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金所“上新”:30年期國債期貨獲批,4月21日上市交易
30年期國債期貨來了。
4月14日,證監會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中金所”)30年期國債期貨注冊,中金所也在同日發布3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及相關業務規則和《關于3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上市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首批三個3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將于4月21日上市交易。

國債期貨品種再擴容
在30年期國債期貨上市之前,中金所于2013年9月6日上市5年期國債期貨,2015年3月20日上市10年期國債期貨,2018年8月17日上市2年期國債期貨,基本形成了覆蓋短中長端的國債期貨產品體系。
2022年,國債期貨日均成交16.04萬手,日均持倉35.52萬手,與2013年上市初期相比,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49%、66%。同時,2022年,國債期貨日均成交金額1918億元,期現成交比為0.84。

如今,首批三個3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將于4月21日上市交易。
首批上市合約為2023年6月、2023年9月及2023年12月合約,掛盤基準價、可交割國債及其轉換因子由中金所在合約上市交易前公布。
《通知》明確,30年期國債期貨各合約的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3.5%,對2年期國債期貨、5年期國債期貨、10年期國債期貨和30年期國債期貨的跨品種雙向持倉,按照交易保證金單邊較大者收取交易保證金;上市首日各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為掛盤基準價的±7%;3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手續費標準暫定為每手3元,平今倉交易免收手續費,交割手續費標準為每手5元,交割手續費至2023年12月31日止減半收取;30年期國債期貨各合約限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為50手,市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為30手。
促進國債收益率曲線長端建設
國債期貨作為利率期貨的一個主要品種,是指買賣雙方通過有組織的交易場所,約定在未來特定時間,按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數量進行券款交收的國債交易方式。國債期貨具有可以主動規避利率風險、交易成本低、流動性高和信用風險低等特點。
在10年以上期限的國債中,30年期是最主要的發行品種。近年來,財政部實施多項舉措推動30年期國債市場發展,包括提升30年期國債發行頻次、發布3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2022年,30年期記賬式附息國債的發行期數達到12期,與1、2、3、5、7等關鍵期限國債相同。
據悉,30年期國債存量充足,2022年末30年期國債期貨可交割國債存量為1.65萬億元,高于2年期和5年期國債期貨同期可交割國債存量。同時30年期國債二級市場流動性日益改善,交易量顯著提升,2022年日均成交金額為245億元,較2021年增長76%,是2020年日均成交金額的2.4倍。
3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反映超長期國債融資成本重要的指標利率,是國債收益率曲線遠端重要的節點。
業內人士指出,推出30年期國債期貨,可以為30年期國債提供風險管理工具,滿足投資者對超長期債券的風險管理需求,進而提升30年期國債的二級市場流動性和定價效率,進一步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提升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基準定價作用。
提升機構投資者的超長期利率風險管理效率
國債期貨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市場參與者機構化、專業化程度高。2022年,機構投資者在國債期貨市場的日均持倉占比超過九成。
保險資金、養老基金等中長期資金是我國債券市場的重要投資者,其對30年期國債需求較大,且現階段仍存在資產端“短”、負債端“長”的錯配問題。
據估計,我國壽險公司資產平均久期約為7年,負債平均久期約為15年,資產負債存在一定期限錯配,對應的利率風險敞口較大。
從境外實踐看,30年期國債期貨能夠有效對沖超長期利率風險,大大提升保險、養老基金、商業銀行等配置型機構投資者的超長期利率風險管理效率。
例如,推出30年期國債期貨,保險機構可通過持有30年期國債期貨更為靈活地調整資產久期,實現資產負債久期匹配,助力其滿足保險的資產負債管理要求,進一步豐富保險資金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渠道,有效提升保險資金運營效率和風險防控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