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繁花》的配樂,為什么那么貴?

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 | 亦思
《繁花》大結局,汪小姐開著凱迪拉克到至真園去還車,未曾想,至真園已然停業,而留車給她的寶總也不知去向。王菲的歌曲《執迷不悔》響起,“要我用誰的心去體會,真真切切地感受周圍”。
那一刻,很多觀眾應該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太“響”了!
《繁花》的BGM沒法不“響”,劇里挑的歌,張學友的《偷心》、王菲的《執迷不悔》、王杰的《安妮》和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都是那個時代的“時代曲”,還有跨時代的經典,莫里康內的《Dinner》。

錢的聲音也很“響”,據說王家衛為了《繁花》里的57首版權音樂花了超過1000萬,平均一支作品的授權費用約18萬元。18萬用一首歌是什么概念?這么說吧,有的歌手做一整張專輯的預算都沒這個數。
然而,1000萬,只是保守估計。
A
《繁花》的BGM真的那么貴嗎?
《繁花》第14集,汪小姐想要寶總一個準信,到底還需不需要她,寶總選擇了回避,汪小姐坐在排骨年糕店里黯然神傷,寶總則在另一個地方借酒澆愁,張學友的歌聲響起,“讓我偷偷,偷走你的心。”

張學友這首《偷心》發布于1994年,收錄在同名專輯中。《偷心》當年雖然沒有《吻別》和《祝福》火,但也是一首曾經響徹街頭巷尾的歌曲。“讓我偷偷,偷走你的心。”這一句歌詞,足以勾起很多過來人的回憶。
《繁花》里勾起回憶的當然不只《偷心》,《執迷不悔》、《安妮》、《我的未來不是夢》、《光輝歲月》、《再回首》、《新鴛鴦蝴蝶夢》、《愛拼才會贏》、《無地自容》、《無言的結局》和《突如其來的愛情》等等,每一首歌都是一次“回憶殺”。
普通人看到的是“回憶殺”,業內人士看到的是“真有錢”。
微博上一位電影博主回憶說,當年跟環球音樂以及音著協談兩首歌的使用,一首授權費加錄音授權發行費報價40萬(不含詞曲版權,另行購買),一首97萬(不含歌詞版權另行購買)。

同樣曾經談過影視歌曲授權的老陳證實,這個數字并不離譜,他當年受托為一部電視劇談歌曲授權,詢了一圈價,報價都是六位數。
六位數已經算少的了,《廣告狂人》當年選用了一首披頭士的歌曲,只用了一分鐘,花了2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75萬,披頭士題材電影《Yesterday》用了17首披頭士的歌曲,媒體估計授權費用不少1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7000萬,平均一首歌授權費用超過400萬人民幣。
所以說,《繁花》里57首版權音樂花1000萬并不夸張,實際支出,只會更多,不會更少,畢竟,用的都是熱門金曲,就像披頭士一樣,張學友和王菲的大金曲會便宜讓你用嗎?不會。
何況還有莫里康內和小田和正的《突如其來的愛情》,在版權這件事上,老外軸得很。

B
貴有貴的道理
在音樂行業里有一個不太常見的詞,Synchronisation,簡稱Sync,它指的是影音同步授權。
同步的意思就是說,一個影視作品里,音樂和劇情是綁定的,按照合同約定,某一段音樂只能用在某一段影像里,多用一點或者用在其他段落里,就要另外收費。
影音同步授權涉及到的權利是詞曲和錄音版權。談判相對比較復雜,費用多少主要取決于音樂的使用長短、視頻段落的重要性、是否熱門歌曲、用原曲還是翻唱,等等。
所以,BGM的授權便宜不了,何況王家衛對于音樂的要求還很高。

《繁花》片場一角,處處是細節
胡歌說,拍《繁花》的時候,王家衛自己有一個曲庫,在片場一邊拍一邊放歌,那個時候,對于哪段劇情用什么樣的歌曲,怎么同步,他大概已經心里有數了。
《繁花》第16集,寶總在會所喝高了,離開的時候,穿上外套的同時,歌聲響起,王杰和葉歡合唱的《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夜里有風風里有我,我擁有什么 云跟風說風跟我說”,這一段同步就很妙。

貴有貴的道理,好音樂有好音樂的價值,想想看,如果把《偷心》換成《懸溺》,這劇你還能看得下去嗎?
一段好的BGM不但能夠觸發觀眾內心深處沉潛的情感,而且能夠讓劇情發展回味無窮,甚至具有跨時代的影響力。
《繁花》第27集,李李和寶總吃火鍋,酒過三巡,在莫里康內的《Dinner》伴隨下,李李對寶總說,“你是個念舊的人”,寶總回答:“我無舊可念。”那一刻,相得益彰的音樂,擊中不少觀眾。

一位網友看完《繁花》第27集,在網上評論說,“一曲莫里康內開始,我心又澎湃,不說劇情多吸引我,音樂足以。”
莫里康內的《Dinner》最初是電影《嘉莉琺夫人》的配樂,誕生距今已經半個多世紀,但仍然在王家衛的作品里不斷回響,讓觀眾心有戚戚焉,這樣的音樂,如果很貴,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C
影音同步授權,有錢途
2023年,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的年度報告稱,影音同步授權收入增長了22.3%,是十年前的十倍。
影音同步授權的范圍包括影視、廣告和游戲等,凡是音樂和視覺結合的內容,都涉及這個授權。對于創作者來說,這是重要的收入來源。當年斯科特·布勞恩買下泰勒·斯威夫特的錄音版權,泰勒·斯威夫特的第一個反制措施就是拒絕所有老歌的影音同步授權。
盡管在21世紀前十年,音樂行業的低谷期,業內許多人樂觀地認為在電視、電影和廣告等視覺作品中同步授權是一個潛在的增長領域,但多年來它增長有限。在IPFI發布的年度報告中,Synchronization直到2010年才開始出現。

IFPI《2023年全球音樂報告》
21世紀第二個十年,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視頻網站的快速發展,各大平臺出于競爭需要樂于投入重金去制作原創內容,影音同步授權隨之快速增長起來,尤其是在2018年以后,增長出現了激增的趨勢,全球影音同步授權收入連續多年兩位數增長。
得益于影視和視頻的快速發展,中國市場的影音同步授權也發展很快,IFPI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市場的影音同步授權收入比2017年翻了三倍,但2021年之后略有下降,這跟影視行業受客觀情況影響有關。
復古風勁吹幫了大忙,一位業內人士說,為了制造“回憶殺”,影視作品中大量使用老歌,效果明顯。《繁花》借助老歌的力量,制造了現象級的“回憶殺”。

游戲也有功勞,盡管很多游戲都致力于自己出資創作音樂,拳頭游戲還創辦了自己的音樂廠牌,但像《FC》(以前叫《FIFA》)和《俠盜獵車》這樣的熱門游戲,為影音同步貢獻了不少收入。
不可忽視的還有廣告方面的同步授權。一位業內人士稱,品牌內容工作室變得越來越復雜,對于音樂授權的需求量越來越高,所有這些都有助于同步授權收入的增長。
放眼整個娛樂產業,視頻的重要性有增無減,游戲的發展方興未艾,另外,蘋果的Vision Pro發售在即,元宇宙時代近在眼前,有業內人士認為,虛擬世界里的影音同步授權也是一個機會。“現實世界里的同步需要付費,虛擬世界里的同步也需要付費。”
-全文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