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3年大宗商品表現分化:金價創歷史新高,原油全年跌逾10%
2023年業已收官。在通貨膨脹回落、全球經濟走弱、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以及地緣政治的共振下,大宗商品走勢跌宕起伏。
黃金賺足了眼球,一路走強,現貨黃金在2023年12月4日的盤中交易中達到創紀錄的2144.68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也一度站上2150美元/盎司關口。相較于國際金價強勁走勢,今年國際原油市場則表現較為疲軟,原油期貨創下自2020年以來的首個年度下跌。同時,金屬更是經歷了一個慘淡的熊市,主要金屬價格跌跌不休。
展望2024年,美聯儲是否會如市場預期般開啟降息周期,地緣政治沖突是否能夠緩解?主要大宗商品將如何表現?
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全年漲13.45%
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陰影下,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的光芒卻越發閃耀。
截至12月29日,COMEX 2月黃金期貨結算價收跌0.56%,報2071.80美元/盎司,主力合約2023年累計上漲13.45%。
高盛指出,黃金今年的表現與其作為尾部風險對沖工具的吸引力及其與實際匯率和美元的關系密切相關。與黃金在地緣政治高度緊張時期的歷史表現一致,黃金價格在巴以沖突爆發后的頭25天內大幅上漲8%,但隨后因風險溢價消退和美國經濟數據強勁而下跌。金價下跌所反映的是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強所帶來的壓力。
回顧黃金2023年的走勢,今年年初,在美元疲軟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滑的推動下,黃金價格快速拉升,出現了單邊上漲行情,然而,隨著美聯儲在2月初宣布加息25個基點,金價隨即暴跌,2月28日,黃金價格收于年度最低點附近。
進入3月,硅谷銀行危機的爆發給全球金融體系帶來了沖擊,避險情緒再度推動金價走高。5月4日,黃金價格達到接近歷史新高的2049.44美元/盎司。
7月至9月,黃金總體出現下跌走勢;10月5日,黃金價格跌至1820.08美元/盎司的年內低點。然而,10月7日中東新一輪沖突爆發,黃金價格再度高走,在地緣政治危機和其他因素的支撐下,現貨黃金在12月4日的盤中交易中達到創紀錄的2144.68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也一度站上2150美元/盎司關口。
黃金價格不僅受到美元實際利率、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各國央行大規模持續購入黃金也是重要推手之一。
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各央行的黃金凈購買量達到創紀錄的800噸,今年全年的凈購買量有望打破去年1136噸的歷史最高水平。僅今年第三季度各央行就合計購買了337.1噸黃金,是2000年開始統計的世界黃金協會數據系列中排名第三高的季度購買量數字。
摩根大通預計,美聯儲在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上半年的降息周期,預計將在2024年年中左右引發大宗商品的突破性反彈,并將金價推至新的名義高點,目標峰值為2025年2300美元/盎司。
原油:震蕩下行
另一個重要大宗商品品種原油期貨則在2023年創下自2020年以來的首個年度下跌。
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石油產量削減以及全球控制通脹措施的影響,WTI原油期貨全年累計下跌約10.7%;布倫特原油期貨2023年全年累計下跌約10.3%。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在對經濟危機的擔心和歐佩克大力度減產的交錯中跌宕起伏。2023年3月,受到歐美銀行業危機影響,歐美原油期貨一度跌至15個月來最低。第二季度沙特阿拉伯等國宣稱將自愿額外減產,4月份歐佩克決定大幅度減產,隨后又將減產延續到年底,國際油價得以提振。9月,原油期貨價格沖高至接近每桶100美元后又跌回到接近年初的價位。
10月以色列和哈馬斯爆發戰爭后,由于擔心更廣泛的沖突可能會限制中東的供應,石油期貨價格大幅上漲,但最終因為未波及中東產油地區,油價再跌至每桶70美元左右。12月,紅海航運危機擔憂的出現,原油期貨再次出現波動,隨著有航運公司表示將恢復通過紅海的航運,緩解了市場對供應的擔憂,導致原油價格在年底出現了大幅下跌。
展望2024年,嘉盛集團認為,全球供應的這種轉變仍然是歐佩克面臨的關鍵挑戰,隨著市場份額收縮,歐佩克可能會采取進一步措施來支撐油價。隨著中東和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日益緊張/沖突加劇(這可能影響生產/運輸),這兩大威脅是明年油價最大的變數。
在綜合考慮OPEC+的供應限制以及非OPEC+國家的產量增長后,標普預計,原油市場明年將走向“新平衡”,2024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將處于75美元至100美元之間。
高盛預計原油2024年的價格會窄幅波動,價格波動幅度不大,為應對緊縮沖擊而增加的閑置產能應該會限制價格的上行走勢。
金屬:跌跌不休
2023年,工業金屬經歷了一個慘淡的熊市,高利率引發的制造業衰退在全球蔓延,主要金屬價格跌跌不休,標普GSCI工業金屬指數年內下跌超6%。
其中,鎳是今年表現最差的工業金屬,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期貨價格年內跌幅達到了45%,這是自2008年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和倫銅超過3%的漲幅以及新加坡鐵礦石約20%的漲幅形成鮮明對比。
2023年是鎳光芒褪去的元年,國內電積鎳產能開始投產,鎳元素由結構性過剩轉向全面過剩,疊加需求端未見明顯增量,累庫預期兌現,擠倉風險消除。國內外鎳價同步大幅回落,跌幅均超40%以上,已跌破國內硫酸鎳和外采原料成本線,逼近印尼鎳礦成本線。
廣發期貨分析稱,2023年鎳盤面出現趨勢性下跌行情,其背后是產業周期性的因素,由此前的“新能源快速發展—供需錯配—低庫存溢價上升”轉換為當前的“新能源去庫存—供過于求—低庫存溢價回吐”。8月印尼政府廉政調查導致鎳礦配額審批進程緩慢,鎳礦供應偏緊支撐鎳價反彈。但隨后,9月旺季來臨,工業品需求不及預期,疊加鎳趨勢性累庫跡象明顯,鎳價急速下跌。至年末,外采中間品生產電積鎳工藝虧損,盤面繼續向下動力不足,陷入階段性底部區間震蕩。
今年以來,由于全球經濟逆風等不利因素,工業金屬價格一直承壓。追蹤六種金屬的LME綜合指數今年下跌超過5%,并且勢將連續兩年下跌。
電池金屬今年普遍價格大幅下挫,除了鎳之外,鋰價跌至兩年來的最低水平,鈷價跌至四年來的最低點。
銅則成為了今年少數錄得上漲的金屬之一,這主要得益于四季度的反彈,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押注提振了銅價。高盛最新預測,銅價將在12個月內達到每噸10000美元。
此外,鐵礦石今年迎來了2020年以來的首次年度上漲,2023年內累計漲13.44%,逆襲基本金屬漲幅第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