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何“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因為做一件事的動力,可以在前期用利益驅動,但持續影響需要真的喜歡。

深淵與凝視
尼采的這句,“當你凝視著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第一次感知是性別議題。
有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的關注點,越發集中在女性本身,而忘記跳出性別敘事、不局限于女性群體,忽視個體特性與自我偏愛,由此產生了巨大的迷茫。
而工作后感受到的結構性機制,令我再次審視女性主義所提出的問題,其牢牢地緊扣著“文化與權力”的拉扯,僅僅只體現在性別領域嗎?
在企業文化與雇傭機制本身,在“年輕人應該學會吃苦”與“年輕人為何要主動吃苦”的觀念變化中,何嘗沒有文化觀念對現有體系的沖擊與碰撞呢?
我們為何要花那么多時間改變觀念?因為提醒問題的存在,才可能開始啟動問題解決的進程。我們可以下意識忽略性別議題,卻無法阻止這些觀念對我們個體生活的影響。
既然如此,為何不做一個主動出擊、近身搏斗的個體?也許我們依舊沒有辦法改變什么,但至少曾經努力過。
不平則鳴
我為何而寫?
學生時代是因為被鼓勵,是小學時被夸贊的作文,是中學時被肯定的分數,是大學時專業能力的證明……
在主業之外的寫作,則更多承載著現實需要與理想期待沖突的承載地。我想做的內容,客戶不需要;我想探索的話題,平臺不喜歡;我想表達的主題,不匹配合作方調性……
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課堂談論的靈感、還是生活所思的觸動,亦或者是偶然的情感抒發,寫作儼然成為了我與自己對話、看待世界的一種方式。
當我探究這種心態,找到的是唐代韓愈“不平則鳴”抒情詩學觀。“不平則鳴”出自韓愈《 送孟東野序冬》:“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一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音,其皆有弗平者乎!”
在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劉鋒杰看來,“不平則鳴”有三重理解:
一是,“不平之鳴來自不能實現理想之道而發生了抒情需要”,本質上是對“獨善其身”合法性的否定。這種達濟天下的自覺,是“文人的宿命、責任與光榮“。

劉鋒杰《韓愈“不平則鳴”說的詩學歸屬論》論文截圖
二是對自身性情的延續,可追溯到孟子“不淫、不移、不屈”,繼承的是孟子大膽介入政治現實的批判精神。
三是不同于“溫柔敦厚”政教大傳統(表現人的義理之性、歌頌專制統治),“不平則鳴”的抒情小傳統(要抒發人的情感、批判現實黑暗)。
不平則鳴,以儒家積極入世為思想基礎,突破了“溫柔敦厚”塑造的“中和之美”,以“深沉悲慨“的美學價值豐富著文學史。

劉鋒杰《韓愈“不平則鳴”說的詩學歸屬論》論文截圖
當古代文論的“不平則鳴”,與現代文學中表現的反抗性,再回看如今的網文、短劇,也歷經著中和之美到網文作者反思自我意識的觀念變遷。
而這其中所隱藏的無意識,正是思想進步、理念開放的足跡。而這,也是激勵著我一點點輸出的關鍵。也許我表達的很片面、也許有很多常識性錯誤、也許過幾年看會很稚嫩,可那又如何呢?
能有材料可回顧、能有故事可留存、能有機會去體驗,這不就是生活本身嗎?如果可以留住生活,有些被審視、被批判、被凝視的目光,或許不值得一提。
熱愛才能有覺察
“敬畏心”這三個字,不是“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所能消解的,那是一種始終保持對行業現狀與前沿動態的敏銳感知力。因為只有日積月累,才有厚積薄發。
唯有理順這一邏輯的此刻,我才理解什么是“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性格決定命運”、“不要嘗試對抗人性、要順應人性去布局”。
如果沒有喜歡,怎么忍受枯燥乏味;如果不是一個沉下心來的性子,如何能接受日復一日地思考、永無下班一說的靈感捕捉;如果不是順應人性,跟著鼓勵、自我愉悅的狀態,有了持續性積累,此刻的我又能做什么呢?
正是這些思考,有了下圖中的三個具象問題:
其一,如何評判反饋正負效應,并應該如何執行下一步?是什么因素正在影響你的思考與決策?
其二,在接收不如意反饋后,是歸結于自己不合適、還是外部環境影響?如何厘清放棄與繼續,是迫于形勢無奈之舉、還是真的不想要?
其三,如果你不懂得自己選擇之下的默認潛規則,接受不可控的結果,那么當現實浮現時,你該如何接納自己的挫敗感與無助?

目的與手段相一致 方法論思考
某種意義上,這三個問題貫穿了我過去兩年的生活,直到今天,我依舊為之所擾。但當我發問的那一刻,我明顯消除了諸多的焦慮與不安,有了更具體、具象的視角聚焦。
畢竟,找到了問題,就已在解決問題的路上。要知道,一件事從想要到落地需要邁過重重關卡,唯有熱愛才能帶來殘缺的堅持,而不導向中途放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花花相異”(ID:xuannuan-weiguang),作者:化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