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開一晚上20度電,“空調刺客”如何掏空你的錢包?
原創 離不開空調的 四象工作室

炎炎夏日,消暑利器除了西瓜、冰鎮飲料,最離不開的就是空調了。尤其是今年各地夏季的氣溫都有創下新高的趨勢,怕熱星人們恨不得每時每刻都與空調相伴。
但是與享受涼風習習的代價是高額的電費,每個月結電費賬單時,心瞬間比22度的空調房還要冷:有人住著10平米的廉租房,房租800卻要交300的電費,有人歡歡喜喜搬進新家,卻喜提房東留下的5級能耗老式空調。
“空調刺客”究竟是如何悄悄掏空你的錢包的?有什么方法可既享受冷氣又能省電費呢?
文 | Paella 圖 | 四象設計部
想要了解為什么你家的“空調刺客”讓電費飆得格外高,我們需要搞清楚電費是從哪里來的,又是如何計算的。
首先,普通家庭使用空調帶來的電費支出主要有3個因素決定:使用時間、空調能耗能級、電費單價。
第一點很好理解,開空調的時間越長,電費就會越高。根據艾媒咨詢提供數據,我國消費者今年夏天空調日均使用時長大部分集中在6-8小時。
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很多,電費自然會比平均要高,因此省電費的第一招就是控制空調的使用時間,比如在客廳逗留較長時間時,記得把臥室的空調關閉;再比如出門前記得檢查各個房間空調是否關好......電費可能就在日積月累的小習慣中省了下來。

第二個影響電費的關鍵因素是空調的功率和能效比。功率是表示消耗電能快慢的物理量,單位是瓦特(Watt)。電器的功率越大,單位時間消耗的電越多。
比如微波爐的功率約在800-1000瓦,電磁爐為1900-2200瓦,熱水器1000-3000瓦,空調基本在1500瓦以上,雖然但看功率不算很高,但微波爐、熱水器的單次使用時間很短,空調的使用時間卻要按小時計算,所以就消耗電量來說,空調還是占了大頭。
人們常說的“一度電”其實就是功率為1000瓦的電器在使用1小時之后所消耗的電量,單位是千瓦時(kW·h)。由此可知,一臺功率為3000瓦的空調,使用6小時的耗電量就是18度。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空調的輸入功率是確定的,但它的制冷效果卻是另一回事。
空調耗電量與制冷量的關系,就好比一個人的飯量和他干的活。通常來說,一個人吃得越多,干得也就越多,但如果兩個人飯量相同,它們一定就干同樣多的活嗎?
這里就要引入一個新的概念——能效比,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一個人吃了多少和他干了多少活的比值。在舊國標中,空調制冷能效比(EER)是指空調的制冷量與空調器輸入功率的比值,反映空調的節能水平。
一臺空調消耗一定單位的電力后,所產出的制冷效果越好,證明越節能。而計算這個能效比的方法也很簡單,只需要用制冷量÷耗電量。假設一臺空調的制冷量是3000W,額定功率為1000W,那么它的能效比就是3.0。
由于節能高效的需求,變頻空調的出現,導致空調的能耗在一定時間內不一定是平均的,因此新國標中,則是直接取消了制冷能效比的分級依據,統一采用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
它的測量方法是持續運行1136小時后,通過制冷季節和制熱季節的制冷(熱)量及耗電量,計算出全年的能耗效率的平均值,公式是:全年能源消耗效率=(季節制冷量+季節制熱量)÷(制冷季節耗電量+制熱季節耗電量)
新國標的能耗等級同樣分為5級,按照額定制冷量,具體劃定標準如下:

為了省電,大部分消費者自然會選擇能效比較高的空調,但一臺一級能效的節能空調,其價格往往高達3000元以上。
而五級能耗的空調由于零件質量和性能較低,一般1000元左右就能拿下。因此,五級能耗空調成為了安裝在出租屋的“房東首選”,租客卻因此受了大罪。
坊間有個傳說,開一晚上的電費大約等于一碗豬腳飯,一級能效和五級能效的電費差距真的這么大嗎?
我們選擇了一臺一級能效和一臺五級能效的空調機來做簡單的計算:
一級能效的空調,標簽顯示制冷季節耗電量是275度,那么每小時耗電量就是275÷1136=0.24度;
另一臺五級能效的空調,制冷季節耗電量是588度,每小時耗電量就是442÷1136=0.52度。
這樣算下來,一級和五級能效,每小時相差0.28度電,假設一天開10個小時,則相差2.8度電。
按照現行電費計算,這個數字肯定買不起一碗豬腳飯的,但如果乘以30天,乘以365天,甚至一臺空調的壽命,那么這個差距就會越拉越大,最終有一天會超過空調價格的差距。
因此,如果你自付電費,想購買一臺能夠長期使用的空調,五級能耗空調并不是很好的選擇。
最后的影響因素就是電價了,目前全國范圍內都實行“階梯式電價”,指把戶均用電量設置為若干個階梯,分檔次定價計算費用。
以北京市居民階梯電價為例,據電力公司統計,北京居民家庭人均用電量約為1300度/年,假設普通的三口之家,年用電量約為3900度,那么總電費就是2880x0.4883+1020x0.5383,約為1811元。

按照以上的價格計算,如果說五級能耗空調的制冷季節耗電量為588度,那么夏天可能總共付出288元電費(按第一檔電價計算)這個價格乍一看并不算很高,但背后其實并沒有這么簡單。
一些出租屋配備的老舊的空調,和大量不符合新國標的雜牌乃至無牌空調,由于一直制冷效果差,無法達到預設溫度一直運轉,耗電量可能遠超出標注的標準,有網友就透露自己租的房子里一臺5級能耗空調,一晚的電量可能超過20度。
就連電費,也可能是“房東標準”。據一些租客爆料,現在許多地方的租房市場,房東代收電費已是常態,許多“無良房東”私自定價,收取高達1.5元-2元一度的高昂電費,配上“燒錢機器”五級能耗空調,又是一個賺得盆滿缽滿的渠道。這或許是許多租客愿意自掏腰包換空調卻被拒絕的原因。
可以預見的是,在老舊落后的空調被徹底淘汰出市場前,在房東私收電費的亂象被整頓之前,“空調刺客”依然會存在。因此在租房和選購家電時,別忘了慎重考慮這個可能帶來后患的問題。
原標題:《開一晚上20度電 “空調刺客”如何掏空你的錢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