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完成任務回國,南極秦嶺站建成并開站
4月10日,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圓滿完成考察任務,全部返回國內。4月8日“雪龍2”船停靠香港,“雪龍2”船訪港籌備委員會聯合香港特區政府多個部門,在尖沙咀海運碼頭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10日“雪龍”船停靠山東青島,自然資源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在青島奧帆基地碼頭舉行歡迎活動。歡迎活動后,“雪龍2”船舉辦為期5天、“雪龍”船舉辦為期3天的開放日,供當地社會公眾參觀。

4月10日,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圓滿完成考察任務,全部返回國內,“雪龍”船停靠山東青島供當地社會公眾參觀。澎湃新聞記者 陳忠善 攝
此次考察是在我國極地考察40周年之際開展的一次重要考察。建設南極秦嶺站是此次考察的重要任務之一。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主任劉順林介紹,秦嶺站主體建筑的建設主要包括主體建筑鋼結構、功能模塊和外圍護系統的建設,建設物資總量約9500噸。考察隊始終堅持質量和安全第一原則,堅守綠色施工理念,主動克服極晝、狂風、大雪、強紫外線輻射等極端自然環境的挑戰,青年突擊隊攻堅克難、沖在一線。歷時 52 天,于2024年2月7日建成并宣布開站。此外,同步安裝相應樓層隱蔽部位排水管道、采暖管道、通風管道,并進行隱蔽驗收檢查。完成直升機停機坪建設,站區路基整修以及氣象站安裝等配套工作。
劉順林說,秦嶺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國第三個南極常年考察站,同時也是我國在南極的第五個考察站。該站的建成將為評估南極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提供基礎支撐,為了解羅斯海區域自然特征提供重要保障,為更好地“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發揮重要作用,為造福人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龍”“雪龍2”與“天惠”輪三船保障實施。考察隊于2023年11月1日從國內出發,歷時5個多月,總航程8.1萬余海里。考察隊在時間緊、任務重、惡劣環境頻發的情況下,圓滿完成各項考察任務。圍繞氣候變化對南極生態系統的影響與反饋等前沿科學問題,完成宇航員海、阿蒙森海、羅斯海、南極半島鄰近海域、普里茲灣等海域的調查監測;開展了生態系統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質、大氣、雪冰、空間等環境的綜合調查監測,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此次考察自覺踐行“綠色考察”倡議。考察隊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完成冰-海-基巖相互作用和冰下地質兩個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完成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意大利、韓國、俄羅斯、智利等國的人員物資運送國際合作。
此外,考察隊還充分發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雪龍2”船執行任務途中,在赤道海域成功救援巴布亞新幾內亞遇險漁船和漁民,受到國內外廣泛贊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