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一百個城市,開一萬家健身房,他們為什么選擇逆流而上
“能夠活下來其實挺慶幸的。”
就在正式宣布“百城萬店”戰略之前,樂刻創始人兼CEO韓偉在發布會旁的媒體采訪室里留下了這樣一句感慨。
7月的最后一個周末,樂刻在杭州舉辦了“百城萬店”戰略發布會,正式宣布未來5年的發展計劃——進入100個城市,開到10000家門店。

自從2015年以小型健身房模式打入中國健身市場,樂刻在過去8年里熬過了整個健身行業的“信任危機”以及疫情,在逐漸成為國內健身行業頭部品牌的過程中,他們每次提出新的行業概念和發展方向時,總會成為焦點話題,也會受到外界質疑。
這一次的“百城萬店”也不例外——當“一座城市這么多店會內卷嗎”“中國哪有那么多好教練”這樣的質疑被拋向樂刻,韓偉和他的團隊對澎湃新聞解答了疑惑。

百城萬店,樂刻會“內卷”嗎
盡管中國的健身行業經歷過“投訴持續增長,服務口碑暴跌,社會信任度持續下滑,各種新興健身平臺和各類健身教練良莠不齊”的信任危機時期,但不可否認,大眾健身是一個朝陽行業。
2021年8月,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8.5%,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16名,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
按照這樣的發展方向,包括健身房在內的運動場地無疑是“剛需”。
然而在樂刻公布“百城萬店”計劃之前,在中國的健身行業里,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在100個城市建起10000個健身房,即便是放眼健身習慣已經相當普遍的美國,全美最大的連鎖健身房截至2023年5月也只有2446家門店,會員總數達到1810萬人。
要知道,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美國的健身滲透率在2019年就超過了21%,而中國的健身滲透率還不到5%,在這樣的巨大差距下,樂刻能完成這個略帶瘋狂的計劃嗎?

樂刻創始人兼CEO韓偉。
“今天中國大大小小的健身房算起來有10萬家左右,而在杭州我們算過,有大概2000家,樂刻目前在杭州有200家,占了整個城市的10%,而且整體經營水平在持續增長。”
當談起“百城萬店”的戰略是如何產生時,樂刻運動城市事業部總經理湯鑫用大數據給出了他的解釋,“我們的邏輯就是——我們如果有機會占據市場的10%,那就是10000家門店。”
在韓偉和湯鑫的拓展計劃中,樂刻健身不是唯一的“產品”,按照韓偉的戰略部署,樂刻會在未來5年建立起品牌矩陣,其中還包括服務較高端健身人群的私教工作室品牌FEELINGME、針對瑜伽愛好者的YOGAPOD小瑜莢,以及在定價和服務方面都更具性價比的閃電熊貓。
不過,當樂刻旗下的品牌增加,他們在拓展線下門店的過程會不會因為“內卷”遭遇發展阻礙?
“產品是需要差異化的,我覺得在品牌呈現上我們更像華住集團,他們有全季、漢庭和桔子,還有更高端的品牌,更多品牌的搭建會讓我們未來的延展性更強。”
在他看來,在決定建立品牌矩陣前,他們已經通過數據模型證明了旗下的各個品牌不僅不會“內卷”,反而會產生串聯效應。
“我們在杭州進行過數據測算,當很近距離內有樂刻旗下幾個品牌的門店,域內流量反而變好了。”
“健身滲透率越高,那么覆蓋半徑就越小,門店就可以越開越多。品牌越多,就可以滿足越多不同人群的需求,那么品牌的延展性就更高。”

有那么多優秀健身教練嗎?
但在擴張線下門店的過程中,不管是樂刻還是其他品牌的健身房,都必須直面的一個現實問題——健身教練的供給量。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游泳健身了解一下”成為了健身教練身上的標簽,這也是讓整個行業的尷尬和痛點之一。
樂刻自從2015年成立至今,就不允許教練做推銷,換句話說,在沒有提成的情況下,樂刻的健身教練僅靠課時費也能夠保證每個月的收入,那么他們就能夠把更多精力放在健身教學上。
但即便如此,在未來5年里,樂刻能夠找到足夠數量的優秀教練來滿足10000家門店的用戶需求嗎?
一個殘酷的事實上是——有關數據顯示,去年一年大約有22000名教練離開健身行業,教練離職的背后,是行業周期的無奈。
對于這個難題,樂刻從2019年就開始布局。彼時,樂刻第一次提出“健身教練新十年”計劃,為健身教練們設計了六條職業發展路線,其中包括高收入、培訓師、課程研發、門店合伙人、運營管理和健身網紅,從而搭建教練職業發展的良性生態,幫助教練擁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優質的職業發展。

“我們今年對于整個教練供給的管理,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教練職業化,就是把教練打造成好的職業。另一個就是標準化管理,通過基于用戶的評價和反饋形成一個評分體系,為教練打分,讓他們有一個標準去逐步完善。”
“當越來越多人認為健身教練可以有穩定的收入,可以養活自己,而且是一份體面的工作,不會再被人嫌棄,那么就會有越來越多人愿意來做健身教練。”
梁皓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樂刻希望通過優秀的教練培訓體系和符合用戶需求的健身課件讓未來的健身教練達到一個標準之上,以此在延長健身教練職業生命的同時,吸引更多人投身到健身教練的行業之中。
梁皓給出過一組2022年的數據——樂刻平臺教練平均年齡30.2歲,25-29歲占比最高,達到40.5%;35歲以上的教練超過2000位,占比19%,“過去教練吃青春飯的狀態正在被打破。”

開這么多店,財務情況還好嗎
解決了教練的問題,另一個讓外界感到疑惑的問題是,樂刻真的有這么多錢投資門店嗎?還是他們又得到了更多的融資?
“其實從2019年開始,我們就證明了我們不需要燒錢來做這件事。”當談及“百城萬店”背后的資金支持和財務狀況時,韓偉透露,“我認為我們的財務狀況非常健康。”
韓偉之所以能夠如此自信地回答,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樂刻如今的線下拓展中有70%的門店來自于“合伙人”。
2018年6月,樂刻正式宣布“門店合伙人計劃”,不同于傳統加盟,樂刻不是直接授權品牌給“合伙人”,而是從選址營建、流量獲客、數字化工具等幾個方面為合伙人提供賦能,同時合伙人門店會被納入樂刻中心化運營體系,用戶的信息流和交易流全部在樂刻APP上完成,所有教練和課程由樂刻平臺統一供給、統一調度,并進行統一運營管理。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自2018年6月以來,樂刻共簽約661位合伙人,其中80后、90后占比超過85%;大學以上學歷83%,本科率遠高其他業態的加盟商群體。
在這些合伙人中,簽約雙店以上合伙人占比40.2%;不僅如此,如今的樂刻健身教練中,有接近30%都是他們的合伙人。
當然,除了“合伙人”,這幾年包括奧運冠軍鄧亞萍在內的不少投資人也紛紛看好樂刻的發展,先后與之合作。

奧運冠軍鄧亞萍也和樂刻開展了合作。
線上健身還投入嗎
雖然按照韓偉的說法,“百城萬店”不需要燒錢,但是他依舊有“愿意燒錢”的地方,除了給教練的課時費支出,另一個就是對于線上健身模式和居家健身模式的持續探索。
“我必須承認,過去三年時間線上健身模式做得不算成功。”
在韓偉看來,樂刻的線上健身沒有能夠在過去一段時間積累起預期的用戶數量和流量,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沒有好的產能”。
“我認為好的產能就能帶來消費者,目前看來,線上健身的交互所產生的用戶價值不夠……但并不是做一面鏡子加上一套課程就能成為解決方案。”
“消費者希望價格更低,因為沒有到健身房也沒有教練面對面上課,但對于教練來說,他們的時間成本是一樣的,而且教學更復雜了。”
“所以在教練成本不變甚至變高的情況下,消費者要求降低價格,這是很難解決的。”
“不過我們初心不變,還是想一定要把這個(線上健身)墻撞開了,但是需要時間,也需要點運氣。 ”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