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盒馬對線上訂單收取1元包裝費,部分消費者不“買賬”
近日,多名網友吐槽稱生鮮電商平臺"盒馬"開始對線上訂單強制收取包裝費,如此隨意更改規則"吃相難看"。

本文圖片均為“新聞坊”微信公眾號 圖
還有人反映,即使取消訂單,平臺也沒有退包裝費,或者申請退包裝費,結果收到了1元優惠券。

對于這多收的1元錢,部分消費者并不“買賬”。


也有消費者表示,其他購物平臺也收取類似費用。


對于這一新收費項目,盒馬官方客服表示因業務調整,今年1月1日起,每單收取1元打包費。

此外,顧客收到商品后,可根據訂單實際情況,聯系售后處理退包裝費。


盒馬官方客服:是從2024年1月1日開始的,每單收取一元打包費。
記者:如果是一箱水果,就是沒有用到塑料袋的話,這種也要收費嗎?
盒馬官方客服:包裝的話,您可以聯系我們這邊給您處理,比如說那種大件,米呀水呀這種沒有包裝的話,您可以聯系我們這邊給您處理售后。
記者:如果取消訂單的話,包裝費會退嗎?
盒馬官方客服:等您下單之后,我這邊給您處理售后,我這邊能看到退不退得掉,因為這個是根據每個訂單進行處理的。
不過,盒馬客服的解釋并未平息網上的吐嘈,那么,消費者到底有沒有提前選擇"無須包裝袋"的權利?收貨后又能否將包裝費申請退款呢?來看記者求證調查。
1月3日上午,記者打開盒馬APP發現,目前的下單頁面,的確已增加了"收取1元包裝費"的條目,并且不能自行取消勾選。

下單后,訂單頁面直接生成了兩條記錄:分別是商品本身和1元的包裝袋,且包裝袋無法單獨申請退款。

記者嘗試取消訂單后發現,包裝費和貨款被一并原路退回。

隨后,記者又試著下了一單不需要額外包裝的成袋大米,下單時同樣被強制收取了1元包裝費。

要想退回這1元包裝費,只能手動申請,并填寫理由、上傳照片后,才能退款成功。
對于收取包裝費,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表示,消費者應有選擇權。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一方面,消費者是有選擇權的;另一方面,現在的消費者對于綠色環保可持續也非常重視,一定會有很多消費者表示“不需要再多一個塑料袋”。對此,我認為盒馬應該給消費者“不用塑料袋”的選項,消費者可以自己將籃子放在門口收貨,我們限塑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夠更少地使用塑料袋。
田小豐律師則認為,盒馬應事先做出提醒,而非一收了之。

田小豐律師:這種收費存在一定的合理理由,比如說現在電商平臺的競爭更加激烈了,為了降低成本,也可能是響應國家限塑令的要求。但是,一收了之的做法并不提倡,應該提前告知消費者,可能要調整收費的標準,然后給消費者一個事先勾選的權利,而不是采取事后退款,其實給消費者增添更多的麻煩。
不過,就在1月3日下午,當記者再次打開盒馬APP下單時,發現某些不需要額外包裝的產品,如成箱水果、5千克成袋大米,下單時已默認無須支付包裝費。然而,下單2.5千克成袋大米時,仍須默認支付包裝費。收與不收的標準,尚不明確。

田小豐律師表示,收費標準應當事先明示,且應更加明晰,以避免產生消費者和平臺之間的矛盾,也更好地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查詢發現目前在同類平臺當中,山姆也收取包裝費。"叮咚買菜"稱,目前為免包裝費試用期。而樸樸超市、小象超市平臺暫未收取包裝費。
此外,社交平臺上還有不少盒馬會員反映,原本每月31次的會員免運費政策,最近改為每日1次,如今再加上包裝費以后買小件商品更不劃算了,甚至指控平臺單方面讓會員權益縮水。
那么,平臺此舉是否有擅自更改合同之嫌?一起來聽聽律師的意見。

陳斌寅律師:對于已訂立合同的消費者,突然面對平臺單方變動格式條款取消權益,從目前的內容上來看,這種變動稱不上是合理的,而且是明顯會加重消費者的責任。而且在購物時并未看到平臺事先通過彈窗、或加粗字體的方式達到讓消費者了解變動的含義和變動的目的的程序,所以目前無論是從內容和程序上來看,盒馬X會員這次平臺變動,尤其是對已簽訂合同的消費者的合同條款變動,在法律上是值得商榷的。
(原標題為《這兩天上海人下單時懵了,知名商超偷偷開始收這錢了!網友:吃相難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