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cronym id="vwv6e"><var id="vwv6e"></var></acronym>
    2.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有码av,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四虎在线成人免费观看,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與教育家邰爽秋一起“走過”的十年

      劉齊
      2022-12-24 10:40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1976年12月24日,中國歷史上倡導“教師節”的第一人,從事了民生教育一輩子的教育家——邰爽秋,在北京病逝。此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他逐漸被人所遺忘。

      而在今年九月,一項從事十年的工作在這個收獲的季節正式收官,這便是《邰爽秋文集》(以下簡稱“《文集》”)的出版。沒有想到,從讀到邰爽秋文章的那一刻起,到這部115萬字《文集》的發行,整整過去了十年。回憶往事,歷歷在目,感慨萬千。最大的收獲,或許并不是編著本身,而是通過這位不該被遺忘的教育家,重新認識了他所在的那個時代和那個時代的人。

      《邰爽秋文集》,邰爽秋著,劉齊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9月

      發現邰爽秋

      “邰爽秋”這個名字第一次映入我眼簾大概是在2010年底,當時我在做碩士學位論文,主題是“高等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學府與政府”。今天看來,對于一個碩士生來說,有點“大題小做”,但當時確實為此花了不少功夫,差不多每天都泡在圖書館。也正是在撰寫論文過程中,偶然翻到了邰爽秋于1935年出版的《教育經費問題》,其中談到了當時教育經費之弊,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其中一些觀點,恰好與我文章某些論述相合,于是,便引用了《教育經費問題》中兩段話。那個時候,“好讀書,不求甚解”,未對邰爽秋做更多了解,只大概知道他是近代中國的一位教育家。在1931年,發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教師節——6月6日教師節。所以,每到今天的教師節,追溯其歷史時,都會提到他。但是,對他的了解,也僅限于此。

      直到2012年初,導師南京師范大學胡金平教授組織準備編寫一套有關中國近代教育管理名家的書系。胡老師列出了一份名單,讓我和其他作者挑選熟悉或感興趣的人物來寫,我一眼看到了“邰爽秋”這個名字。想到寫碩士論文時讀過他的一本書,還用了其中的話,也算“熟悉”,便選擇了“邰爽秋”。也差不多從這一刻起,正式開啟了我與這位教育家的不解之緣。

      為了寫好這本書,我查閱了大量資料,并深深地為邰爽秋的豐富經歷所嘆服。邰爽秋曾就讀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后改為東南大學),后赴美國學習深造,先后在芝加哥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取得了碩士及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后,邰爽秋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江蘇省立南京中學校長,后又歷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河南大學等校教授,并擔任了國立暨南大學教育系主任、大夏大學教育學院院長、中國民生教育學會理事長、中國民生建設實驗院院長、國民政府教育部戰時教育委員會委員等職。1949年后,繼續在輔仁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從事教育科研工作。可以說,邰爽秋一直在為中國教育的發展奔忙于大江南北。

      在繁忙的活動之余,邰爽秋還積極著書立說。如著有《民生教育》《教育經費問題》《教師節與教師幸福問題》《地方教育行政之理論與實際》《普及教育問題》《教育行政測量法》《廟產興學問題》等,編有《鄉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庚款興學問題》《歷屆教育會議議決案匯編》等。同時,還發表各類文章、短評上百篇。當我展卷恭讀,一篇篇仔細翻看這些文字,不禁為邰爽秋精深博大的思想,擊節贊嘆。他的思想,猶如旭日,試啟窗向陽,看縷縷燦爛:講教育普及,有教無類,化及冥頑;論教師責任,盡人之才,誨人不倦;談教育管理,權責明晰,專業高效;說教育經費,機會均等,分開獨立……有些話語,甚至充滿了人生哲理,如他在談及個人性格修養上說:“心地光明;言語有度;處事公正;愛惜聲譽;經濟時間;處事敏捷;料事得體;主張堅定;手腕靈活;了解人情世故;發言中肯合時;勿言人之短,勿炫己之長;成功不自滿,失敗不頹喪;態度大方,應有君子體貌;詼諧有節,毋作過分莊嚴;根據事實,答辯非難,態度雍容,言簡意賅;臨事怨懟,最不能得人信任。”(邰爽秋:《怎樣做教育局長》,上海:開明書店,1935年,第11-12頁)這些話,至今看來,仍不失為為人處世的良言警句。

      教育思想是教育發展史的靈魂,因此,研究教育思想,對整個教育史的研究有重要意義。同樣,教育思想,也集中體現了一個人的教育理念,表達了一個人的教育情感,反映出一個人的教育關懷。邰爽秋,作為中國近現代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理應受到我們的關注。其教育思想中,有關教育經費的論述、教育行政管理的討論、鄉村教育的理念,對我們今天教育事業的發展依然具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但事實是,有關他的研究和記述并不是很多,由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有一個想法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如果能經我之手把邰爽秋的論著梳理出來,說明它們的學術價值,闡明它們的文化意涵,該是多么令人振奮的事情!從關注到了解,從了解到熱愛,從熱愛到研究,也促成了《文集》的最終形成。

      尋找邰爽秋

      通過圖書館和數據庫進行檢索邰爽秋的著作,是了解邰爽秋的第一步。雖然這樣做,肯定還會有遺漏,但所獲得的作品數量已經相當可觀。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一是邰爽秋著述豐贍,一生奮筆耕耘,僅正式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就有上百篇,這些論文與其他體裁作品散見于各類出版物中,這都要逐篇查找搜集,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物力,也很容易出現疏漏。二是邰爽秋著作中,專有名詞眾多,還有一些漢譯的外國人名、地名及詞匯,又限于當時的印刷條件和用紙質量,原稿中存在頁面破損、缺字、別字和漫漶不清之處,無論是影印版(縮印本字形不清)還是數據庫,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上問題,因此閱讀十分困難。在數據庫下載和轉錄文字的過程中也難免出現疏漏。為保證資料搜集的完整性、準確性,有必要核對數據庫收錄的這些材料的原始文本或進行學術考證。三是邰爽秋長期活躍在基層一線,工作環境變換較多,一些作品僅見于工作地所在圖書館。同時,除正式公開發表或出版的作品外,邰爽秋還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刊載于校內刊物、自編油印品,特別是手稿等,一些作品缺少必要的發行日期、刊期和來源,這些也需要認真分析和考證,而這一過程也必定是繁瑣的。

      如何保“全”?如何保“真”?如何轉錄?如何分類……這些問題都必須得到解決。在這十年之中,我也從學生轉變為一位大學教師,與之而來的,就是“青椒”的艱難歲月。浙江大學龔延明教授曾編撰過一部《宋登科記考》在《序言》中,龔教授說:“教學與科研的壓力特別大,每年業績點的考核與職稱評審與聘崗、定級掛鉤,‘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是我們面對的十分嚴峻的現實。”我所從事的工作,雖不如龔教授他們之巨,但面對的壓力是一樣的:既要完成每學年300學時教學工作量,又需要發表學術論文為考核之用,同時還承擔了系里的一些具體事務、學生管理工作等等,差不多這些事情做完后,已是心力交瘁。但每每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摘抄出的卡片,翻閱起地上擺放著的收集來的各種文稿,又被邰爽秋先生的思想所感染,便打起精神,整理起來。子時眠,寅時起,也從工作之需,成為生活常態。就這樣,一點一滴,陸續完成。上述問題,也在這十年中都得到了解決,當然,這也是造成為期十年的一個原因。

      為了更加全面準確的了解邰爽秋,在一方面開始整理已經搜集到的資料的同時,也計劃到他曾工作生活過的地方進行查訪。實地考察,是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我大學學習的是歷史學專業,記得課上老師就曾講過古之史家,如司馬遷,就非常重視調查訪問,決不光從“金匱石室”里找死資料,也不像鄭樵說的只是“局蹐于七八種書”,而是到處采訪人物,查訪古跡,蒐集散逸的傳說逸聞。因此,要想把邰爽秋寫好,到他工作生活到的地方去看一看,特別是找到與他直接相關的人物進行口述訪談,那就更好了。

      理想總是美好的,待付諸實踐,卻發現遇到的困難比想象的大,出現的問題比預料的多。找到邰爽秋的近親屬的過程異常曲折。考慮到邰爽秋最后的任職單位是北京師范大學。我希望能通過北師大找到他的家人。但邰爽秋已經離世近四十年,所以,一時間找尋他家人的工作陷于停滯狀態。一次偶然的機會,從北師大一位老教師的口中得知,他的女兒邰利利曾在北京明光中學工作,或許能夠聯系上。聽到這個消息后,我喜出望外,連忙趕往明光中學。可能多數時候,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第一次是未帶介紹信,第二次是負責的工作人員不在,直到第三次前往明光中學,才取得了邰利利老師的電話號碼和住址。可能是由于邰利利老師早在九十年代初就退休,學校后來與其聯系也較少,所提供的電話并未能聯系上。而我到了邰利利的住處時,發現她早已搬走。我只能向當地社區居委會打聽。即便我說明來意,但工作人員依然拒絕向我透露她的任何信息。無奈,找尋工作再一次中斷。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求助北京的師友并多方問詢,兩個月后的一個晚上,一位友人給我發來了一條信息,提供了邰利利老師的最新電話號碼。我激動得都忘記回復這位友人,直接撥打了這個電話。但始終無人接聽,又重復撥打了兩次,還是沒有人接。我又嘗試發了信息,簡要介紹了我的情況和事由。然后,便是默默地等待。那天晚上,整個人都坐立不安,也無心做其他事情,更不讓手機離開我的視線,總覺得電話會響起。終于,晚上十點左右,電話鈴聲響起,隨著電話里傳來:“劉齊你好,我是邰利利……”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同時也激動得語無倫次,終于,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找到了邰爽秋的后人。在與邰利利老師簡單交流后,約定了時間,要去登門拜訪了。

      邰利利老師的家并不大,陳設簡單,但屋子里堆滿了她收集整理到的其父親邰爽秋的相關資料。當時,我已經發表了幾篇有關邰爽秋教育思想的文章。邰利利也收集并打印了出來。當得知我決心將邰爽秋的作品匯集出版時,她很高興,便將邰爽秋先生的一些未刊文稿,還有六萬余字的自傳詩交給了我。這對我來說,不僅是極大的支持,更是莫大的信任和鼓勵。此后,在邰利利老師的引薦下,我還見到了邰爽秋的兒子邰忠民先生,電話聯系到了邰爽秋的另一個女兒邰慶慶女士。這三位老師,都已年近九十。每次見面,都堅持出門迎送,每次談話,都還會主動關心我的家庭生活,并叮囑我不要太辛勞,盡力就好。在他們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名家的家門風范。

      在這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我收到了哈佛大學學生Michael He的來信。他在信中稱,邰爽秋是其奶奶的舅舅,以前常聽奶奶說起這位教育家舅舅。但他奶奶過世后,就與大陸的家人也逐漸失去了聯系。他也是讀到了我已經發表的論文,便來聯系我,希望了解更多有關邰爽秋的故事。后來,我將他介紹給了邰利利老師,雙方還互寄了全家福照片,介紹了各自家庭狀況,也算是幫他們重新建立了往來。

      邰爽秋先生

      認識邰爽秋

      在中國近現代諸多教育家中,邰爽秋是一位特殊而平凡的人物。說他“特殊”,在于這位知名人士“以博士的身份、大學教授的地位,卻穿著得和工人一般”,讓“一般人對他頗多忖測”,“所受到社會上的非議與歧視,真不知有多少次數!”說他“平凡”,在于他為人“和藹”、“很誠懇”,“走在馬路上,誰也不知道他的來歷”。邰爽秋就是以這樣的形象活躍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育界的舞臺上。他以自己的熱切渴望和積極準備,以自己高昂的吶喊和強烈的呼喚,以自己身體力行的實干實踐,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自稱是“一條打不死的蛇,始終穿著自創的念二中式土布短服,打起‘民生教育’的旗幟到處奔忙”。因此,時人將其與晏陽初、梁漱溟、陶行知并稱為“中國教育界四大怪杰”。(《中國教育界四大怪杰》,1948年第2卷第5期《中國新聞》)

      這些都是當時報刊雜志對邰爽秋的描述,顯然,他沒有因為自己是留洋博士而脫下土布長衫,也沒有因為自己是大學教授,而遠離工人農民。所以,他的衣著,他的舉動,常常讓人產生誤解,甚至是偏見。雖“怪”猶“杰”,是我對邰爽秋的最初印象。

      隨著越來越多邰爽秋作品的匯集,同時,也從他后人的講述中,讓我對邰爽秋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我時常會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甚至在某些時候引起我的共鳴。

      據邰爽秋的子女回憶,在抗日戰爭期間,邰爽秋先生曾手書“欲憑只手救民生,剩有丹心報祖國”掛在辦公室中,并告誡子女要發憤圖強,矢志報國。在滬西創辦教育實驗區時,邰爽秋先生每月都會把三分之一的薪水拿出來救濟貧苦百姓。新中國成立后,有時邰爽秋先生在看電視,當看到舊社會農民悲慘的苦難生活時,他會突然情不自禁大哭起來,把家人都嚇了一大跳。可見,在他心靈深處始終是和勞苦大眾心連心。

      邰爽秋不僅影響著家人,也深深影響著學生。上世紀八十年代,已是著名教育家的李秉德在回憶起自己的老師邰爽秋時,依然頗為感慨:“他的感情是那么豐富,講到令人悲憤處甚至會痛哭流涕”,“邰先生把他的精力、思想、感情貫注到這門課上。他自己對于解決所探討的問題的真誠而迫切的心情,以及他對于自己的主張的身體力行的忠實態度,使我們這些學生深為感動,不由自主地也學著那樣做”。(李秉德:《學習一門教育課的回憶》,《教育研究》,1981年第7期,第83頁)也由此,本來主修英語的李秉德,結下了與“教育”的不解之緣。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邰爽秋不就是這樣嗎?他是一位“善教”的教育家,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去了解的人。這不僅僅因為他是上個世紀初赴美留學生中的佼佼者,也不因為是陶行知、晏陽初等人的朋友。而是因為他熱戀中華大地的赤子之心,謀求民族獨立的愛國之志,尋求百姓富裕的為民之情。總之,他是一個一切為了國家、民族的教育家,一個為了國家、民族一切的教育家。

      但與邰爽秋眾多論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邰爽秋的研究著述,可謂屈指可數。事實上,作為活躍在中國近代教育界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當時,就有學者對邰爽秋的思想進行了介紹和研究。如《中華教育界》于1934年發表了《陶行知邰爽秋二先生農村教育主張之不同》、楊肅于1936年寫著了《邰爽秋之生平及其貢獻》等。但進入20世紀50年代后,關于邰爽秋個人及教育思想的介紹則鮮有。直到20世紀90年代,有關邰爽秋的研究才多了一些。

      但總體上看,有關于邰爽秋的研究并不很多,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教授對此曾說“介紹論述得很不夠”,“對邰爽秋民生本位教育思想及其實驗事業,有關教育史書只字未提”。(《中國近現代教育實驗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86頁)即便是一些大部頭的有關近現代教育史的研究專著,也只是寥寥數語,點到為止。從目前一些論文的引用材料看,只集中在邰爽秋的部分著作上,有的還在引用中出現了謬誤。

      對此,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張生教授指出:“與其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相比,學界對邰爽秋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其表現有三:其一,邰爽秋身為留洋博士而終身著土布長衫,身為大學教授而親近工人農民,其特立獨行的舉止,往往被皮相觀人者視為‘乖謬’,產生誤解和偏見,名之為‘怪杰’,即所謂貼標簽;其二,邰爽秋歷經晚清、民國、新中國三個時期,求學跨越大洋,工作輾轉全國,經歷十分豐富,但目前對邰爽秋的關注和研究,往往集中于對其相關著述的文本分析,不僅沒有充分揭示其人際網絡與互動,而且沒能觀察到他所處時代和社會對他的影響。其三,最重要的是,對邰爽秋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始終處于初始狀態,造成論者往往僅就個別問題和思想斷面立論,立體的和全面的邰爽秋研究,始終是一種愿望。”

      其結果,正如曾經受教于邰爽秋的導彈專家郭衍瑩所說,“老一輩的教育家獻身于平民教育事業的精神曾深深感動了我”,(郭衍瑩:《我所親歷的民國時期平民教育》,2018年第1期《炎黃春秋》)但如今卻成為了“被遺忘的民國平民教育家”。(郭衍瑩:《被遺忘的民國平民教育家邰爽秋》,2014年第5期《鐘山風雨》)

      邰爽秋主持編寫的《中國民生建設實驗院創立旨趣》

      理解邰爽秋

      英國學者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在他的著作《知識分子》中提出這樣的觀點:知識分子中的領袖人物通常宣稱他們熱愛人類,或許真的是如此,但是他們愛的是抽象的人,而不是現實生活中具體的人,他們可以為人類設想出種種美妙的圖景,但在實際生活中,在同家人或朋友相處時,他們大都是極端的個人主義者和自我中心主義者。可能,約翰遜所要證明的,正像我們中國人的一句老話——“文人無行”。

      讀其文,觀其行,聽其言,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邰爽秋的“怪”:城市不待,教授不做,校長不當,洋貨不用……更最重要的,這一切的原因,在于他“熱戀民生”,這與其他三位“怪杰”,“晏陽初醉心西化,梁漱溟夢想村治,陶行知篤信手腦”截然不同。邰爽秋把“民生”視作自己的“命根子”,掛在嘴邊,行在手頭,穿在身上,食在飯中,深入民間地頭,與販夫走卒為伍,甚至因此鬧起了家庭風波,夫妻不和。這樣的作風,既不符合世俗傳統,也與人們心目中能自覺踐行禮義道德規范,積文學,正身行的“完美圣人”形象相去甚遠。因此,在常人看來,邰爽秋豈不“怪”哉?何行之有?

      也正因為其“怪”,邰爽秋還遭遇了一些社會人士的質疑,甚至是刺耳的批評。有人說邰爽秋“善吹牛”,其主辦的大夏民教實驗區,除了幾塊木頭招牌外,一無所有。但為了迎接來參觀的人們,而專門修路蓋房,以顯成績。有人說邰爽秋“太刻薄”,對別人要求的嚴,對自己卻另一套標準。要求學生做得太多,甚至以績點、學分相要挾。還有人說邰爽秋“不徹底”,一方面大力提倡土貨,另一方面卻允許擁有一部很漂亮的黃包車,還配有車夫,這就是節約嗎?“中國之所以糟,就遭于這般人身上”。

      可是,有些人卻又稱“并不是故意挖苦邰先生,將短處宣揚出去。其實,我太愛惜邰先生,太欽佩邰先生了,因為人多是不能看見自己背影的,所以我很誠懇地將邰先生的背影剪下。希望邰先生知道他自己背影之后,努力苦干硬干,完成他的理想!”

      滔滔者,天下皆是。可不論邰爽秋受到怎樣的批評、質疑,或者有什么失誤、錯誤,他一直滿懷熱情為了民生改善,為了教育發展而嘔心瀝血,一如既往。因為邰爽秋始終對國家的發展充滿信心,對國家的未來充滿希望,他比任何人都更想盡快改變國弱家貧的局面,比任何人都想盡早看到國富民強的未來。

      當國家利益遭受嚴重破壞的時候,他暫緩訴求,以國家利益為重,以民族利益為先。“可知在這國難嚴重的期中,要謀教師待遇的改善,必先謀國民經濟的發展;欲謀教師地位的穩定,必先謀整個民族的安全;欲謀教師修養的增進,必先恢復民族的自由;做教師的應深深了解民族沒有出路,教師決沒有出路,所以我們在這抗戰建國期中,對于教師節所懸的三大目標,應有一種新的認識。我們應當認識當前的新使命。應當集合全體的力量,在最高領袖指導之下,一致奮起把我們的仇敵——野蠻的日本軍隊——驅出國土之外;把帝國主義加在我們身上的一切枷鎖,一齊解脫。等到將來我們的國土恢復國權完整國恥洗凈的時候,我們的待遇自然可以提高,我們的地位自然可以安定,我們的修養也自然可以增進了!”

      這些慷慨激昂的話語,充分體現了邰爽秋高尚的愛國情懷和民族大義,也正因如此,他更迫切希望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狀況,改善人民食不飽、住無居、衣不暖的狀況,遂將民生置于首位,大力倡導民生教育。

      而這與那些面對國家危亡之時,形遁于世,不居亂邦的“怪人們”相比,邰爽秋卻是一個常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何“怪”之有?豈無行乎?

      《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意為吟詠他們作的詩,讀他們著的書,不知道他們的為人行嗎?因此要研究他們所處的時代啊。

      邰爽秋活躍的時代,正值大批歐美留學生回國。他們以自己的熱切渴望和積極準備,以自己高昂的吶喊和強烈的呼喚,以自己身體力行的實干實踐,為中國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當時各種教育思潮傳播和實驗實踐中,留學生們表現的最為活躍。

      而這樣的活躍,來源于留學生們的愛國心和東西方文化的交匯,也得益于思想自由與兼容并包的提倡,從而沖破了舊傳統的桎梏,擴展了眼界,振奮了精神,形成一股強大的思想解放的潮流。那個年代,不管你信奉什么“學說”和“主義”,“不可為古人奴隸,不可為西人奴隸”是最基本的原則,我們可以從當時出版的許多雜志發刊詞和文章中,強烈地感受這一指導思想。

      如何讓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事實上就是開啟民智,發動民眾,興起民力。然而,面對這一共同的愿景,留學生們卻選擇了不同的實踐道路:有的著書立說,有的實驗實踐,有的要求變革學制,有的積極修法訂規,有的熱衷職教,有的醉心工讀,有的留守城市,有的投身鄉村……這些,無不是對晚近以來,社會大變革的深刻回應,它們集中體現了這一時期留學生們的愛國之心,憂國之思,為國之情,報國之志。

      邰爽秋,作為一位中學校長,一名大學教師,更是留學生的代表,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回到鄉土。

      回到鄉土,是家園故土對海外游子歸來的呼喚,是養育上萬萬中國人的黃土地對新時代的吶喊;回到鄉土,是蕭索鄉村對城市知識分子的考驗,是貧苦百姓對生活改善的期盼。

      那個時候,留學生可以說是一代天驕。回國之后,便會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優渥的經濟待遇,較佳的工作選擇。宛若舊式中舉之狀,更有衣錦回鄉之感。盡管當時中國十分貧窮落后,但一旦留學后便可平步青云,其物質生活條件就那時的中國國情而言,是大大地超前了。所以,回到鄉土,有人會軟弱,有人會退縮,還有人會由于社會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城市與鄉村巨大的差別的國情,而產生的愛國情結轉化為困惑與自責心理。因此,邰爽秋選擇回到鄉土,是用自己獨到的眼光直應了現實,自信的勇氣直面了問題。

      這正顯示出邰爽秋,作為一代教育家的眼界與境界,胸懷與心懷,社會的浮躁與急功近利不會遮蔽住他的雙眼。不難想象,作為一個教育家,他的教育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一定會贏得眾多的追隨者,并引領和感召著他們的探索和成長。他實踐著的精神或個人人格的魅力影響著許許多多人,并進而形成著一種風氣,一種模式,甚至是一個運動。

      其實,像邰爽秋這樣的教育家有很多,其功業與思想、修養與人格,斷非三言兩語所能概括,他們都有著尚公無私、兼濟天下的品格,甘于清靜、淡于名利的情操,勤于求索、樂于進取的追求。

      有人曾作過總結,在教育家的必備素質與其教育實踐之間必然存在著一些特殊的關聯,這包括:高尚的人格力量,體現為對教育對象的呵護,對人才的垂青;人文的修養,體現為具有會通中西文化的素質與遠見,具有開闊的教育視野;勇于獻身的精神,體現為對教育事業的服務精神和犧牲精神。可以講,正是有了這些教育家,才會奮力揖美追歐,實現舊邦新造;才會加快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回想上個世紀上半葉,那些聞名四海的風云人物,那些繽紛多樣的教育思潮,那些轟轟烈烈的實踐運動,恍如昨昔,但卻在倏然間停止了一切。而邰爽秋的民生教育思想,卻以體系之完備,內涵之豐富,實踐之廣泛,而獨樹一幟。隨著更多資料的發掘和整理,更多觀念和方法的介入,有關邰爽秋及其民生教育思想,理應得到更多的研究和關照。

      邰爽秋先生已經逝世46年了。希望《文集》的出版能讓我們記住他,這位曾經為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教育家。邰爽秋,不應被遺忘。歷史也將永遠記住這段歷史。

        責任編輯:鐘源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西西人体44www大胆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国产一区精品在线免费看| julia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国产无套护士在线观看| 欧美 亚洲 中文 国产 综合| 韩国美女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在线视频精品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AV秘 无码一区二| 9lporm自拍视频区| 国产性三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久精品无码| 人妻精品中文字幕av| 欧美人成精品网站播放|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久久成人 久久鬼色|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男| 免费无遮挡毛片中文字幕|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自拍|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 绝顶丰满少妇av无码| 女人色熟女乱| 亚州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区欧美区综合区自拍区| 亚洲av久久精品狠狠爱av| 亚洲精品麻豆一二三区|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 敦煌市| 亚洲成人四虎在线播放| 无遮无挡爽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