新聞:籌款已經使用了嗎?
葛牽云:水滴籌這部分還沒有用,大約有7萬多,我想著人家捐給我是要給寶寶肝移植手術用的,所以我不能用在其他地方,準備后續手術再用。
澎湃新聞:你現在有工作嗎?家里人呢?
葛牽云:以前在離家很近的一家電子廠工作,一個月能拿五六千元,懷孕后擔心有輻射,就不做了。我媽媽也幫我一起照顧孩子,爸爸在打臨工。
澎湃新聞:孩子最開始患病的時候,孩子爸爸的態度怎么樣?
葛牽云:第一個葛西手術的字是他簽的,當時他意思是救,后來也說過要去咨詢(醫生),但再后來就不知道為什么他很堅定地放棄了。自從孩子手術后,他就把工作辭掉,說要回老家找工作,能賺更多錢,但具體有沒有工作我也不知道。
澎湃新聞:有沒有想過離開孩子爸爸?
葛牽云:現在還沒有想這些東西,以小孩為主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