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東睿評|安理會終于通過停火決議,但加沙局勢仍難言樂觀
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至今已有半年之久,3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終于通過第2728號決議,要求齋月期間在加沙地帶立即停火,以實現長久、可持續的停火。這是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安理會首次通過要求加沙地帶立即停火的決議。
安理會成員以14票贊成、0票反對和1票棄權(美國)的表決結果通過了一份由十個非常任理事國提出的決議草案,要求立即在齋月實行所有各方均尊重的停火,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人質,并強調亟須擴大對整個加沙地帶平民的人道主義援助。
安理會決議的通過無疑有其重要的積極意義和價值,但由于巴以沖突目前所處的復雜困境,未來一段時期內的加沙局勢仍難言樂觀。
安理會決議有難能可貴的積極價值
在新一輪巴以沖突使巴勒斯坦民眾付出超過3.2萬生命代價,加沙陷入嚴重人道主義危機,巴以沖突外溢導致地區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安理會決議的通過對于凝聚國際社會停火止戰的共識,實現加沙沖突最終停火,避免更大規模的人道主義危機無疑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首先,為加沙沖突停火止戰,加強人道救援創造條件。安理會決議要求立即在齋月實行所有各方均尊重的停火,以最終實現長久、可持續的停火;要求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人質,并確保人道準入,以解決其醫療和其他人道需求,此外還要求各方遵守其根據國際法承擔的對其所扣押的所有人的義務。決議強調亟須擴大對整個加沙地帶平民的人道主義援助,并強化對他們的保護,再次要求根據國際人道法以及第2712(2023)和2720(2023)號決議,解除阻礙大批量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一切障礙。
眾所周知,自加沙沖突爆發以來,加沙已陷入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甚至已達到令人發指、無以復加的地步。因此,安理會決議以停火止戰、釋放人質、加強人道主義救助為主要內容,有助于通過向以色列施壓實現階段性停火乃至最終停火,為加強人道救援創造條件,也有助于為外交斡旋贏得時間。
其次,實現加沙停火止戰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愿望。在投贊成票的14個國家(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爾、圭亞那、日本、馬耳他、莫桑比克、韓國、塞拉利昂、斯洛文尼亞、瑞士)中,既包括英、法等西方國家,也包括日、韓等美國的盟國,當然更有眾多發展中國家。由此可見,實現加沙停火止戰,避免加沙陷入更大的人道主義災難是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選擇。
最后,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在遭到嚴重破壞后得到一定恢復。事實上,自加沙沖突爆發以來,聯合國安理會多次尋求通過呼吁加沙全面停火止戰的決議,但均因美國的否決而無法通過,這嚴重破壞了聯合國的權威。近半年來,伴隨加沙沖突和災難的加劇,實現加沙停火止戰的正義呼聲不斷加強,即使是整個西方世界以及以色列和美國內部,停火止戰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共同選擇。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這種巨大的壓力,迫使美國政府在此次投票中選擇棄權,進而使安理會決議能夠得以艱難通過,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也得到一定的修復。
實現最終停火止戰依舊困難重重
安理會決議的通過無疑為結束殘酷的新一輪巴以沖突帶來了希望的曙光,但是,由于新一輪巴以沖突的復雜性特別是當前所處的僵持困境,以及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所采取的一意孤行的激進政策,實現加沙全面停火止戰仍存在著諸多需要克服的困難,未來一段時期的加沙局勢仍難言樂觀。
首先,以色列發動加沙戰爭的既定方針很難改變。按照以色列政府和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說法,解救被哈馬斯綁架的人質、徹底消滅哈馬斯、加沙不再對以色列構成安全威脅,構成了以色列持續對加沙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目標所在。自新一輪巴以沖突以來,盡管以色列重創了哈馬斯,基本實現對加沙的軍事控制,并為此承受了巨大的國內外壓力,國內政治、經濟與社會危機也不斷加劇,但上述三大目標無一獲得全面實現。因此,以色列政府仍在一意孤行地致力于實現上述目標,并成為內塔尼亞胡挽救和延續自身政治生命的殘酷賭博。因此,即使以色列能在安理會壓力下在齋月剩余的時間停火,也很難改變以色列在加沙繼續推進軍事行動的政策偏執。
其次,美國支持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不會有實質性改變。自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美國一直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全面支持以色列,同時在聯合國框架內極力偏袒以色列,并曾先后四次在停火問題上行使一票否決權,不斷阻撓安理會通過巴以問題相關決議草案。此次美國對加沙停火決議投棄權票,引發了以色列對美國的強烈不滿和指責,但這并不會對美以盟友特殊關系產生致命影響。事實上,美國此次投棄權票并非徹底改變其支持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而是根據國內選舉需要、國際輿論壓力進行的一種平衡。這也正如美國總統拜登所言,美國和以色列在消滅哈馬斯的根本目標上并無分歧,其分歧在于美國要求以色列應該對加沙的人道主義狀況有所顧及。因此,盡管美國對安理會決議投了棄權票,但并不會因此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停止對以色列的全面支持。
再次,巴以雙方以及雙方各自的內部矛盾依然十分復雜。就以色列與哈馬斯的矛盾來看,雙方的根本矛盾并沒有改變,沖突過程中雙方的談判多圍繞釋放人質和人道救援等局部問題展開,雙方在根本問題上的矛盾仍是水火不容。與此同時,新一輪巴以沖突也極大地加劇了雙方的內部矛盾,內塔尼亞胡與國內反對派的矛盾、哈馬斯和巴民族權力機構之間的矛盾都在加劇,這無疑無助于加沙實現最終停火,更無助于重啟巴以全面談判。
此外,巴以沖突的外溢也將對加沙沖突產生掣肘。當前,巴以沖突在紅海方向、黎巴嫩方向、敘利亞和伊拉克方向乃至伊朗方面的外溢仍在不斷加劇,特別是也門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與以色列、美國的矛盾不斷加劇,伊朗與以色列、美國的對抗不斷強化,都反過來對巴以沖突和地區局勢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
“中東睿評”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劉中民教授的專欄,堅持現實性、理論性、基礎性相結合,以歷史和理論的縱深回應現實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