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遠超膳食標準,多少人因吃肉吃出一身病
原創 王慧明 39深呼吸 收錄于合集 #健聞 18個
▼

一天不吃肉,渾身都難受!
奔波勞碌一天后,沒有什么比大快朵頤來得更痛快的事了。生活的重擔在一頓肉面前被拋之腦后,夾起一塊搭配小酒三杯,篆刻在人類基因里最樸實的幸福感迎面而來,為第二天的生活重新加滿了動力。
35歲的王力在得病前也曾這么認為……
01
吃肉帶來一身病
清早6:30,王力起床,測血壓血糖,打胰島素,吃高血壓藥。洗漱完,他到樓下的包子鋪買早餐,看著一籠剛出爐的肉包子,他咽了咽口水,駐足半天后還是叫老板拿兩個素菜包,趁自己沒改變主意前匆忙離開。
不能再胖了,一個月前的診斷單上,他的血壓高壓沖破了150mmHg,尿酸也高達67umol/L,血糖達到11.8mmol/L,早已嚴重超過標準值,重度脂肪肝的診斷結論刺眼得很。
“一定要減肥!”醫生把這句話重復了好幾遍,沒給眼前的王力留下任何轉圜的余地。

◎ 圖:123rf
王力從小就是一個小胖墩,至于為什么會這么胖,他認為是父母在5歲時給他吃了碗紅燒肉后開始打開了味蕾,食欲就像一種毒癮,染上后一發不可收拾。每次餐桌上紅燒肉必不可少,其他牛肉、羊肉、鴨肉……不同的肉變換著花樣上桌,只要它們出現在王力的視線中,他都會像餓死鬼一樣全部吃完,連渣都要舔干凈。
“我是北方人,習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父母也覺得孩子能吃是福,就這樣體重一路狂飆。”王力說,疫情期間,他的體重達到了巔峰,公司效益不好,生活和工作面臨各種壓力,每次情緒沮喪時,只能通過吃來排解,“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飽,每次都要吃撐。最夸張的一次是和朋友喝酒吃肉串,自己一個人就吃了100串,喝了一箱啤酒再加上一大盤面條。”

◎ 圖:全景視覺
期間,王力也想過減肥,那是因為常年過重的體重壓迫他的腰椎神經,出現隱隱作痛,最疼的時候晚上睡覺痛得在床上打滾,陰雨天氣一來關節又會變得紅腫疼痛,走幾步路都困難。
他嘗試鉆進健身房,辦了月卡,但每次呆了不到半個小時,消耗的熱量又會在接下來的餐桌上補回來,“運動完后,肚子就特別餓,比平時吃的肉還多。”最后干脆就不想去健身了。

◎ 圖:銳景視覺
直至近一年來的兩次入院搶救,才讓王力痛定思痛。
談起這兩段經歷,他至今還害怕:第一次是出現了多尿、口干,王力連灌了幾瓶啤酒和飲料后,突然出現了昏迷,被家人送到了醫院,最后被查出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好在搶救及時,輸了幾天液后就好了;第二次則是莫名其妙發燒,同時喘憋嚴重加重,深夜家人發現呼嚕震天響的王力突然沒了聲音,呼之不應,趕緊將他送往醫院,被確診為低通氣伴誤吸感染、呼吸衰竭,病情危重,立即進入重癥監護室(ICU)。
02
中國人吃得太飽了
減肥刻不容緩,為此,王力選擇先“管住嘴”,第一件事就是減少吃肉!
其實,生活中像王力這樣的患者并不是特例,近年來,我國超過美國成為了全球胖子最多的國家。為什么肥胖率上升這么快?答案很簡單:吃得太飽了。

◎ 圖:銳景視覺
近日,最新的中國三農發布,我國很多消費量遠遠超過膳食營養指南的標準。比如吃的肉,聯合國糧農組織測算,我國人均的肉類消費量一年接近70公斤,遠遠超過膳食營養指南推薦的18公斤。
在肉類消費量里,國人吃得最多的是豬肉,占50%,但國際上雞肉是第一大消費量,“脂肪攝入量過多,肉類食品攝入過量。”

◎ 截圖自微博 @財經新媒體
吃肉過多的危害早有結論。一項發表在BMC Medicine 醫學雜志上,牛津大學涉及50萬人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紅肉(豬肉)和加工肉類攝入總量較多會與25種疾病(癌癥除外)的高風險相關,包括心臟病、肺炎、結腸息肉、糖尿病、出血性卒中等。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使用了從2006-2010年近47.5萬英國成年人的數據,監測了他們的25項非癌癥住院的主要原因,并被隨訪到2017年,接受跟蹤調查時間平均為8年。

◎ Keren Papier et al.Mea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25 common conditions:outcome-wide analyses in 475,000 men and women in the UK Biobank study. BMC Medicine.DOI:10.1186 / s12916-021-01922-9
在隨訪期間,統計了受試者25種疾病的發病情況,包括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關節疾病以及其他疾病。
研究發現:
01
大量食用未加工紅肉和加工肉類與更高的缺血性心臟病、肺炎、憩室病、結腸息肉和糖尿病風險相關。
02
未加工紅肉量每天每多攝入50g,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升高16%、肺炎風險升高22%、結腸憩室病風險升高17%、糖尿病風險升高21%。
03
加工肉類攝入量每天每多攝入20g,糖尿病風險升高24%,肺炎風險升高23%、結腸憩室病風險升高11%、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升高9%。
04
較多的禽肉攝入與胃食道反流病、胃炎和十二指腸炎、憩室病、膽囊病和糖尿病的較高風險相關。
05
每天每多攝入30g禽肉,患胃食道反流病的風險增加17%,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4%、胃炎和十二指腸炎風險增加12%、膽囊疾病風險增加11%。
03
清淡飲食不等于只吃素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才35歲的王力年紀輕輕就一身病,為什么醫生會建議大家清淡飲食。
注意清淡飲食并不等于純吃素!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是指在營養充足并均衡的前提下,控制油鹽糖的攝入量,并不是只吃素。因為肉類可提供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物質,同樣是不可或缺的。

◎ 圖:123rf
國家二級營養師、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陳輝副教授表示,紅肉白肉都要均勻攝入,由于紅肉具有致癌的風險,所以建議每周攝入量不超過500g。
除了飲食控制外,切勿忘記選擇一項長期合理的運動方式也是一劑“良方”。
在健康面前,永遠要記住,貪吃是自毀的第一步!
編輯|廖穎瑤
編審|葉芳
封面|站酷海洛PLUS
RECOMMEND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