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PO周報|上半年打新26股首日浮盈破萬,本周9股申購

A股上半年打新“賺錢效應”明顯,173只新股上市首日收漲的有132只,其中26只首日收盤(后復權,下同)時中簽投資者浮盈過萬。
本周新股依舊“藏有驚喜”。澎湃新聞根據Wind及公開信息梳理統計,本周(7月3日-7月7日)共9只A股新股網上申購,與上周(6月26日-6月30日)持平,不過本周迎來了風電行業集中潤滑系統、多肽合成試劑等細分領域龍頭;港股本周大爆發,有6只新股在招股中。
在上市方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A股共有13家企業已在網上發行股份,融資金額為85.20億元,目前,創業板、北交所各有1家企業已公布掛牌計劃;港股本周未有新股擬上市。上周,共計17家企業掛牌上市,其中A股有14只新股上市,融資總額共計96.743億元,港股有3只新股上市。
一,本周新股申購
本周共有9只新股申購,其中創業板5只,為信音電子(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信音電子”,301329.SZ)、賽維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賽維時代”,301381.SZ)、蘇州昊帆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昊帆生物”,301393.SZ)、青島盤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盤古智能”,301456.SZ)、蘇州英華特渦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英華特”,301272.SZ);科創板2只,為合肥埃科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埃科光電”,688610.SH)、深圳精智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精智達”,688627.SH);北交所2只,為浙江豪聲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豪聲電子”,838701.BJ)、湖南惠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惠同新材”,833751.BJ)。

具體來看,據華金證券,信音電子的主營業務為連接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連接器產品主要應用于筆記本電腦、消費電子和汽車等領域。信音電子在筆記本電腦用連接器領域競爭力較強,與全球八大筆記本電腦品牌廠商中的四家及多家知名代工廠建立了穩定合作。公司進軍連接器第二大應用領域汽車行業,報告期內收入增長良好;同時公司持續拓展產品線,多個在研產品進入樣品或試產階段。
基于可比口徑結合信音電子的產品特點、應用領域特征,選取同行業中的立訊精密、得潤電子、興瑞科技、勝藍股份、創益通為可比上市公司。從上述可比公司來看,2022年平均收入規模為450.30億元,可比PE-TTM(剔除負值、最大值/算術平均)為26.73X,銷售毛利率為19.64%;相較而言,公司營收規模低于行業平均,銷售毛利率水平高于行業平均。
據華金證券,賽維時代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出口跨境品牌電商,通過亞馬遜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和垂直品類自營網站向消費者提供服飾配飾、百貨家居、運動娛樂等品類的時尚生活產品。
根據主營業務的相似性,選取安克創新、晨北科技為賽維時代的可比上市公司。從上述可比公司來看,2022年可比公司的平均收入規模為73.71億元,可比PE-TTM(剔除港股,算術平均)為27.70X,銷售毛利率為33.87%;相較而言,公司營收規模未及同業可比公司平均,但銷售毛利率高于同業平均。
據國泰君安,昊帆生物是國內多肽合成試劑細分領域龍頭,是全球為數不多具備全系列多肽合成試劑研發與產業化能力的公司之一,在磷正離子型和脲正離子型多肽合成試劑細分領域市占率位列國內第一,下游創新藥企研發效率要求提升帶動離子型縮合劑市場有望獲得更高增長速度。
昊帆生物所在行業“C2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近一個月(截至2023年6月23日)靜態市盈率為15.58倍。根據招股意向書披露,選擇皓元醫藥(688131.SH)、鍵凱科技(688356.SH)、藥石科技(300725.SZ)作為可比公司。截至2023年6月23日,可比公司對應2022年平均PE(LYR)為36.84倍,對應2023和2024年Wind一致預測平均PE分別為25.97倍和19.07倍。
據華金證券,盤古智能是一家主要從事集中潤滑系統及其核心部件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集中潤滑系統可廣泛應用于風力發電、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領域。盤古智能是我國風電行業集中潤滑系統領域龍頭,產品基本覆蓋了國內前十大風機制造廠商,并在報告期間積極開拓海外風電市場,為業務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客戶基礎。
盤古智能專注于集中潤滑系統領域,目前國內尚未有與公司產品完全相同的上市公司,因此選取制造工藝環節與公司產品類似的艾迪精密、長齡液壓為盤古智能的可比上市公司;然而由于產品類型差異較大,公司與上述企業的可比性或相對有限。從上述可比公司來看,2022年可比公司的平均收入規模為14.61億元,銷售毛利率為26.67%;相較而言,公司營收規模未及同業可比公司,但銷售毛利率高于同業可比公司。
據國泰君安,英華特是國產渦旋壓縮機龍頭,2021年全球市占率1.4%,僅次于七大外資品牌,前五大外資品牌長期占據國內渦旋壓縮機80%以上市場,國產替代進程加速背景下公司發展前景廣闊。
英華特所在行業“C40儀器儀表制造業”近一個月(截至2023年6月30日)靜態市盈率為39.53倍。根據招股意向書披露,選取A股上市公司大恒科技(600288.SH)、奧普特(688686.SH)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比公司對應2022年平均PE(LYR)為68.85倍,對應2023和2024年Wind一致預測平均PE分別為45.32倍和34.46倍。
據國泰君安,埃科光電已擁有110余個型號的機器視覺核心部件產品,其工業相機和圖像采集卡產品可較好取代進口對應產品,率先打破國外廠商長期壟斷中國工業相機和圖像采集卡市場的局面,在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含機器視覺設備制造商及系統服務商)銷售額排名第九。
埃科光電所在行業“C40儀器儀表制造業”近一個月(截至2023年6月30日)靜態市盈率為39.53倍。根據招股意向書披露,選取A股上市公司大恒科技(600288.SH)、奧普特(688686.SH)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比公司對應2022年平均PE(LYR)為68.85倍,對應2023和2024年Wind一致預測平均PE分別為45.32倍和34.46倍。
據華金證券,精智達是檢測設備與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新型顯示器件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根據CINNOResearch報告,公司在2021年中國大陸AMOLED行業Cell/Module制程檢測設備廠商銷售額排名第三,市場占比約13%;在Cell/Module制程檢測設備的投資占比60%以上的自動光學檢測及校正修復設備這一主要細分市場,公司產品在中國大陸保有量份額從2017年的3%提升至2021年的15%,位居業內第二。
選取同行業中的精測電子、華興源創、深科達、凌云光為精智達的可比上市公司。從上述可比公司來看,2022年平均收入規模為20.97億元,可比PE-TTM(剔除負值、異常值/算術平均)為54.02X,銷售毛利率為40.80%;相較而言,公司營收規模和銷售毛利率水平均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據開源證券,豪聲電子主營業務為微型電聲元器件以及音響類電聲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以及汽車、游艇、家庭等消費和娛樂產品領域。
在2019年度國內電聲行業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的18家企業中,豪聲電子營業收入排名第8,屬于國內第一梯隊。考慮到公司技術及品牌優勢,可比公司2022PE均值44.13X。
據申萬宏源,惠同新材主要從事金屬纖維及其制品的研產銷,產品廣泛應用于化纖、采暖、汽車等領域。公司可生產1~40微米高強、中強不銹鋼、鐵鉻鋁等多個種類的金屬纖維及金屬纖維制品;同時,公司部分產品技術指標與國際領先企業相近。公司擁有一批資質優良、業務關系持續穩定的客戶資源,包括捷溫科技、金鼎科、韓國大成、韓國慶東、蘇州新綸等企業,部分產品終端應用于恒力石化、恒逸石化等行業龍頭的生產環節。
惠同新材申購分析意見為謹慎參與。惠同新材是國內金屬纖維及制品領先企業,部分產品技術指標與貝卡爾特、日本精線相近,國內尚無可比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稀缺性。金屬纖維制品行業下游應用廣泛,但屬于較細分的應用場景,難有爆發式需求增長。結合博弈面,公司首發募資額偏小,但可流通比例和老股占比較高,有一定拋壓,建議謹慎參與。
二,本周新股上市
截至7月2日,A股共有2只股票已公布上市計劃,為惠州仁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仁信新材”,301395.SZ)、河北瑞星燃氣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星股份”,836717.BJ),均于本周二(7月4日)上市。

此外,A股仍有11家已在網上發行的企業,尚未公布上市日期。

上周共有14只新股上市,分別為北交所的威海市天罡儀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罡股份”,832651.BJ)、青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青矩技術”,836208.BJ)、平頂山東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碳素”,832175.BJ);科創板的廣州安凱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凱微”,688620.SH)、四川華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豐科技”,688629.SH)、 常州時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時創能源”,688429.SH)、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芯動聯科”,688582.SH)、南京萊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萊斯信息”,688631.SH);創業板的廣東廣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康生化”,300804.SZ)、無錫錫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錫南科技”,301170.SZ)、重慶溯聯塑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溯聯股份”,301397.SZ)、浙江美碩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碩科技”,301295.SZ)、廣東明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陽電氣”,301291.SZ)、無錫市金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楊股份”,301210.SZ)。
三,上周A股IPO上會
發審委審核方面,上周共有9家企業首發過會,8家獲得通過,1家被暫緩表決。

上周共有14家企業終止IPO,均為主動撤回IPO材料。

四,港股最新動態
本周,港股未有新股擬上市,但有6家企業在招股中,分別為慧居科技(02481.HK)、科倫博泰生物-B(06990.HK)、KEEP(03650.HK)、巨星傳奇(06683.HK)、新傳企劃(01284.HK)、眾安智慧生活(02271.HK)。
上周,港股未有企業通過聆訊,但是有14家遞交招股書,其中包括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七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Black Sesame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黑芝麻)等知名企業。

五,投融資大事記
1,6月30日,儲能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國潤儲能完成了近2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山西省上市倍增基金(山證投資)、聯創資本、元能資本、正為資本、鐵林資本、誠美資本投資。據悉,本輪融資主要用于全釩液流儲能電池和全氟離子膜兩大核心產品的研發及落地、市場擴張等。
2,6月30日,專注于提供突破性免疫治療方案的生物制藥公司百明信康宣布完成逾11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德同資本,百潤資本,德國YSIM基金,見素資本,科泉基金,康君資本,一家歐洲本地的著名金融機構及老股東聯合投資。
3,6月30日,中國創新型手術機器人行業企業康諾思騰宣布完成新一輪8億元融資。本輪融資引入了多家業內頂尖的投資機構,包括道合科技投資、聯想創投,并獲得老股東清松資本、美團龍珠、啟明創投、禮來亞洲基金、新世界發展集團和險峰K2VC追加投資。
4,6月28日,日前,深圳市貝普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貝普奧”)完成了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中金資本旗下基金以及天使輪股東高瓴創投(GL Ventures)跟投。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拓展產品和服務市場,并基于市場需求快速迭代產品,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解決策略。
貝普奧成立于2022年1月,是一家專注于蛋白質組學的研發型高科技公司。貝普奧致力于對蛋白質組學領域的研發成果進行商業開發及轉化,以受多項專利保護的蛋白質組學樣品前處理系列產品為切入點,通過臨床功能蛋白質組學技術平臺為客戶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
5,6月28日,安徽長飛先進半導體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38億元A輪股權融資,融資規模創國內第三代半導體私募股權融資規模歷史之最,并刷新2023年以來半導體私募股權融資市場單筆最大融資規模紀錄。云岫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并參與投資。
6,6月27日,上海本導基因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本導基因”)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龍磐投資領投,鵬來資本、通德資本、山藍資本、春和資本共同出資,融資額超2億元。耦眾資本擔任本次融資的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助力本導基因在研多個管線的臨床申報和臨床研究,新管線的進一步開發,以及基地建設和團隊擴充。
7,6月27日,來恩生物宣布完成超3億元B2輪融資,由廣州產投集團領投、廣州高新區集團直屬企業國聚創投與石藥納德基金共同完成。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支持來恩生物臨床試驗的推進、廣州GMP細胞車間的建設以及研發管線的拓展等。
8,6月26日,開源共識(上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輪戰略融資,此輪融資由天際資本領投,上海科創旗下海望資本聯合泰達實業、浦東軟件園及張江科投、君聯資本、上海國際創投、瑞壹投資、容億資本、中國移動旗下中移北京基金、中網投、國調科改、聯想創投及上海科創共同出資,融資總額達7.75億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