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天吃蜂蜜,可以改善心臟代謝?
原創 cliche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甜食,一種令人“愛恨交加”的食物。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甜食是不僅是糖尿病的“天敵”,還是心血管疾病以及各類慢性病的“天敵”。
好啦,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們甜食腦袋就是戒不掉糖啊!吃了甜食就是心情好啊!

圖源 銳景圖庫
那么,有沒有一種可能,即可以吃到美味的甜食,同時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呢?
近日,一項發表于Nutrition Reviews雜志的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表明,用蜂蜜來替代糖,可能有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其中刺槐蜂蜜、三葉草蜂蜜和未加工的蜂蜜為佳。

圖1 https://doi.org/10.1093/nutrit/nuac086
什么?納尼?世界上竟有這等好事?!
Wait a minute!各位甜食腦袋們先冷靜下,先讓我們抱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方法論來細細解讀下這項研究~
蜂蜜可以代替糖?
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首先,這篇文章是Meta分析。Meta分析是指是用于比較和綜合針對同一科學問題研究結果的統計學方法,其結論是否有意義取決于納入研究的質量,常用于系統綜述中的定量合并分析。翻譯過來就是,Meta分析是對已發表的文獻進行二次分析,研究者自己并沒有做相關試驗,Meta分析的準確度取決于所分析文獻的質量,文獻證據等級越高,Meta分析也就會越準確。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該研究的涉及了哪些文獻,這項研究共納入18項對照試驗,共涉及1105位參與者,可見,參與人數不算多。

圖1
研究主要分析了蜂蜜對心臟代謝危險因素的影響,包括肥胖、血糖控制、血脂、血壓、尿素、炎癥標志物等(詳見圖2)。

圖2 蜂蜜攝入對心臟代謝危險因素影響的匯總圖
在平均為期8周的試驗中,參與者每日平均蜂蜜攝入量為40g,或為兩湯匙。但研究中并沒有提及對照組是不吃蜂蜜或不吃其它添加糖劑。因此,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實際攝入蜂蜜量應該需要比40g少,同時還得注意避免額外攝入甜食和甜飲料。

圖3
具體來說,研究表明食用蜂蜜有助于降低空腹血糖、總膽固醇、LDL-C、甘油三脂和ALT,升高HDL-C、IL-6和TNF-α(IL-6和TNF-α是炎癥因子)。
但是,除了升高HDL-C這一結論比較靠譜外,其它的結論的準確性都較低。

圖4
最后,研究指出了在健康飲食模式下食用未經加工的生蜂蜜,如槐蜂蜜、三葉草蜂蜜,才能改善血糖控制和血脂水平。這里,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食用蜂蜜需要是在健康飲食模式的基礎上;第二,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蜂蜜大多都是經過巴氏或高溫殺菌處理的熟蜂蜜。

圖5
最后的最后,蜂蜜的成分非常復雜,其中就包含了常見的糖類(如果糖、葡萄糖)、稀有糖、蛋白質、有機酸、酶以及其它生物活性化合物組成,并都來源于花蜜(圖6)。而蜂蜜中真正起到作用的是“稀有糖”(圖7),“稀有糖”又來自花蜜,那直接吃花朵是否更有效呢?

圖6

圖7
總的來說,首先,純天然的生蜂蜜市面上很難買到,即便買到了否能改善心臟疾病的發生風險,筆者認為還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參考文獻:
[1]Ahmed A, Tul-Noor Z, Lee D, Bajwah S, Ahmed Z, Zafar S, Syeda M, Jamil F, Qureshi F, Zia F, Baig R, Ahmed S, Tayyiba M, Ahmad S, Ramdath D, Tsao R, Cui S, Kendall CWC, de Souza RJ, Khan TA, Sievenpiper JL. Effect of honey on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utr Rev. 2022 Nov 16:nuac086. doi: 10.1093/nutrit/nuac08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379223.
本文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作者:cliche
責任編輯:彭建萍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