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41歲考北電
剛過40歲,袁瑩的焦慮像潮水一樣涌來。
2021年,41歲的袁瑩通過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以下簡稱北電)繼續教育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她用死水微瀾描述當時的心境,“我的心曾是一灘寂靜的死水,北電就像那顆突然投過來的石頭。”

袁瑩收到北電的錄取通知書。 本文圖片均由 受訪者 提供
再次擁有學生身份之前,袁瑩的社會身份是一名財務工作者,每天要和數不清的數字打交道,沒有人知道她心里還有一個演員夢。
對袁瑩而言,在40+的年齡考北電,不只是一個圓夢之旅,更是對中年迫近帶來的焦慮與彷徨的對抗。“一過40歲,忽然發現時間好像不夠了,青春馬上要結束了,很多東西再難抓住。”完成夢想像一場自救,袁瑩不想讓飛逝的青春和人生在遺憾中落下帷幕。
在充滿壓力和焦慮的中年階段,重回學校不只是人生新的嘗試,也讓袁瑩明白,人生雖已近半,但她仍有機會擁抱新的可能。
以下根據袁瑩口述整理:
心結:會計的演員夢
我叫袁瑩,今年43歲,目前在一家影視制作公司做財務。2021年我通過成人高考,考上了北電繼續教育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對我而言,在40+的年齡考北電,不只是一個圓夢之旅,更是一種對抗,對抗中年迫近帶來的焦慮與彷徨。
從小我就特別喜歡表演,上學的時候想考北電,但家里人覺得女孩子應該學個穩穩當當的專業,出來好找工作,認為學藝術不靠譜。后面就放棄了,這么多年,這一直是我心里的結。
我大學選的是會計專業,畢業后就在傳統行業做財務。工作幾年到了年齡,和大多數人一樣,混混沌沌地結婚生子,每天按部就班上下班,帶孩子,人像車輪一樣,被推著滾著往前走。夢想離我越來越遠,那時候我也沒想去突破,現在想想不到30歲的時候還是有機會去考北電的,但把那個10年錯過了。
34歲之前我一直在傳統行業做財務,34歲后跳槽到了一家影視制作公司的財務崗。原單位朝九晚五很穩定,之所以跳出來,就是覺得新單位離我的夢想更近。公司(員工)去外地拍戲,我也會跟著去劇組,因為喜歡表演,我進劇組唯一的要求,就是給我安排一個有臺詞的小角色。劇組人覺著好玩,一個財務大姐每次到劇組還要演個戲,戲癮咋這么大。
考北電看起來是偶然,但更像是個必然。
2021年因為新冠疫情,好多劇開不了機,業余時間忽然變多了,再加上中年焦慮,覺得時間好像不夠了,青春馬上要結束了,總想趁著青春還有小尾巴的時候,去完成一些什么。
我印象很深,有一天上班,電腦屏幕右下角突然彈出一個廣告,上面寫著距離全國成人高考報名截止日期倒數第四天。平時那些廣告我肯定不會去點,但那天鬼使神差“啪”就點開了。鏈接打開,能報考的藝術院校有三個,北電、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當時心里忽然冒出個聲音,要不要報名試試。我都40多歲了,回想之前的人生有很多遺憾,其中最大一個愿望,就是特別想上一個自己喜歡的大學,還沒實現。
我想考北電的表演專業,但考慮到沒有年齡優勢,擔心被刷下去,剩下的導演專業和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我選了后者。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培養的是編劇,編劇專業不卡年齡,而且隨著年齡增長,人生閱歷增加,編劇反而會越老越吃香。
我把考試信息認真的看了一遍,有文化課考試和校考專業課考試。文化課考試共三門,分別是政治、英語和藝術概論。專業課考試有命題創作和故事寫作。
報名后開始備考,但備考過程并不容易。我一般會利用上下班坐地鐵的時間,晚上把孩子哄睡后的時間學習。學習英語的過程特別痛苦,要背很多單詞,大段的英文閱讀理解根本看不懂,好幾次想半途放棄。當時我丈夫還勸我,“唉呀,這么大歲數了,干什么呀,還考試,還上學,還嫌不累啊。”我后來一想不行,必須努力一把,努力過沒考上也不后悔。
2021年10月2日參加校考專業課考試。10月23日參加全國文化課考試。我坐在考場上,看著試卷上寫著“2021年全國成人高考”特別感慨,當時就想,如果上面寫的不是2021年而是2001年,倒退20年該多好啊。
12月2日公布錄取結果,因為心里忐忑前一晚也沒睡好,早上8點打開電腦,查了一次沒出結果。熬到9點再查,被錄取了。三門文化課分數線不到200分,我考了235分。專業課滿分150分,我考了123分。
圓夢:擁抱人生的無奈
2022年,我再次成為一名學生。北電成人高考學制是3年,因為疫情我們上了一年網課。今年是第二年,課程恢復了線下。
今年初春第一次進校園上課,校園里有很多年輕的女孩子,很多人上身穿件大帽衫,下身光著腿就穿了條牛仔短褲,迎面走來青春撲面。跟她們相比,我像個中年老阿姨,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兩條秋褲,包里還放著保溫杯,就很反差。
我們班里學生年齡普遍比較小,老師上課的時候曾對年齡做過一個調查,他讓20多歲的舉手,呼啦啦舉起來一大片。讓30歲以上的舉手,只有稀稀拉拉五六個人。我可能是班里唯一一個40歲的。跟年輕人在一起上課,會有點恍惚,覺得自己又回到了20歲。

袁瑩在教室上課。
人到中年確實會有年齡焦慮。我身邊很多人,30多歲就開始焦慮,說自己老了。我38、39歲還沒有這種焦慮感,但一過完40歲生日,焦慮像潮水一樣涌來,我感到了對年齡的恐懼,對容貌(衰老)的恐懼。
心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40歲的第一個夏天,我不敢穿短褲了,于是那個夏天我把所有的短褲都拿到裁縫那加長了。40歲之前,身邊很多人勸我,出門要化妝,但我并不在意。40歲之后,覺得出門得化一下妝了,要修飾一下,不能再以真實的狀態去示人了。人家都說四十不惑,什么都看透了,心態應該很平和,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我反而比以前更謹慎了。
今年夏天我把考北電的經歷發在了小紅書,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很多人好奇我的選擇,也有人因此受到啟發。我分享自己經歷的初衷,是想給自己一點鼓勵,也想告訴同齡人,40+的女人不要那么焦慮,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袁瑩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考北電的經歷。
當然,我也想告訴那些20多歲的孩子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年華。我20多歲的時候家里人跟我說,現在是最好的年齡要珍惜,我根本聽不進去,但青春就是轉瞬即逝。30歲之前時間過得很慢,但一過30歲時間就變快了,40歲之后就更快了。
人生過半,也讓我忽然明白了很多以前解不開、困在里邊的事情。
我年輕的時候也迷茫,覺得自己性格內向,總想變得開朗一些,然后就總想去迎合別人,不屬于自己的圈子硬要擠進去,去參加一些無聊的社交活動,認識一些所謂的朋友,浪費自己的時間,沒有任何意義。現在回頭看會更明白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但時光已經回不去了。
對我而言,當下確實是一個挺無奈的階段,但無奈之中又有一種不想向命運低頭的心態。考上北電后,我的心境就像死水微瀾,本來是一灘寂靜的死水,突然一個小石頭“啪”投過來,起了一些波瀾,一顆要“死去”的心忽然又活了。某種程度,這治愈了我的中年焦慮。
接下來,還得繼續往前走,不能躺平。社交平臺上很多人問我之后會不會轉行,我很認真的想了想,我的主業肯定還是財務,畢竟做了這么多年,這是我的生存之本。但我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去嘗試寫劇本,也可以拍短片,搞攝影,甚至去做一名演員。即使40+,還是可以去擴大自己的邊界,讓自己活得更充實。
人活一世,真的就是體驗,等到即將落幕的時候,你不會去想這輩子掙了多少錢,大概率會想人生未完成的遺憾。我現在就想盡量多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等我老了還能有回憶,我不想到最后只能找一個有太陽的地方待著,這挺悲哀的。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袁瑩為化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