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技術派|美研制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海狼”后代幾斤幾兩?

美國通用電船公司公布的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渲染圖。
美研制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任務定位與美國海軍現役的“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類似,瞄準大國作戰。
美國通用電船公司近日展示了美國海軍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SSN(X)最新渲染圖,并同時提到目前該公司已建立了SSN(X)攻擊型核潛艇的項目辦公室。這引起了外界對美國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關注和討論。
瞄準大國作戰的“海狼”后代
相對于幾乎無法實戰使用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以常規戰斗部的魚雷、反艦導彈、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和水雷為主要武器,可以廣泛參加實戰(冷戰期間,不少攻擊型核潛艇還配備戰術核武器,但冷戰結束后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配備,但這幾年又出現了為攻擊型的核潛艇配備戰術核武器的苗頭),比如馬島戰爭、海灣戰爭等,核潛艇都出現在了戰場。因此,攻擊型核潛艇是各核大國海軍中裝備數量最多的核潛艇,可執行戰略導彈核潛艇或航母編隊護航、戰略戰役偵察、破壞敵方交通線等任務,在海軍作戰體系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是戰略導彈核潛艇或航母的“水下保鏢”。

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很可能具備更好的水下隱身性能。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攻擊型核潛艇最多的國家,截至2022年年底,美軍擁有50艘攻擊核潛艇,包括25艘已服役多年的“洛杉磯”級、3艘“海狼”級以及22艘較新的“弗吉尼亞”級。
正在建造的“弗吉尼亞”級將成為未來美國海軍30年內攻擊型核潛艇力量的中堅,共計劃建造62艘。該潛艇水下排水量為7800噸,最大潛深488米,艇上裝備一座S9G型壓水堆,采用泵噴推進裝置,水下最高航速為34節,首艦于2004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在建造過程中,“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不斷改進,出現了多個批次。現役的“弗吉尼亞”級Block I至Block IV型裝備有12具垂直發射單元與4具533毫米魚雷管,可搭載12枚“戰斧”巡航導彈以及25枚Mk 48魚雷。“弗吉尼亞” 級Bolck V型是該級潛艇中的最新批次,長度將從114.9米增至140.2米,以此裝載“弗吉尼亞載荷模塊”(VPM),可搭載40枚“戰斧”巡航導彈,而之前的型號僅能搭載12枚“戰斧”巡航導彈,并且還可以搭載高超聲速導彈。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是戰略需求轉變和成本控制下的產物,“弗吉尼亞”的“前輩”——“海狼”級是冷戰末期美國設計的第一款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設計集中了美國當時潛艇技術當中所有的精華,無論是高速性、安靜性還是信息化程度及火力,都達到了當時攻擊型核潛艇的頂峰,但代價是造價昂貴,首艇高達30億美元,遭到美國國內各界的質疑。蘇聯解體后戰略環境大變,以蘇聯為對手進行大洋決戰的“海狼”級核潛艇也就失寵,建造了3艘后便取消了后續的建造計劃。為了替代“洛杉磯”級核潛艇,美國海軍在繼承“海狼”級技術的基礎上降低部分指標(如最高航速和最大潛深等),研制一款造價相對較低且適合大批量生產的攻擊型核潛艇——“弗吉尼亞”級核潛艇。
雖然“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算是“海狼”級的“青春版”,但綜合性能在世界上依然是數一數二的,但常言道,此一時彼一時,時間來到21世紀的第二十個年頭,美國海軍認為時過境遷,以往注重多用途和近海作戰的“弗吉尼亞”級在大國競爭的環境下并不能滿足21世紀30年代以后的作戰環境,因為競爭對手的攻擊型核潛艇不會一直是昔日的“吳下阿蒙”,未來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應瞄準大國作戰。
初探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
其實早在2014年美國海軍高級官員就表示,美國海軍已著手進行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SSN(X)的前期研發與準備工作,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大國在一些核心裝備都是實行“裝備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下一代”的模式,當時“弗吉尼亞”級潛艇已經列裝十年,研制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不僅為了海軍,也為了造船工業。
根據美海軍《2020財年海軍艦艇長期建造計劃》,首艘該型潛艇將于2031財年與1艘“弗吉尼亞”級核潛

為了降低成本,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可能繼承一些“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相關技術。
艇一并采購,后續潛艇將從2034財年開始建造,計劃每年采購2至3艘,計劃在21世紀40年代末列裝數量達到66艘。根據之前公布的資料,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將在2034年起開始研制,2037年開始采購,每年的采購數量為1-2艘,這也說明美國海軍將計劃時間提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軍海軍的急迫感和危機感。
目前,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SSN(X)共有3種設計方案:一是基于“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進行設計,二是基于“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進行改進,三是采用全新設計。但無論采用哪種方案,在技術上要一方面能夠滿足美國海軍今后應對與主要潛在對手尤其是大國進行水下抗衡,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有效的實施美國海軍未來的“全譜反潛戰” ,并能在對手方拒止水域內進行更長時間的水下作戰行動。也就是說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任務定位類似于“海狼”級核潛艇,重點強調反潛作戰能力,試圖通過提高潛艇的靜音性能、深潛性能與航行速度,與同等級別的對手爭奪水下優勢。
根據美國未來戰略和潛在作戰對手,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尺寸應該與“海狼”相仿,在一萬噸左右,會大量采用“哥倫比亞”級新型戰略導彈核潛艇的技術。 比如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核反應堆可能會采用“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新型核反應堆的相關技術,堆芯壽命和可靠性進一步提高,自然循環能力更高,最高安靜航速可能會有所提高。為了降低噪聲,靜音電力推進系統、整體式浮筏技術、消聲瓦等降噪技術應該都會運用到潛艇上,艇體外部更加簡潔并且采用降低水流體噪聲的設計,噪聲等級在“弗吉尼亞”級基礎上有進一步降低。在水聲設備和艇載武器方面,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肯定會采用艇艏保形聲吶、舷側陣聲吶和拖曳陣聲吶,態勢感知能力進一步增強。美軍在2021財年預算案中提到,希望該型潛艇能與包括水上、水下無人艦艇在內的各種平臺共享信息。

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大概率會配備無人潛航器。
艇載武器方面,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應該會配備多個魚雷發射管和垂直發射裝置,配備重型魚雷、反艦導彈、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以及高超聲速導彈。在實施魚雷和反艦導彈攻擊時,目標數據可能來源于其他平臺,遠程反艦和反潛能力有了很大程度提高。有消息稱,美國海軍正在研制航程超過100千米的重型魚雷。在對地攻擊方面,“戰斧”改進型或“戰斧”替代型號可能出現在潛艇上,高超聲速導彈也將是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重要武器之一。在無人潛航器快速發展的當下,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大概率會配備無人潛航器以及潛射無人機,提高潛艇的態勢感知能力以及攻擊能力。
但是,對潛艇作戰能力要求越高的背后是高新技術的堆積,必然造成潛艇研制和建造成本的增加。美國國會預算署于2021年4月發布《關于30年海軍造船計劃(2020)分析》。該文件指出,海軍預估SSN(X)核動力攻擊潛艇的平均采購成本為58億美元,國會預算署預估成本為62億美元,這一價格已接近甚至超過一些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價格,美國國內對高價建造大型核動力攻擊潛艇存在諸多不同意見。高昂的成本是否會導致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項目成為又一個“海狼”,有待進一步觀察,而且若采用過多新技術,還有可能導致項目拖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