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瑞銀:“中特估”疊加“一帶一路”是今年比較重要的投資主線

“‘中特估’疊加‘一帶一路’是今年比較重要的投資主線。”在5月20日舉行的《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解讀及基建行業展望》電話會上,瑞銀證券亞洲工業行業主管、中國研究部副總監徐賓指出,基建板塊有望受益。
徐賓指出,從基建維度看,“一帶一路”國家年基建支出可能超過1萬億美元,約占中國2022年基建支出的30%。樂觀地看,如果這些國家的基建固定資產投資占GDP比例與中國相近(15%),則年需求將達2萬億美元。徐賓認為,負債越低、收入越高的國家,更有財力投資。
徐賓認為,中國政策性銀行和多邊發展銀行融資在“一帶一路”中將會發揮關鍵作用。在他看來,進出口銀行對“一帶一路”而言更為重要,2019年其相關貸款余額約為國開行的8倍;進出口銀行貸款額度一半以上用于“一帶一路”國家,這也表明“一帶一路”相關融資對該行未來成長具有戰略意義。
談及哪些行業將會受益于“一帶一路”,徐賓認為,中國承包商在國際市場表現活躍,工程機械出口強勁給中國海外建設能力帶來支撐。
數據顯示,世界前250家國際承包商中有79家來自中國,約占所有這些承包商2021年總收入的28%。同時,中國建筑企業在電力、供水和運輸相關國際承包市場中占有較大份額。“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OEM廠商在新興市場表現良好,主要因其成本具有競爭力、價格具備吸引力、質量良好、 銷售網絡完善且服務卓越。”徐賓說。
徐賓分析,工程機械一方面會受益于基建公司走出去帶動作用,另一方面會受益于出口替代效應。“美國、日本工程機械品牌,有可能會替換成我們中國品牌”,原材料供應商將會通過出口及海外建廠的方式向外輸出。
徐賓提到,得益于“一帶一路”,過去十年中國資本品出口穩步提升。光伏、新能源汽車電池和電網行業已由國內供應商主導。隨著進口替代推進,預計中國資本品將具備足夠競爭力從而在全球市場內獲得更多份額。電池材料和工程機械可能成為未來幾年表現最積極的出口行業。
具體到二級市場,徐賓認為,“中特估”疊加“一帶一路”是今年比較重要的投資主線,基建板塊被嚴重低估。
徐賓分析稱,確實會看到整個中國建筑的央企,估值都是非常便宜的,但這樣的估值低估并不合理,作為基建公司,手上有很多不錯的資產,市場對于整個建筑行業的估值都有一些偏差。
“我們覺得,隨著這些建筑公司一方面能夠改善他們的資產負債表、提高他們的ROE,同時也能夠在‘一帶一路’的催化劑作用下,在海外訂單上面有更多的斬獲,因為我們海外的項目其實是毛利率比較高、現金流收款情況也是不錯的項目,這都能帶動建筑公司基本面的恢復。”徐賓指出,不僅僅是A股,港股也有很多不錯的投資標的,而且港股這些建筑央企的估值更加便宜。
除了建筑央企以外,徐賓認為,鐵路設備也是比較好的標的,鐵路設備今年是復蘇年,鐵路的客運量大幅反彈。此外,中國高鐵的出口,也是中國的名片。隨著更多高鐵的出口,也會帶來高鐵設備、動車組的出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