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除Mate50,華為有個“中心”買斷貨,小米、聯想也想搞
華為Mate50上架只用10秒就被搶空,一下子讓世人都關注了過去。
可華為同期上架的另一個“中心”,也被搶空,卻因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是什么,而被選擇性忽視了。

今年9月,華為推出了首款搭載HarmonyOS(鴻蒙系統)的家庭數據中心——華為家庭存儲,提供4TB(2TB+2TB)、16TB(8TB+8TB)兩款配置,售價分別為2999元、4999元,該新品剛上市不久就很快售罄。
除華為外,小米、海康威視,聯想和綠聯等多家公司都曾經或正在試水家用存儲產品。
根據百度百科,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按字面簡單說就是連接在網絡上,具備資料存儲功能的裝置,因此也稱為“網絡存儲器”。
它是一種專用數據存儲服務器。它以數據為中心,將存儲設備與服務器徹底分離,集中管理數據,從而釋放帶寬、提高性能、降低總擁有成本、保護投資。
其成本遠遠低于使用服務器存儲,而效率卻遠遠高于后者。
換句話說,這就是自建的云盤。
而華為的這款產品又有所不同,其整機采用矩形設計,類似電腦主機。
從華為目前已經打通的全場景設備來看,這款產品的目的肯定不止于解決存儲這一個用戶痛點,而是會從協同以及共享層面下手,例如機身正前方貼有的NFC標簽,就可能讓用戶只需用移動終端輕觸這個標簽就能完成數據傳輸,省去繁瑣的設置。
為何這個NAS備受巨頭們關注,難道就是給每個家庭裝個“硬盤”?
或者是搶百度云盤們的飯碗?
至少,在目前而言,NAS最主要的用處就是可以下載更多的影視劇,然后本地盤播放,就和下載在電腦里播放一般。
當然,由于是NAS和播放設備是兩套,播放器的打開速度不受下載速度和下載占用內存影響。
如此關注的意義,似乎就有點看不懂了。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秦梟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你以為是個硬盤,其實是個遙控器。

目前而言,智能家居一直缺少一個控制臺,各大智能硬件廠商如華為、小米都曾經一度發力智能音箱,但跨品牌兼容性不足,目前都已停滯。
華為此前用鴻蒙系統亦曾再次試圖打開家庭“遙控器”場景,想用系統之力來整合各種國內家電、家居品牌,同系統、共遙控。
夢想很好,但實現有難度,且看另一個領域華為遇到的問題就可見一斑:
去年上汽集團的股東大會上,上汽董事長陳虹說:“上汽不能接受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否則它就成了靈魂,上汽就成了軀體。上汽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里。”
顯然如同汽車廠商吐槽如果使用華為的智能汽車系統就等于“出賣靈魂”一般,家居、家電企業也有類似的顧慮。
結果,華為的這一戰略構想同樣遭遇到了堅冰。
家庭存儲產品盡管是數據中心,暫時的顛覆對象是網盤,但最終可能還是為智能家居以純數據來跨品牌實現控制集成做準備。
當然,就此認為NAS即可成為遙控器,則未免言之過早。
目前,NAS還是市場孵化階段,更多的是帶有一點極客屬性的用戶在消費,距離泛大眾應用還有距離,且功能目前還很局限。
但與傳統的NAS廠商相比,華為、小米、聯想等新勢力則優勢明顯。

畢竟,傳統NAS廠商就是給“賣硬盤”滴,而在智能家居的鏈條上,華為、小米、聯想都有拓展,這都可能成為NAS的數據鏈和拓展延伸。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