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周刊丨岸田“風波”
近期,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登上了最新一期美國《時代》周刊封面。有分析稱,對于一直想躋身世界名人行列的岸田來說,這似乎是一件得意之事。
然而,這則以“日本的選擇”為標題的封面文章卻在日本國內外掀起不小的風波,封面上的一段話也道破了《時代》周刊關注日本首相的真正原因:岸田文雄想要摒棄數十年來的和平主義,并使他的國家成為真正的軍事強國。

6月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兒子岸田翔太郎被老父親“炒了魷魚”。
事情緣起于5月24日日本《文春周刊》的一則報道。報道稱,身為首相政務秘書官的翔太郎與多名親戚在首相官邸舉行私人聚會,拍了不少合影。

其中一張照片顯示,無論是合影地點的選擇,還是合照人員的站位,都像是在模仿去年8月岸田內閣改組后新內閣成員亮相時的場景。翔太郎還把自己安排到了C位,差不多也是父親站的位置。
其他親戚也沒閑著。另一張照片顯示,一位男子躺在官邸臺階上吃冰激凌。事后有人指出,該男子是岸田文雄的侄子。
照片被曝光后,日本各界批評聲不斷。

32歲的翔太郎一直被岸田文雄寄予厚望。他從小被規劃了一條從政之路,慶應大學政治學專業學習后,先在一家物產公司工作了六年,2020年3月進入岸田事務所,成為時任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的秘書。
去年10月,在岸田文雄當選首相一周年之際,翔太郎被任命為首相政務秘書官。
面對外界的質疑,岸田文雄也只是表示,任命兒子是因為他的“個性和洞察力”十分適合。
不料,翔太郎卻處處給老父親“挖坑”。

據日本《新潮周刊》報道稱,今年1月下旬,翔太郎在陪同岸田文雄出訪歐美期間,曾使用公務車到巴黎、倫敦等地的旅游景點觀光購物,被外界批評稱是疑似“公款旅游”。
此次“合影”丑聞被曝光后,岸田文雄一開始也只是“訓誡”了兒子,但這一態度引發網友和反對黨的不滿,不少人甚至要求岸田文雄為此辭職。
據《日經商業周刊》最新民調顯示,受此風波影響,岸田政府的支持率已從4月份的52%降至47%。迫于輿論壓力,岸田文雄終于決定“忍痛”將兒子撤職。
今年2月初,日本同志社大學多名教授合著的一篇論文統計顯示,1960年,世襲議員約占日本國會議員總數的3%。而如今,在日本國會713名議員中,世襲議員已占了三分之一。

而岸田內閣面臨的信任危機,還不止來自家人的“不當行為”。
6月1日,岸田文雄在首相官邸會見到訪的美國防長奧斯汀。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雙方就美國以更強戰力參與日本防衛的“延伸威懾”等內容達成了一致,更強戰力中甚至包括核武器。
早在今年初,奧斯汀就曾公開表示,將向日本提供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全方位的國防保護。

美國國防部長 奧斯汀:我要重申美國堅定不移的承諾,用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全方位能力保衛日本。
而這一次,他是以參加香格里拉對話會為契機,在到訪新加坡前先做客日本的。到日本第一站,他就訪問了位于山口縣的海軍陸戰隊巖國空軍基地,會見駐地美軍。離開美軍基地后,奧斯汀還會見了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對日本大幅增加防衛開支和獲得反擊能力表示支持,認為這將有助于加強美日聯合區域威懾力。

日本防衛大臣 濱田靖一:我們確認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要加強合作,我們不允許現狀被單邊武力改變。
與此同時,5月31日,日本防衛省和海上保安廳宣布實施了首次聯合模擬推演,這是以發生“武力攻擊事態”為假設前提、在地圖上對部隊行動進行的模擬推演。據日本防衛省稱,推演共有數十人參加,但對于詳細情況,“因考慮到事情的性質不便透露”。
而就在奧斯汀訪日前夕,約300名日本民眾來到眾議院議會館門前進行抗議。

抗議民眾 :現在日本政府的動向明顯把稱為“專守防衛”“實力組織”的自衛隊改造成專為戰爭設置的軍隊,我認為這明顯與憲法的內容相違背,日本政府的舉動顯而易見是錯誤的。
有民眾表示,日本社會正面臨物價高漲、兒童貧困、低收入者生活困難等問題,岸田政府不改善民生,反而在防衛支出上大量增加投入,這樣的決策令國民難以接受。
共同社的一份民意調查結果顯示,80%的日本民眾不支持岸田政府的擴軍政策。

抗議民眾:據說日本社會中現在每7個孩子就有1個身處貧困中,有志愿者免費發放食物的時候,常常能排五六百人的隊伍。我認為政府應該先幫助這樣的群體,日本政府現在的借債高達1200多萬億日元,為什么只把錢投入到增加防衛費用的支出上?我對此表示非常反對。

1947年,二戰戰敗國日本在駐日盟軍總司令部主導下制定并施行新的《日本國憲法》,又被稱為“和平憲法”。作為憲法核心的第九條,明文規定日本放棄交戰權,不擁有國家軍隊。
但在2022年12月,岸田政府修改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允許日本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這是被歷屆日本內閣視為“有違憲法宗旨”的。同時,該戰略還明確表示,要把防衛預算翻番,從之前的占比1%提高到2%。
今年4月28日,岸田政府又發布新指導方針《海洋基本計劃》,炒作渲染所謂中俄威脅,并宣稱要開展海上保安廳與海上自衛隊聯合行動。
作為日本海洋戰略的國策性文件,該計劃與去年年底發布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三份安保政策文件一脈相承,大肆渲染日本面臨的外部威脅,強調要增強日本的防衛力量與海上執法能力,試圖進一步突破和平憲法約束。
在彭博社看來,岸田文雄這一系列動作的目的要推動實現“安倍終其一生也未能完成的修憲目標”。同時,這也意味著日本已經偏離了戰后奉行的“和平國家道路”。

日本社會活動家 坂田好惠:自從日本最終對1945年的事情進行反省和道歉,并承諾不再對外侵略以來,才過去不到100年時間,日本就開始談擁有自己的軍隊。我個人認為這對世界,尤其是亞洲國家來說,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這就像是違背了承諾。
今年3月,日本政府通過了2023財年預算案,其中防衛預算案高達6.82萬億日元,是2022年度原始預算的1.26倍,創下歷史新高。

抗議民眾:這次的法案就是日本擴軍的體現。少子化等許多問題的解決也需要財源,為什么要把錢用在極力擴軍上呢?對于這樣的法案我是強烈反對的。
5月3日是日本的“憲法紀念日”。當天,岸田文雄在視頻寄語中提出,將自衛隊明確寫入憲法極其重要,再次公開表達修憲意愿。
此番言論一出,立即招致了反對黨的嚴厲批評。

日本《東京新聞》也專門發表題為《憲法施行76年,專守防衛原則已死?》的社論,對岸田的修憲主張予以批評。
社論指出,日本國憲法第九條明確寫有“放棄戰爭、不保留戰斗力”,這是對二戰造成日本國民和國內外人士重大犧牲做出深刻反省后發出的“不戰誓言”。但在進入21世紀后,日本政府在安保政策上的一系列轉向已經使“專守防衛”變得有名無實。

5月23日,日本國會眾議院又通過防衛費財源特別措施法案。該法案確定以變賣國有資產、籌辦創立“防衛力強化資金”等方式保障提高防衛費用所需資金。當天,上百名東京市民冒雨前往眾議院會館前集會抗議。
日本山口大學名譽教授纐纈厚表示,對日本來說,最大的安全保障政策應該是在經濟、醫療、文化等領域為世界和平做貢獻,而不是加強軍力。日本走日美軍事一體化路線,是選擇了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

與那國島,位于日本最西端,全島常住人口只有約1500人。近年來,日本政府不斷在島上加強軍事部署。
2016年,與那國軍事駐地建立時,只駐扎著日本陸上自衛隊沿岸監視部隊。如今,隨著小島上的軍事駐扎進一步擴大,最終可能至少增設一個電子作戰部隊和一個地對空導彈部隊。

日本奄美大島安全部隊指揮官 日高正明:我們距離九州和沖繩主島約300公里,位于它們之間,我們在兩地之間充當通信、運送設備和后勤支持的中繼站。
原本,日本西南諸島只設有那霸和沖繩軍事基地。但近年來開始不斷增設新的軍事駐地。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披露,2022年12月,岸田政府公布了自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項軍事建設計劃。由此,日本南端不斷涌現新的軍事基地,引起當地居民的擔憂。

當地居民:我父親經歷過戰爭,襲擊發生時他在名瀨市,當時差點兒被炸死。他告訴我奄美在過去的戰爭中遭到過極大的摧殘,現在奄美為何還要建軍事基地?我真的很擔心。
今年3月,沖繩縣石垣島基地被正式啟用。

這是日本陸上自衛隊在石垣島上建立的首個軍事基地,不僅駐扎了570名自衛隊成員,還部署了先進的岸基反艦導彈和中程防空導彈。
日本政府宣稱,石垣島基地將填補西南地區的防衛空白,并致力于將石垣島在內的一連串島嶼基地打造成“不沉航母”。
《沖繩時報》評論稱,此舉恐將使沖繩進一步“軍事要塞化”。

當地居民:我們認為一個地方如果建起軍事基地,那么此地就有可能變成戰場。
在分析人士看來,日本大力擴軍的背后,離不開美國的慫恿。
今年1月,岸田文雄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首腦會談。
與以往新任日本首相例行性的“拜碼頭”不同,岸田此訪有一個“特殊任務”,那就是為日本新出臺的安保戰略尋求美國的支持。

美國總統 拜登:我說得更明確一點,美國將全面、徹底和完全致力于兩國同盟關系。更重要的是,毫無保留地致力于日本防務。
據美國媒體透露,雙方討論了日本獲得更多中遠程高端導彈、加大美軍在沖繩的部署等議題,甚至有美國前官員露骨宣稱,“此次日美首腦會談將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中國”。

日本律師協會原會長 宇都宮健兒:我認為日本政府應當走和平外交的政治路線,但我們看日本長期以來都是在美國的控制之下。
有了美國的扶持,日本在軍事上“自我松綁”的速度越來越快。
2022年6月,岸田文雄出席在西班牙舉行的北約峰會,成為首位出席該會議的日本首相,并在會議上呼吁北約把注意力轉向亞洲。
2023年1月,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訪問日本,演講時一再炒作所謂“中國威脅”。

北約秘書長 斯托爾滕貝格:中國不是北約的敵對方,但中國日益增長的自信和強制性政策帶來了后果。
而岸田文雄也附和稱,將繼續加強與北約的合作。

日本首相 岸田文雄:在烏克蘭和印太地區局勢不可預測的背景下,在我們今天的磋商中,我們確認進一步提升日本與北約的合作。
據日本媒體報道,北約正計劃于2024年在東京設立聯絡處,以便于與日韓澳新等“亞太伙伴”加強防務對表。
在今年7月北約峰會召開前,北約與日本還將升級合作伙伴關系,在太空、網絡安全、敏感技術等領域深化合作關聯。

日本律師協會原會長 宇都宮健兒:2015年的安倍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我認為這個“安保法”本身就是違反憲法的。
有日本學者表示,日本政府一意孤行進行軍事力量解禁,與“北約”等軍事組織越走越近,主動充當西方國家在亞太挑唆陣營對抗的“馬前卒”,這種戰略誤判最終可能在亞太挑起更多緊張、分裂和事端,也終將把日本再度引向玩火自焚的道路。

日本社會活動家 坂田好惠:亞洲國家仍然記得他們是如何被日本入侵的,以及70多年前日本是一個軍事國家時,他們有多害怕。
99歲的巖井忠正曾是日本軍國主義海軍的一名自殺式潛水員,他表示自己看夠了戰爭造成的破壞和混亂,非常不希望再看到歷史重演。

前日本海軍成員 巖井忠正:和平憲法規定日本不允許走向戰爭,日本政府想要推翻和平憲法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想走向戰爭。

今年是《波茨坦公告》發表78周年。
78年前,《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國際法文件,確定了戰后國際秩序。以此為基礎,日本軍隊解除武裝、實施民主化改革并制定了新憲法,確立了和平主義理念,這也成為二戰戰敗國日本回歸國際社會的前提。
如今,岸田政府不顧本國民眾和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一意孤行推動實質性修憲,試圖在軍事上進一步“自我松綁”。《東京新聞》批評指出,這無疑會讓國際社會感到日本不再打算繼續作為和平國家前行了,勢必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