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比影視劇,《贅婿》動畫版成績幾何?
2011年,一本名為《贅婿》的奇書在起點開始連載,自此開啟了“贅婿文”這一網(wǎng)文子類型的先河,也間接催生了如“龍王贅婿”之類的名梗。
而2021年,隨著郭麒麟主演的網(wǎng)劇版《贅婿》的上線,圍繞著改編的爭議與話題持續(xù)發(fā)酵,也讓很多人注意到了這部已經更新了近10年的網(wǎng)文。

《贅婿》動畫海報
而在今年春季國漫新番,《贅婿》動畫版上線,再次引起關于IP改編的話題。對比影視版,《贅婿》動漫改編思路幾何,又有哪些看點?
和原著脈絡一樣,現(xiàn)代商業(yè)精英尹寧意外穿越到武朝,這是一個類比宋朝的架空朝代,他重生“魂穿”到了一個叫寧毅的落第秀才身上,從而成為當?shù)亟z綢善賈蘇家的贅婿。

《贅婿》動畫劇照
醒來當天恰逢元夕之夜,穿越后的寧毅認清情況后決定退婚,想要尋找去參加皇商會議的妻子蘇檀兒,在漫天燈火下吟出了那首千古傳唱的《青玉案·元夕》。偶然之舉讓前相國秦嗣源與駙馬爺康賢無比欣賞。


《贅婿》動畫劇照
寧毅隨后偶然幫助了前來刺殺都尉的殺手葉紅提,解圍了被對頭顧燕禎刁難的舞姬聶云竹,同時也因為得罪烏家而遭遇險情。隨后幕后黑手烏家與蘇家在皇商之爭中交惡,寧毅利用自己的商業(yè)才華屢屢為蘇家平事,也得到了蘇檀兒的青睞。
其實從影視IP改編開始,《贅婿》的爭議就一直不斷。
當時原著作者憤怒的香蕉陷入網(wǎng)絡男權女權爭論。在當前強調男女平等的輿論環(huán)境下,男頻作品的改編確實充滿挑戰(zhàn)。在影視化的過程中,《贅婿》做了很多針對現(xiàn)在觀眾用戶的妥協(xié)甚至加入了某些反男權的情節(jié)。
劇版依舊是寧毅穿越后利用現(xiàn)代知識體系改造武朝,并且發(fā)家致富賺錢的故事。但是在世界觀中加入了“女尊男卑”的設定,并于其中加入了一條完全原創(chuàng)的男德班故事線,雖然強化了喜劇效果,傳達了女性自強的主題,但卻讓原著的男頻用戶感到不爽,亦被貼上了“魔改”的標簽。

《贅婿》劇集中,郭麒麟飾寧毅
如此爭議下,若不是郭麒麟本身的人設,《贅婿》“魔改撲街”的命運怕是板上釘釘。因為出演《慶余年》范思哲一角而被認可的郭麒麟,在娛樂圈里似乎一直是個異類,圓融而不勢利,淡然從容的氣質確實與原著中寧毅的性格不謀而合。
也是這種莫名的契合度以及郭麒麟討喜的路人緣,讓影視版《贅婿》多了不一樣的氣質,也不失為一種優(yōu)秀的改編思路。但這種“地利人和”的方式不是所有IP改都能復制的。
相對影視版的大膽改編,動畫版總體恢復了原著“爽文”本色,但是大量的刪減讓粉絲始料不及。
因為動漫本身體量小的原因,刪去了大量的角色并加速了劇情的進程,將魂穿蘇醒、偶遇康老、詩會逆襲、偶遇葉紅提、皇商之爭五個前期主要情節(jié)全部捏在了頭兩集,幾乎壓縮原著前100章的體量。導致很多原著粉吐槽,而新觀眾又覺得看不懂,仿佛看了一個3倍速快進的剪輯版。
加速情節(jié)之后,人物的動機和特性都變得十分臉譜化,甚至出現(xiàn)斷層。
比如由于刪去寧毅與聶云竹的相遇、以及顧燕禎和聶云竹的前史鋪墊后,寧毅出手為聶云竹解圍就很突兀尷尬;后面康老和公主收聶云竹為義女也沒有了鋪墊(原著中為秦老,情節(jié)上有解釋為何要收義女)。聶的人物線以及動機就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
又比如發(fā)明松花蛋這個情節(jié)在寧毅穿越之前已經發(fā)生,讓人不由懷疑是否有人雙穿。這其實減弱了很多穿越文和贅婿文的爽感。同時為了緩和原著中的現(xiàn)實感,動漫中有不少輕松夸張的情節(jié),比如五大郎說英語的情節(jié)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這也成為不少原著粉吐槽魔改的證據(jù)。

《贅婿》動畫劇照
由于要和劇版做出一定差別,動漫版在人物關系定位和類型上做了顛覆性的改編,也是目前看來傷及設定的改編。
首先是蘇、寧二人的關系,原著和劇版基本走的是“先婚后愛”的甜寵路子,讓兩人情感慢慢升溫。這里為了照顧動漫用戶改成了“寵夫追妻”模式,寧毅的動機是為了補償前世的女友,所以對蘇檀兒一見鐘情,而蘇檀兒一改原著的淡漠試探,一出場就護夫心切,對于新老觀眾而言其實都很別扭。
其次是出現(xiàn)了手機這個核心設定。原著中寧毅是魂穿,用現(xiàn)代知識體系來扮豬吃老虎。但如果出現(xiàn)手機,則改變了核心世界觀,一是與原著相悖,二是需要解釋手機的來歷與功能(根據(jù)契訶夫之槍的理論,關鍵道具必然要出現(xiàn)相應情節(jié)),會弱化寧毅本身的性格與優(yōu)勢。目前來看主角的人物弧光確實弱了很多。
如果說劇版的魔改還保留了一絲原著的“扮豬吃虎,兼濟天下”的意味,那動漫版幾乎把《贅婿》的幾大優(yōu)勢消磨殆盡,成為了一部平庸的贅婿快餐文。這樣的定位,書迷怕是不會買賬,而動漫觀眾也只能看看過而已。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