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倆的真實八卦,很難評
01
看完貝克漢姆的紀錄片有一段時間了,四個多小時,我斷斷續(xù)續(xù)看了好幾天,也推薦給了很多朋友。想寫點什么,因為有些東西不吐不快,但又總感覺如鯁在喉。
坦白講,剛開始我是看到了他們婚姻中的“恨意”。
這種“恨意”在貝克漢姆身上的表現(xiàn)是冷漠和揭穿。
紀錄片開頭就有兩個細節(jié),維多利亞被問到和貝克漢姆最初的愛情,她很客氣地講到,兩個人的家庭背景相似,父輩都是工作很努力的工薪階層。
結果貝克漢姆從另一個房間探出頭來,毫不客氣地揭穿她,有種咄咄逼人的架勢,問她小時候爸爸開什么車送她上學。
還有個細節(jié),是維多利亞出門,說要去一趟時尚工廠,貝克漢姆也是揭穿她,她坦白說,好吧,去做臉。
當時我在朋友圈寫,其實婚姻中出軌被原諒的那個,會更恨對方。
很多人問我什么,我當時講不清楚,就是觀察一些名人案例,還有身邊真實的婚姻案例,隱隱約約得到的直覺。
02
在看完貝克漢姆的紀錄片之后,這種直覺背后的邏輯似乎浮出水面了。
恨意從何而來?
首先,婚姻中出軌的那個人,并不覺得回歸家庭是因為對方的原諒,他們認為回歸是自己的選擇。
真相很殘酷的。敢于背叛婚姻的那個,是更不怕失去的那個,也是婚姻中占據隱蔽權力高位的一方。
關于出軌和原諒的話題,我的兩個基本觀點是:第一,出軌不會被真正原諒,第二,被背叛的那個人,其實也沒資格談原諒,因為主動權根本就不在TA那兒。
因此,被原諒的那個人,會覺得自己被道德綁架了。
他們會認為對方永遠占據了道德高位,所以會忍不住去揪住對方的“錯誤”,揭穿對方的“虛偽”,來證明“其實你也沒那么好”。
其次,這種恨意,更大程度上,是把對自己的恨,投射到了對方的身上。
也就是說,其實他們自己心里過不去那個坎,無法面對自己人性中壞的一面。
紀錄片的采訪里,這一點被很真實地表現(xiàn)了出來。
談及20年前的出軌風波,維多利亞可以很坦誠表達自己的恨和痛苦。可是當被問到那段時間怎么走過來的,對孩子有什么影響,貝克漢姆的回答一律是“我不知道”。
他不想談,是因為他無法面對。
更何況,他是那樣一個追求完美,有著杰出成就的人。他無法面對自己人生“污點”的那一面,人性中“壞”的那一面。
這種“無法面對”,其實也是因為,這樣的人,本質上善良的,對自己的人格有著高標準要求的。
人性就是這樣復雜。
03
其實比起出軌,他倆的婚姻更令我感慨的是,時間會帶走很多東西,有些東西真的就永遠地消逝了。
紀錄片里回放了很多他們年輕時的照片和視頻。
兩個人都那么美,那么驕傲,眼睛里都閃著光。
他們之間,曾經那么那么甜,那樣的愛意涌動。他的羞澀寵溺,她的鬼馬俏皮,那么多流光溢彩的瞬間。
如今看來只是感動得想哭。
后來他們經歷了很多。
事業(yè)跌宕起伏,但是最終攀上了名利財富的頂峰。家庭經歷過出軌風波,但最終生了四個孩子,擁有了世俗圓滿。
但是有些東西也永遠消逝了。
紀錄片里有個很小的細節(jié)。視頻回放他們戀愛時期,維多利亞霸道地跟小貝講,我不允許你喝咖啡的時候,你就不能喝。
鏡頭的這邊,49歲的維多利亞輕輕說,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直言不諱了。
我在心里也輕輕說,因為沒有人能接納和寬容你的直言不諱了。
04
倒也不是什么愛不愛的問題吧。
我只是覺得,人生就是一個越來越越孤獨的旅程。
年輕時大家都會輕易激動,輕易上頭,輕易憤怒,連爭吵都會認認真真地掰扯。
人到中年,很多情緒都只是算了。
中年人被世事累積了很多的疲憊,親密關系里沉淀了太多委屈和傷害。大家也不再有年輕時單純的心境和充沛的能量。而且,頂峰相見過的人,下坡路可能會更加掙扎和痛苦一點吧。
05
最后,我還有一點感慨是,小貝的職業(yè)精神和刻苦專注,真的有觸動到我。
他的童年應該是非常不容易的。
他的爸爸簡直和郎朗的爸爸有一拼,都是在孩子身上傾注了自己畢生的夢想,都是對孩子進行魔鬼式的訓練,都是苛刻地完美地要求孩子達到極致的標準。
因此,任何領域金字塔尖的人,都不僅僅來自天賦異稟,在天賦之外,還有時運,還有刻苦的自我鍛造。
杰出成就的背后,必定要付出非凡代價。
這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公平。
原標題:《他倆的真實八卦,很難評》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