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物人工智能”復活瑪麗蓮·夢露,AI打造真實情感互動體驗
?作者|孫浩南
瑪麗蓮·夢露的名字曾是性感的代名詞,美國電影協會把她評為好萊塢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熒幕傳奇女星并說她是一個時代的性感象征。時至今日無數人依舊為其癡迷,同時也為其短暫的人生感到惋惜,而現在如果有個機會能夠與她進行視頻對話,你會感到興奮嗎?

事實上這個能夠進行視頻對話的瑪麗蓮·夢露并非真人,而是她的AI虛擬人。在技術不斷飛躍的當下,AI技術給人們帶來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幫助,不僅是與瑪麗蓮·夢露聊天,更有機會和喜歡的明星、愛豆們進行單獨交流與互動。
AI瑪麗蓮·夢露再現性感女神的魅力
總部位于舊金山的Soul Machines 公司與瑪麗蓮·夢露的遺產管理機構合作推出“數字瑪麗蓮”,這是一款交互式AI虛擬人,該公司稱其可以提供個性化、交互式、實時的體驗。

除了瑪麗蓮·夢露之外,Soul Machine還提供其他AI虛擬人,包括音樂家 Mark Tuan、拳擊手 Francis Ngannou 和高爾夫傳奇人物 Jack Nicklaus。Soul Machines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這個想法的推動因素不僅僅是單純的懷舊情緒。該公司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可以幫助人們以互動和引人入勝的方式紀念和重新認識曾經的著名人物。
該公司表示:“Soul Machines 的愿景與當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同,它優先考慮認知建模,明確復制人腦和身體的相互作用(受到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的啟發)。”“我們的方法是對人類認知過程以及學習和發展弧進行建模,從而產生更現實的行為?!?/p>
Soul Machines的“生物人工智能”技術區別于其它的AI虛擬人技術,他們聲稱這種人工智能可以真實地模仿人類的行為。據Soul Machines的介紹,其突破性的生物人工智能使得瑪麗蓮·夢露在以下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
情商:這項技術模仿人類神經系統,使AI瑪麗蓮·夢露能夠以真實的情感和細致入微的表情做出反應,創造出深刻的個性化和難忘的體驗。
動態對話:AI瑪麗蓮·夢露的先進模擬學習使她能夠進行自然、流暢的對話,實時適應您的問題和興趣。
超個性化:每次交互都是獨一無二的。AI瑪麗蓮·夢露會分析您的偏好并相應地調整她的反應,從而在個人層面上培養與您產生共鳴的真正聯系。
如果您想要與AI瑪麗蓮·夢露進行互動的話可以嘗試通過科學上網進入Soul Machines的網站申請搶先體驗名額。
https://www.soulmachines.com/digital-marilyn-monroe-notification

瑪麗蓮·夢露的影響跨越了幾代人。她的藝術才華、堅定不移的個性和持久的文化影響力繼續激勵著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時裝設計師、音樂家和作家。而現在AI瑪麗蓮·夢露的出現將為其忠實的粉絲和好奇的新人提供了獨特且深刻的個人聯系,在AI浪潮的時代下不僅是瑪麗蓮·夢露,不論是早已逝去的名人還是正當紅的明星,他們與粉絲的互動形式都產生了新的形式。
AI加深明星與粉絲的互動聯系
近日,知名演員周冬雨在巴黎時裝周LV 2024秋冬大秀中被一位富婆在小紅書上發文吐槽其“耍大牌、不配合、全程臭臉”并直言已經向LV進行反饋了。不過事后也有同樣參與大秀的VIP夫婦發文說周冬雨在跟他們合影時并未耍大牌,而且很配合進行合影,由此看來此次的事情或許只是一個誤會。
這次的吐槽事件也引發了人們對整個明星互動制度的思考。人們對于喜歡的明星自然是想要多進行一些互動,但受限于明星的排期以及多方面因素,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互動的機會少得可憐。但AI的出現讓明星與粉絲間單獨互動的機會有了實現的可能,同時也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影響明星與粉絲間的氛圍。
去年B站UP主們就曾利用AI技術創作出了“冷門歌手”孫燕姿,因為當時的孫燕姿已經5年沒有發過新專輯了,粉絲們為了聽到新的作品才合成了AI孫燕姿,讓其去翻唱各種她本人從未演唱的歌曲。

在B站搜索“AI孫燕姿”,熱度最高的是翻唱周杰倫的《發如雪》,播放量高321W,彈幕數有2000+,點贊、轉發數都超過了5W,UP主們心心念念的投幣數也有3.4W之多。同時還有AI王心凌演唱的《青藏高原》、AI許嵩演唱的《這么可愛真是抱歉》、AI Rihanna演唱的《癢》等作品,歌手和歌曲的風格天差地別,卻演繹得幾乎沒有違和感。

油管YouTube上也有基諾·李維斯和湯姆·克魯斯的AI虛擬人在更新短視頻,短視頻中的他們就像普通人一樣,認真做家務、有強迫癥、懶得出門、費盡心思讓伴侶開心,每個視頻都有數百萬的觀看次數。

不論是不善與粉絲交流的明星還是長期不發新歌的歌手,AI都能以另一種方式滿足粉絲的愿望。明星有時間可以與粉絲線下互動,而如果檔期很滿無法營業的話也可以委托AI虛擬分身與粉絲們進行單獨互動交流,即不耽誤工作又能回應粉絲的期待,所謂雙贏也不過如此吧。
AI虛擬人的產業現狀
近年來,國家陸續發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等多項內容。我國虛擬數字技術發展受到政策支持、數字經濟深入發展等驅動力影響,AI數字人的應用領域正逐步拓寬,全方面滲透進入各個行業,多元化產業融合推動各行業數字化進一步發展。

根據新經濟產業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2023年中國AI數字人產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虛擬人核心市場規模為120.8億元,同比增長94.2%,預計2025年將達480.6億元。在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及降本增效需求的推動下,我國AI數字人及智能數字化產品的業務需求進一步釋放。

去年,科大訊飛宣布啟動“超腦2030計劃”,持續打造數字經濟下的AI虛擬人家族,為數字經濟、虛擬世界和元宇宙提供切實幫助人類的專業虛擬人,并具備專業知識可定制、可持續進化、有溫度等特征。
而元境科技、魔琺科技、硅基智能、奧丁科技、道可云、抖醫云播等企業,都是AI數字人行業的新興力量。
不久前,元時元宇宙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AI虛擬人發展觀察報告》中對未來虛擬人未來發展做出了預測,隨著技術的迭代和用戶接受度的提高,AI虛擬人將逐漸從“錦上添花”轉變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生活乃至整個社會的運作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相關法律正逐步落實
近年來,虛擬數字人已經成為各界關注的科技、商業新賽道,隨著虛擬數字人產業的發展,與其相關的法律與倫理問題也隨之產生。
2024年初,泰勒的一些露骨不雅照片在互聯網上瘋傳,其中一張圖片已經被瀏覽了整整四千五百萬次!隨后,這些圖像被驗證是人工智能“深度偽造”技術生成的,用來惡意詆毀泰勒的公眾形象。

這次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不僅有媒體報道,甚至引起了白宮的回應。白宮發言人表態:“深度偽造技術已經拉響了警鐘”。美國政界也深受其擾,之前網絡上流傳的川普被捕圖片很多人信以為真,最近又有人用AI偽造拜登的聲音,打電話給市民,企圖影響大選結果。
隨著 AI 技術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相應的法律法規缺失問題也逐步顯露出來,面對數據與隱私權、人格權和著作權等問題,各國已經開始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AI的發展。
中國出具以下法律法規規定了數據收集、存儲、處理和分享的規則,以及數據泄露時的責任和處罰:《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
歐盟也出臺了《人工智能法案》、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等法律法規,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設定清晰的規則和標準,以確保其發展與個人隱私權和數據保護相協調。
AI技術在數據使用及隱私保護方面面臨復雜的法律問題,需要立法者、技術開發者、用戶乃至整個社會共同努力,推動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體系和倫理標準,以保障個人隱私權益不受侵害,同時促進AI技術的良性發展。
寫在最后
AI技術塑造了粉絲與明星互動的新方式,同時也給了各界明星一個提升粉絲粘性的新途徑。AI虛擬形象,像一個商標,將明星的商業價值固化下來,便于開展更為長期的商業活動。
隨著技術的升級和潮流文化的推動,明星的AI虛擬人未來將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粉絲們不僅能購買紛繁多樣的偶像元素周邊、聯名款,還能夠體驗到和偶像在虛擬世界中近距離互動,在前所未有的場景中獲得偶像的陪伴。
可以肯定的是,AI技術的影響正在不斷推廣深化,每個行業都有人被替代,但更多的人則是將其當做最強輔助。AI的車輪并不會停止轉動,與其被裹挾著前進,不如了解并善用它,成為理性、負責任的技術使用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